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江
【摘 ? ?要】小學階段的學科教學要想實現更高的教學效率,要盡可能地減低學生的“知識學習感”,增加學生在學習上的“娛樂感”,從而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能力,所以游戲式教學模式在我看來就是小學階段教學的首選。
【關鍵詞】游戲式教學 ?小學數學 ?實踐模式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59
培養學生在學習方面的興趣和積極性是我們作為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標,也是當前素質教育教學改革之后,教學理念制定所側重的教學核心方向。因為,從人本性的角度上來看,“天性自由”是絕大多數人的寫照,尤其是正處在成長時期的兒童和少年更是如此,所以在思想和行為方面受到興趣的影響較大,并且這種影響是一種下意識的甚至是在不自覺中顯現出來,個體甚至處在未察覺的狀態。那么,這一狀態反映到教學方面就是,學生往往因為個性的差異而在學習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興趣趨向,進而導致學科學習方面投入的精力、單位時間內的專注度、積極性都有所不同,最終形成學科知識學習上的差異性,甚至是兩極分化現象。那么,個體的差異反映到整體的教學過程中就會造成班授制教學體制下,班級整體教學步調的不一致和學生學習需求的差異性,最終影響整個教學效果的呈現。所以當前學校教育中我們不斷地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挖掘學生的興趣點,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愉悅感。
人往往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閱歷的增加在日常行為和思維方面逐漸實現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即不再單純受到興趣、好玩等直覺的支配;所以應用于教學中,我們就能發現越是低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越容易“愛憎分明”,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絕大部分是受好奇心的支配的,不論是教師、學習內容、上課模式等因素,只要給學生有趣、好玩的心理印象,那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更加積極地參與,并且逐步形成對于某一門課深刻的興趣構建。所以在小學教學中我們就更加強調滿足學生的“愛玩”心理,游戲式教學模式也就成為當前素質教育教學改革后,日常學科教學中較為適用的一種模式。本文中我所探究的是小學數學的教學,之所以選擇數學作為探究的案例學科,主要就是因為數學教學中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思維,所以游戲式教學模式也就更加能顯現出效果。以下筆者就從教學實際出發,談談素質教育教學既定目標和教學規劃下,我們應當如何將游戲融入日常教學中,從而構建更為高效的課堂。
一、通過游戲式教學構建活躍的課堂氛圍
人是群居性的動物,所以言行舉止容易受到環境和周圍人的影響,而從教育方面來看效果更甚,因為我們采取的是班授制的教學模式,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共同學習,相互陪伴的同時也相互影響。所以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從班級氛圍的營造出發,通過游戲式教學構建活躍的課堂氛圍,進而提升學生的活力。首先,從小學數學學科特性來看,其邏輯縝密、知識專業的特性導致小學階段即使涉及的是簡單的數字計算和幾何圖形認知,都會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摔跟頭”無數,并且數學本身涉及公式和理論眾多,主要依賴的是客觀思維,所以內容單一、刻板,傳統教學方式容易讓內容更枯燥,進而造成課堂上死氣沉沉。通過游戲式教學可以實現知識教學過程中的娛樂化和互動性,如教師活潑的語言和舉動,趣味性的例子、游戲等,先引導課堂具備一個較為活躍的氛圍基礎,為后續課堂活躍、師生互動做好準備。其次,游戲式教學模式的導入,需要作為教師的我們在教學中呈現主動性,同時把握好“玩”的度,從而引導學生在課堂一開始就進入游戲,但又不僅僅局限于單純地玩樂之中。例如,以解決數學問題為主要教學目標,那么在游戲式教學模式應用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將知識內容融入對應的游戲,并且時刻通過靈活的語言引導學生以知識點為例子和教師實現教學互動,從而真正構建活躍的氛圍,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調動學生知識學習的興趣。
二、通過游戲化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并且此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需要從小學階段就開始著手結合數學問題的學科特性,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并多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小學階段的自主學習并不意味著學生必須要獨立學習,而是要培養學生具備主動思考的意識,并且在思考的過程中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一開始我們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學生逐步習慣脫離教師的牽引,進行自主的思考,如在引導學生熟練掌握四則混合運算時,通過“開火車”的游戲,讓學生接力,并制定對應獎勵為主的游戲策略,從而引導學生在游戲中放松心態學習,同時因為個人的榮譽感而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其次,通過游戲式教學,我們要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創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所謂自主學習,在面對問題方面通過已有知識解決未知問題就是一項最基礎的挑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游戲挑戰的方式,讓學生進入團隊競賽的游戲模式,如針對某一問題,在基礎講解的同時讓學生分組繼續探究得出結果。這一游戲方式能夠引導學生在團隊中逐漸學會如何分工協作,同時也因為“游戲必勝”的信念而提高整個團隊的上進心。
三、通過游戲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首先,游戲化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學習的困難和遇到挫折的失敗感,從而能夠正向地給學生信心。對于小學生來說,本身愛玩的天性就導致學生對學習存在本能的排斥心理,所以將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轉化為游戲,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上最大限度地放下得失心,進而減弱排斥感,樹立學習的自信。其次,通過游戲教學,作為教師的我們能夠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榮譽感和滿足感,并且更為隱蔽地實現教學引導。小學生求知欲強但內心較為脆弱,而數學本身的學習難度高,通過游戲式教學我們可以默默地實現鼓勵為主的教學模式,也讓學生在自主游戲中因為自主探索,而在成果展現過程中得到更多點滿足,進而鞏固學習的自信和勇氣。
總之,游戲式教學模式從我在小學數學中的教學實踐來看,更加適合小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特性。當然,結合學生群體的不同特點,學科的不同教學模式也要進行對應的微調,但是培養學生興趣和能力的核心目標始終不變。希望在未來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能夠繼續探索出更多實用性和趣味性兼具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吳慧伶.小學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初探[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4).
[2]張秀玲.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