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建輝
摘要:素質教育提出了讓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中涉及到了對學生體能這方面的要求。而學生體能的獲得主要是通過體育學科教學進行的,希望能夠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的身心得以健康的發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的向學生滲透心理教育,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的各項器官得以良好的發展。本文針對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展開探究。
關鍵詞:初中體育;心理健康;體育教育
在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文件中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滲透到學生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每個學科都應該重視對學生展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體育目前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課程,對于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成為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陣地。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發育極端,心理上面存在著很多不穩定的情緒,為此需要體育教師能夠通過有效的手段在體育課堂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結合教學經驗淺析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
一、借助體育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愉悅學生身心
游戲是普遍受到學生歡迎的一種活動,它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和學生的性格特點比較相符。所以教學中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游戲進行教學,不僅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愉悅。這種體育游戲教學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我們在進行快速跑訓練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一些情境性的體育游戲,像是抗洪救險或者是奧運爭光等等。借助于情境化的游戲項目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快速跑的訓練中,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頑強的意志力還有果敢的性格。教師除了在課堂中以體育游戲的形式進行體育教學,讓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外,還可以在課下引導學生進行游戲的設計。設計好后帶入到課堂中大家一起完成,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也讓學生在設計游戲中獲得創造力的提升,整個課堂因為游戲而變得朝氣蓬勃。所以充分開展體育游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愉悅,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對于體育的熱情,也能夠緩解學生平時的學習壓力,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了及時的調節作用。
二、善用多種教學手段,推進心理健康教育
體育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我們的教師也可以通過有效的方式在體育課堂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語言在體育教學中非常的重要。我們的教學語言其實滲透在了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教師需要借助語言講授知識和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教師需要通過批評、表揚還有鼓勵等語言對學生形成有效的影響。另外教學要堅持因材施教,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任務安排。每個學生在興趣、自身的身體素質還有運動技術水平上面都存在著差異,這就需要教師針對性格選擇一些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在獲得身體素質提升的情況下獲得身心的健康發展。比如對于性格比較孤僻的學生教師就應該給學生選擇一些集體項目讓學生增加交流和合作的機會,像是籃球、足球、接力跑等等都可以。而對于性格上優柔寡斷的孩子就需要通過田徑項目進行調整。還有一些學生性格比較的靦腆,可以安排學生選擇體操這種項目,讓學生敢于表現自己。還有一些學生性格比較的急躁,就需要多進行象棋和太極這種項目的訓練。總之教師的教學要能夠讓每位學生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獲得訓練,體驗運動的樂趣,享受因運動而帶來的成功感,從而實現初中階段體育健康標準中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相關要求。
三、創設挫折情境,全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如今的青少年經歷的挫折太少,因此表現出了較弱的抗挫性,一遇到困難或者是問題就變得縮手縮腳,還有些學生甚至出現自閉的傾向。而這些都是嚴重的心理問題征兆。為此教師需要給學生創造一些這樣的情境,制造麻煩,讓學生經歷一些挫折,相信他們能夠獲得毅力的提升,也能夠更快的成熟起來。通過挫折的創設讓學生的意志力得到鍛煉,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升,獲得心理上的健康成長。進入初中的學生會面臨著中考的壓力,很多的學生如果學習上沒有達到期望的成績,往往會出現心理上的問題。那么這些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會表現出動作上面的粗魯、語言的攻擊等等。教師就需要進行心理教育。教師可以故意給學生創設一些挫折情境。比如在田徑運動中不斷地提高跨欄的高度,讓學生一次次面對新的難題,一次次挑戰難題。又或者是在籃球教學中刻意調整罰球線的距離,對于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經過了這些挫折后,他們會在戰勝挫折后獲得成功的體驗,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抗挫能力,這對于學生今后更好的應對社會難題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結束語
初中階段可以說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階段,教師需要通過學校的體育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心理發展水平,通過教師的疏導和合理的方法的落實,培養中學生抗挫能力,讓學生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促進中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祖祺.初中生體育鍛煉行為與堅韌人格的關系及啟示研究[D].南昌大學,2018.
[2]劉苗苗.初中體育生成性教學的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7.
[3]王嬌.基于“立德樹人”的初中《體育與健康》教材德育內容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