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表現(xiàn)為教師與學生關系錯位、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和體育教師綜合素質較差,執(zhí)教能力較弱等,并提出了正確看待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和提升體育教師綜合業(yè)務能力等發(fā)展對策。
關鍵詞: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對策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新的社交智能力媒體類型不斷涌現(xiàn),電子游戲層出不窮,致使許多大學生遠離運動場,身體素質每況愈下。為了提高國民的身體健康,國家將全民健身上升到國家戰(zhàn)略,大力推進健康中國的建設,體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其能夠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本文對普通高校體育教學進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關的發(fā)展對策,以期為以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一、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師與學生關系錯位
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必須正視教師和學生兩者之間的關系,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體育教師起到主導的作用,兩者存在著相互影響關系,相輔相成。但是,在實際的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關系經(jīng)常出現(xiàn)錯位,有時會將學生放在完全主要的位置,有時教師會支配著整個體育教學活動,最后出現(xiàn)了兩種主義情況發(fā)生:一方面是“教師主義中心主義”。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起著絕對的控制作用,忽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消極的位置,沒有體現(xiàn)出學生自身的能動性,認為學生對體育學習的活動完全依靠體育教師運用的教學方法及組織形式等教學要素,著重強調沒有體育教師的存在,學生便無法完成體育學習,這種過于強調體育教師主導地位的觀念,忽視了學生是教學要素的重要客體存在;另一方面是“學生主義中心主義”。這種教學方式是以學生為主要中心,主要體現(xiàn)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參與性,無視了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存在的價值及其對學生的引導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的需要,體育教師應滿足學生的教學需要,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發(fā)展。這種過分強調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沒有正確看待體育教師的指導作用,倘若學生學習不主動,沒有積極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高校體育教學活動剛失去了教學意義。
(二)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手段過于單一
教學方法具有教學活動的雙邊性,充分體現(xiàn)師生在教學中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和相互統(tǒng)一活動的特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產(chǎn)生作用和影響,學生學的方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的,教師教的方法是通過學生的學體現(xiàn)的。教學方法的使用者是體育教師,其決定了體育教學方法的運用,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決定了教學方法運用是否得當。我國很多高校體育教師自身綜合素質較差,業(yè)務能力較低,沒有借鑒現(xiàn)代教學方法,關注目前先進的教學方法,仍然運用較為落后的體育教學方法,以體育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式地接受體育教學內(nèi)容,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置學生被動接受的位置,沒有體現(xiàn)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被限制,嚴重影響了學生與教師互動的積極性。另外,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教學手段不多,特點不鮮明,僅僅依靠體育相關的基礎設施或設備進行教學,學生長期在單一的教學手段環(huán)境中學習體育運動,久而久之,會對體育課產(chǎn)生厭倦,不利于體育目標和任務地實現(xiàn)。
(三)體育教師綜合業(yè)務能力較弱,執(zhí)教能力較差
為了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體育課,體育教師應通過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主導著體育課堂的教學,對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產(chǎn)生著重要的影響。在我國很多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綜合業(yè)務能力較弱,知識結構單一,教學方法運用不恰當,教學組織形式單一,體育教學活動質量不高,影響體育教學效果。這主要表現(xiàn)在有些體育教師體育相關技能較強,曾獲得國家二級以上運動員稱號,運動水平和能力較高,對體育某項運動擁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對整個體育學科的教學規(guī)律認識不足,對體育教學體系仍然一知半解,沒有進行系統(tǒng)地研究。擁有較少其他學科的知識,無法將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知識相聯(lián)系,很難跟得上現(xiàn)代體育教學的步伐。另外,有些體育教師執(zhí)教能力較弱,在向學生傳遞體育教學內(nèi)容時,不能用簡便的語言表達清楚出中心意思,學生不能領會教師的意思,就不能理解體育相關技術動作的要領,影響學生參與體育課的熱情。
二、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對策
(一)正確看待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為了更好地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高校體育教師必須正確看待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堅持樹立以體育教師為主導,明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摒棄“教師主義中心論”和“學生主義中心論”。學生作為個體的人,本身具有能動性,學生學習是自身的活動,體育教師只能在旁邊起到引導和輔助的作用,為學生參與體育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調動學生學習體育的主動性,并不能代替學生的學習,學生對體育課參與興趣和學習,是由自己決定的。學生畢竟不是能夠完全自學的個體,由于知識結構和社會經(jīng)驗的欠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沒有體育教師的協(xié)助,學生不能很好地抓住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重點,從而不能系統(tǒng)地學習體育知識和相關體育運動技能。如果學生本身對參與體育課產(chǎn)生了興趣,則間接表示體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等教學要素起到了作用,說明了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更新教學方法,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體育教學方法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體育課程、體育教學條件、體育組織形式和學生身體狀況等,根據(jù)上述因素的具體情況及實際的教學目標,體育教師應不斷變換教學方法,以達到每個單元的體育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的運用必須根據(jù)體育的教學目的和任務而定,不能超越體育目標的范疇,體育教師必須依據(jù)體育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身心特點,因材實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將多種教學方法合理地結合起來,豐富教學組織形式,使體育教學手段多樣化,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目的,提升體育教學效率,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努力使教學質量和效率達到事半功倍。另外,隨著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在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體育教師應運用多種現(xiàn)代教學手段,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促進學生感官并用,提高學習效率。
(三)提升體育教師綜合業(yè)務能力
在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教師起主導作用,教授學生學習體育運動的方法,學生在課后能夠進行科學的練習,從而完成體育教學目標和任務。體育教師綜合業(yè)務能力的提高需從兩個方面做起:一方面,體育教師應拓寬知識邊界,在積極鞏固和提高體育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應研習體育學科之外的知識,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滿足現(xiàn)代體育教學的需求。體育教師應利用課后時間,主動學習體育專業(yè)知識,彌補自身的知識短板,提高技能水平,不斷充實自己,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積極了解現(xiàn)代高校體育教學的前沿信息,對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最新的方法、內(nèi)容和理念有一定的認識,并結合自身的情況,舉一反三,更新自身的體育教學理念,加強對高校體育教學觀念的研究,從而運用到實際體育教學活動中。補習文化知識的短板,學習其他學科的文化知識,在體育教學中,將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相聯(lián)系,這樣可以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師在學生中的威望,有利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提升體育教師的執(zhí)教能力。執(zhí)教能力是指體育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個體性差異,對學生有著細微的觀察和了解,能夠控制好體育課堂紀律,并對體育教材內(nèi)容了然于胸,科學合理運用體育教材,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使學生理解體育教師所要表達的意思。所以,體育教師應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講課時要注意自己的用詞,簡單明了,富于情感,這樣能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
參考文獻:
[1]王燚.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田徑,2018,(3):7-8.
[2]彭青軍.影響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因素及對策分析[J].運動,2017,(04):67-68.
[3]黃陸,韋紹華.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2(2):99-103.
[4]馬金鳳.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4,30(2):105-109.
[5]秦潔瓊.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及改革的幾點建議[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4):334-335.
[6]羅清楊.高校體育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7,7(04):75-76.
[7]吳錦智.對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的幾點思考[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05):24-25.
作者簡介:肖宇翔(1977-),男,四川中江人,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