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天梅
【摘? ? 要】高中生的課業負擔較重,學習的課程種類較多,如果總是在教室中學習理論知識,更容易讓學生產生心理上的負擔,生物實驗可以讓學生走出課本,回歸現實,放松心情。通過實際的生物操作,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物? 實驗? 探究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84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生物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我們都知道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我們可以借助生物實驗,幫助學生培養其探究能力。在生物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重點?;谏锏膶W科性質,通過實驗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作為高中生物教師,筆者深感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本文簡單介紹如何通過生物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希望對高中生物教學有所幫助。
一、通過實驗可以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積極探索
問題是探究的源泉,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就會思考。因此,教師在實驗過程中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積極思考,這樣有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生物實驗要讓學生看門道,而不是看熱鬧。如在分析無土栽培為什么會成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將大小一樣的三枝植株分別放入土壤浸出液、無土栽培營養液以及蒸餾水中,給學生一周的時間,讓他們觀察現象并講解給其他學生聽。在這一實驗過程中,教師就為學生創設了很好的問題情境。在觀察想象的過程中學生會不斷地思考,為什么這三株植物會有差異?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么?到底是營養液中的哪種成分在起作用?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繼續探究的欲望。
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可能會繼續實驗探究這些營養液成分的差異,最終發現到底是需要什么條件才能讓植株健康成長。此外,教師在選實驗時,要注意聯系生活,盡量選與生活密切聯系的試驗,這樣學生會對實驗更感興趣,而且能讓學生明白生物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拉近學生與生物之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對生物學習變得更加積極主動。
二、通過學生實際操作,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能力
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感受實驗過程,根據實驗現象和結果探究原因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方式。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成為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參與到生物實驗的操作中,也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都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生的實際操作過程就是他們思考的過程,思考就是學生探究的表現。另外,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最終的現象可能達不到實驗預想的結果,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學生積極探索的好機會。根據實驗結果學生會不由自主地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自己的實驗步驟有問題,還是操作上存在不足之處?或者是在實驗過程中存在干擾因素?在問題的指引下,學生能夠積極探索,不管是實驗細節方面的發現還是實驗過程中注意事項的發現,這對學生來說都是極大的提高和進步。
三、實驗要以探究為主
在生物實驗中,驗證性的實驗較多。大部分生物教師在實驗課上是這樣做的:為學生講解在實驗步驟,告訴學生實驗結論,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只要按照步驟操作就好,實驗的過程變為驗證的過程。這樣,大大降低了生物實驗的效果,也沒有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不利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該盡量選取一些探究性的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來積極探究,最終得出實驗結果,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實驗的作用。在探究性實驗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夠得到鍛煉和提高,能夠激發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提出多種實驗設想,讓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富有創造性。
如在學習完綠色植物制造淀粉這一知識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設疑:什么是綠色植物產生淀粉的條件?是光、水分,還是二氧化碳?以此來激發學生積極探究。教師在思路上引導學生,為學生探索創造條件,然后激發學生自己動手、動腦設計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探究能力必定會得到提高。
四、采用多種實驗方式
生物的實驗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有些實驗可以教師操作,學生在一旁觀察,有些實驗學生可以自己操作,不同的實驗方式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在實際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實驗方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一)通過分組合作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合作探究能力是考驗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團隊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在小組合作中,學生思維的碰撞會更加激烈,探究能力會顯著增強。因此,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采用分組合作的實驗形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使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如在“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來做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會不斷交流,對細節的把握更加到位,操作上也會更加標準。在這個實驗中,有學生提出用松節水代替酒精的實驗效果可能會更好,因為平時人們會用松節水來溶解油漆。學生有了這樣的想法后,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實踐自己的這一猜想。由此可見,分組合作實驗會提高學生的整體表現,還能激發學生產生更多的想法,驅使學生進一步探究生物學科。實驗探究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還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值得推薦的生物實驗形式。
(二)組織課外小實驗,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由于高中生的課業負擔重,所學科目種類多,每節課的時間有限,僅僅依靠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小實驗,盡量選取操作簡單,與生活聯系密切的實驗,這樣既不會占用學生太多的課外時間,還能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已學到的知識在家里種植豆芽、花或者制造酸奶、泡菜等,看看誰種得好,誰做得好吃。這些小實驗既能鍛煉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運用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既能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又能增加學生的實際生活技能,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總之,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放手,給學生實際操作的機會,為學生創造豐富的想象空間,積極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探究能力必然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