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旭
【摘? ? 要】教學方法是教學的基礎,能夠對學生的政治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而好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興趣以及促進教學創新的重要前提。因此,充分結合政治教學目標與學科特點,探討具有實際意義與實用價值的教學方法是本文寫作的切入點。
【關鍵詞】高中政治? 教學方法? 學生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56
教學方法多種多樣,而決定教學方法有效與否的重要前提則是方法是否契合學科特點,是否滿足學生需求,是否具有實際價值等,只有將教學方法真正用對了場合,用對了對象才能夠為學科教學效率的提高創造機會。因此,想要提高高中政治教學效率,需要教師通過對客觀教學條件與主觀教學需要的了解進行綜合探究,使教學方法真正服務于課堂,服務于學生的進步與提高。
一、善用多媒體,發揮現代教育的技術優勢
在高中階段,多媒體的價值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在減輕教師負擔、整合教學內容、理清課堂思路以及提升教學趣味性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多媒體本身具有現代教學技術的優勢與特色,符合當代教育理念與教學觀點,是提升高中政治教學現代性、趣味性和先進性的重要手段與工具。而對于學生來說,多媒體的運用還賦予了政治教學課堂更多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是學生用以構建個性化學習策略,提升自身學科理解深度的有效學習方法之一。舉個例子,同樣是講解供求關系變化,傳統教學中教師更多的是依靠肢體動作和口頭語言來幫助學生想象其中的遞進關系與變化,因此對學生理解供求關系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難度。而在借助多媒體的情況下,現代教學優勢就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教師通過提前設計教學課件,用對應不同環節的圖片、案例以及指向性的箭頭、強調性的標記符號來整合供求關系變化過程,能夠幫助學生直觀地看到整個發展,并明確重點與難點所在。這是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多媒體現代教學優勢。
二、重視知識點的對比,強化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從宏觀來講,高中政治教學分別對哲學、經濟、政治等多個領域進行了闡述,而從更細節的角度來看,每一個板塊中相似的概念、政治觀點又密不可分,差別之中又蘊含著許多的相似之處,所以很多學生覺得政治知識點雜亂無章,辨別不出其中的相同點與不同點,是學生理解和記憶上的主要難關。因此,高中政治講解得清晰與否與教師能否做好相似知識點之間的對比和比較工作息息相關。針對相似的政治概念,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其主語、延展內容、時態等細微的差別進行分析與比較,大體上可發現其中的異同。接著教師要運用有效的對比方法,如表格歸納、具體案例比較或者極端案例比較等來強調突出概念與概念之間的異同,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在理解和記憶政治知識點時更加輕松,從而實現政治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師在考試練習時,還要關注對相似題目和答案的辨析,幫助學生及早走出理解的誤區。
三、適當分層教學和指導,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
隨著政治教學難度的不斷加大,學生理解能力、學科基礎以及學習方法上的差異就逐漸催生了學生學習層次的差異甚至兩極分化的出現。而如果教師未能及時注意到差異的拉大,就會導致部分學生學習信心的喪失,部分學生學習發展后勁的不足。因此,分層化的指導與教學在某些場合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方面,層次化的教學要落實在課堂上,教師因人而異地設計課堂問題、組織講解過程以及進行課堂互動,能夠有效彌補“一刀切”教學模式的不足,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理解和記憶政治知識點。另一方面,層次化的教學要延展到課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考試情況為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任務,進行單獨的輔導答疑。層次化的教學能夠有效彌補學生課堂學習的漏洞,實現后進生補差,優生更優的分層教學目標。當然,層次化教學同樣要兼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既能夠認識到自身所處的層次,又能夠找到積極學習、彌補不足、不斷進步的動力,從而真正實現跨層次的成長。
四、合理遷移運用實事熱點,提高政治教學的實用性與趣味性
高中政治不僅僅要重視課本教學,更要重視時政熱點教學。時事熱點也是高中政治考查的重要內容之一。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穿插與遷移運用實時熱點,不僅能夠幫助在校學生及時了解國家大事,提高政治素養,還能夠有效輔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的實用性與趣味性。例如,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近年來,國家更是出臺了一系列經濟管理條例和辦法,特別是積極鼓勵個體經濟和民營經濟的發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據這一點,教師就可以選取相關的新聞報道與案例來輔助講解,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我國經濟制度的優勢與特色,既能夠密切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又能夠從時事熱點中挖掘出豐富的政治智慧,從而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直觀有趣。
五、營造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
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對每一位學生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特別是高中學生,個人思想不斷成熟與發展,個人觀點與想法急切需要釋放,因此更需要良好課堂氛圍的支撐與協助。營造政治教學課堂中民主平等的氛圍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師面對學生時要堅持平等對待、主動關心、認真聆聽以及民主交流,實現師生之間你來我往的想法與觀點碰撞,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另一方面,考慮到學生學習方法的逐漸成熟,教師可以適當地嘗試“放權教學”,將課堂的部分主導權與控制權交給學生,并通過翻轉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慕課學習等方式讓學生增權,從而充分發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而教師需要通過師生平等對話的方式落實啟發和指導工作,讓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學習效率能夠得到一定的保障,這樣學生才能夠學得更加自信,學得更加主動。
總而言之,教學方法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教學方法的運用同樣需要因人而異,因場合而異,只有真正抓住了政治學科的特點,抓住了學生在政治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和要求之后選擇與創造教學方法,高中政治教學效率才有提高的機會與潛力。而教無定法,方法各異的觀點則給了教師更多創新與創造的空間,為教師在將來構建具有個性化與實用性的政治教學策略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朱穎.善用多媒體進行有效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8):105.
[2]劉利琴.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語文課堂氛圍[J].教育科研論壇,2006(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