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婷
【摘? ? 要】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教師要拋棄傳統教學中不相適應的地方,將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融入教學目標,跟隨時代潮流,結合學科特點,調整好改革方向,引入新的教學模式,這樣學生在學習時才能取得更大進步。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學模式的改革為論點進行相關闡述,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
【關鍵詞】高中生物? 教學模式?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13
生物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對學生高考以及今后人生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要想讓學生學好高中生物,教師就要不斷做出改進,多參考教學成果優良的教學方式,將其與學科自身優勢特點相結合,尋找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引入課堂,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一、引入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在人們的生活中應用廣泛,它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方便快捷,在課堂上,多媒體的效用也依然存在。教師如果學會利用多媒體,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將大有提升。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授業,在課堂上,教師不要局限于課本和黑板,多媒體也可以是傳授知識的載體。教師通過制作課件、視頻的方式來教學,這對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很有幫助。在高中生物中,要學習細胞、分子、染色體等知識,這些東西是肉眼不可見的,沒有足夠的實驗器材是觀察不到的,課本上的繪圖與文字只是平面化的復述,學生見不到實體理解起來也很困難,但是利用多媒體就可以解決這一難題。比如“染色體減數分裂”的學習,分為第一次和第二次減數分裂,這其中染色體要經歷分裂期、分裂間期(前、中、后、末),會出現聯會、四分體、交叉互換等狀態,如果只是靠簡單的線條圖畫,學生并不能充分理解這一過程。教師可以用視頻來講解,將染色體的形態轉化過程以動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更方便學生理解;而且動畫通常豐富多彩,學生也能分辨出初始和復制以后的染色體,不會出現混淆的情況。其次,學生上課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或是不理解的地方,如果教師每節課后都要面對全體同學解答這些疑惑,教師的精力明顯是跟不上的,但是不及時指導學生,又會對學生學習產生不利影響。引入多媒體教學后就不一樣了,教師講課時如果采用課件形式教學,課后將這些資料發給學生傳閱,那么學生能很方便地對自己上課不懂的地方進行回顧,進行有針對性的復習總結,在這基礎上學生不懂的問題會大大減少,減輕了任課教師壓力。而對于學校而言,多媒體設備是普及化的,對實現多媒體教學的引入也是一大助力。
二、注重對比教學
高中生物學科兼具理科的邏輯思維和文科的背誦記憶,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一個新的考驗。
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純合子和雜合子,這些概念在高中生物中通常是成對出現的,概念相近,性質相反,教師教學時,不要忽略這些概念之間的聯系,如果將它們聯結起來,以對比的方式進行教學,對學生記憶這類知識點將很有幫助。
例如,DNA和RNA的學習,這兩者的本質都是生物的遺傳單位,但是還是有很多差別,教師在教學中如果能將這些知識點總結對比出來,教學效果將大有提升。教師可以從二者核酸種類、分子特點以及分子結構等方面入手,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涵蓋兩者概念、性質的異同表格,幫助學生理解兩種類目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以對比的方式理解記憶知識。
因為其耗時長,知識點煩瑣,且要求教師對專業知識有足夠深入理解的緣故,對比教學在教學中應用并不夠廣泛。但是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背誦能力,幫助學生高效記憶知識,復習時也可以更有條理,會避免很多張冠李戴的錯誤產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高中生物有自己獨特的學科優勢,教師要學會抓住學科對比知識點多的特點,引入對比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高中生物。
三、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教師與學生雖然都是課堂的主體,但課堂更多是服務于學生的,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和學習能力的地方,教師的講解是幫助學生成長進步的階梯,所以課堂上不能全是教師的講解,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應該被重視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實現新時代對人才全面發展的要求,為學生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1.問題式教學。教師可以采取問題式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強調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學生在回答中實現自身成長進步。當學生不再單純是問題的發現者,而是變為問題的回答者,這種學習身份的轉變會對學生產生更加正面的影響。當教師不再只是照本宣科,而是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就掌握了思考的主動性,會積極參與到解決問題中,提出許多創新性的想法,在這樣的學習狀態下,學生不僅掌握了知識,還學會了應用知識以及提升了自己解答問題的能力。比如染色體變異的課程,包括缺失、重復、倒位、易位四種類型,教師可以先提問,根據這四組詞語可以推斷出染色體是怎么變異的?哪一部分發生怎樣的變化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學生提出自己的猜想以后教師再予以糾正,就能實現自然地導入課堂內容,而且此時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已經被調動起來,課堂教學效率也會得到提高。
2.翻轉課堂的應用。翻轉課堂是近年來被廣泛關注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先于課堂之前通過互聯網、微課等手段完成對知識的學習,課堂時間就可以空出來,主要用于教師對學生疑惑的解答。這種課堂拋棄了傳統教學模式,把學生置于課堂中心位置,將一概而論的教學轉變為有針對性的教學,節省了課堂時間;課堂上在教師與同學的幫助下,學生也能更好地將知識“內化于心”,避免了鉆牛角尖情況的發生。另外,這種教學模式還打破了以往的師生關系,讓雙方在交流中形成了和諧穩定的聯系,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這種友好關系的建立,能讓學生對學科產生興趣,有足夠的學習熱情面對課堂教學,學習知識時也會變得更加主動,促進了高質量、高效率教學課堂的建成。
總之,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高效課堂,就勢必要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但是教師不能亂改、瞎改,要充分結合學科特點,將其融入教學模式,改造成高中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這樣才能對學生的發展有所幫助。本文提出的方法只是教學中的冰山一角,還有更多教學方法等待教師進行探索,相信在教師的正確改革下,學生對課堂的接受程度會變得更高,成績也會得到提升,逐步成長為新時代下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范亞民.淺談新課改下中學生物教學模式的改革方向[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8):67.
[2]金威.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J].生物技術世界,2016(2):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