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星
【摘? ? 要】小學數學課程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同時為其他科目學習奠定基礎。但小學數學課程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師講、學生聽”的情況,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分析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并給出優化改進措施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現狀? 改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020
一、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1.數學課堂互動性不足。小學數學課堂上師生之間缺少互動,教學時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小學生自控能力普遍不足,數學課程知識點繁雜且難度大,使得部分學生出現畏難情緒,注意力無法集中。而數學教師并未創設教學情境,課堂氛圍沉悶影響到教學效率的提升。
2.數學課堂趣味性問題。數學教學中要求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知識,要求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分析生活現象中的數學現象。小學教學中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教師一味地給學生傳授解題技巧與方法,造成學生學習興趣度不足,無法將前后知識點聯系起來。主要原因在于理論知識過于復雜,造成課堂教學效率偏低,影響數學教學目標的實現。
3.小學生自身的因素。可以說每個學生自學習開始便接觸數學課程,很多教師與學生都覺得數學是一門簡單的課程,我們就處于數學學習的環境中。這就使得一些學生雖然明白數學課程的重要性,但與其他課程相比重視度明顯不足,這也是造成課堂高耗低效的原因。
二、針對目前教學現狀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任何教學中學生都沒有被完全當成學習的主體,最重要的原因是陳舊的思想觀念仍然得不到較好的改善,大部分小學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只是片面注重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一味強調教師的教,而忽略了學生的學,這樣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所以,教師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要十分重視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堅持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課內鼓勵他們認真主動思考,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得好,就能夠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去進行學習,這也有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
創設情境教學對每門學科來說都有開展的必要性。這不僅可以喚起學生求知的欲望,加強他們的觀察能力,更能讓他們自主去進行探索。在這一環節,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使得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更通俗地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
教師要利用數學知識創設豐富多彩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情境,進而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快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比如,某公司需要制定2000套制服,已經做了1200套,平均每天做120套,公司老板打電話詢問工廠剩下的能不能在八天內完成。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老板的身份進行編題,使他們快速進入角色,進而也能快速理解這部分知識。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錯題歸納總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不是強制學生的思維,而是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表明,興趣是促使一個人把事情做好的強大動力,學生一旦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昂,就會主動自覺地進行學習,并且在遇到困難時也會表現出十分頑強的鉆研精神。所以,如果想要使學生主動進行學習,教師就要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吸引他們興趣的知識點。
3.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實現數學知識導入。小學生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有一定的基礎,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加入生活化的內容,設置一些具有生活樂趣的教學活動。
比如,在講解“加減乘除法”的時候引用在菜市場買菜的例子:李奶奶說她買了2斤菜花,3斤青菜,1斤菜花2元錢,1斤青菜3元錢。向學生提問:“李奶奶一共花了多錢。”讓小學生處于一個較為輕松的生活環境,這樣就會使學生快速吸收新的知識,并且減輕教師的壓力,所以教師應該將生活情境與教學內容多結合,這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率,還可以促進小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的吸收。
小學數學教師要善于總結歸納生活現象,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使學生切身體會到數學的重要性,明白掌握數學知識的必要性與樂趣,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如學習三角形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列舉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的方式引入三角形內容,如三腳架、北方瓦房屋頂、三明治、粽子等。接著,組織學生利用三根木條、釘子制作三角形模具,明白三角形的穩定性,并利用三角形穩定性解決生活問題,如桌椅不穩定時,可以利用三角形穩定性進行處理,提高桌椅的穩定性。這種教學方法也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與理解,提高教學效率。
4.列舉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提高數學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學生身邊的實際事例,結合這些事例進行教學。通過一些活動可以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就有數學,體會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并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將數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利于他們更好地完成數學學習。
5.生活問題數字化,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還原生活情境,鼓勵學生多參與社會實踐類活動,并明白現實生活中哪些方面會應用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數學實踐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應結合教學實踐,分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給出針對性解決措施。選擇合適的數學教學方法,打破常規教學模式的限制,活躍課堂氛圍并拉近師生關系,改善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促進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