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文濤
【摘? ? 要】從目前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因為缺少生活經驗而寫不出高質量的作文,甚至有些學生害怕寫作文,教師在教學時注重作文話題的講解,注重作文的批改,但卻缺少對學生興趣的引領以及作文指導。如何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養成正確觀察和記錄的習慣,讓學生產生寫作的興趣,成為教師不斷探究的課題。筆者在教學中針對如何在作文中體現生活化元素和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行了實踐,得出以下教學經驗。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生活化元素? 寫作興趣?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5.042
新課改教學理念強調學科教學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因此,生活化教學就是踐行新課改教學理念的一種教學形式。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合理滲透生活化教學理念有助于小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豐富作文的寫作素材有助于提升小學作文教學質量。本文分析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積極意義,探究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指導閱讀方式,豐富寫作素材
閱讀是學生分析和推理能力得以養成的基礎,是學生語文學習思維品質培養的良好途徑,借助閱讀這一行為,學生還可以獲得更多的寫作素材。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所采取的閱讀方式,學生的閱讀習慣等等,了解學生的閱讀行為會對學生帶來哪些益處,并能夠有效指導學生的閱讀過程,讓學生借助閱讀了解作者更多的寫作方法,撥動學生情感思維的琴弦,讓學生產生寫作的沖動并能夠言之有物。
為了促使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同步發展,教師在開展授課時往往會通過發展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來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在閱讀教學時,更加鼓勵學生開口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這確實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式。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時,教師須明確本單元內容涉及的古詩為我國傳統節日,兩篇課文均介紹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和人們智慧的結晶,如何借助我國傳統文化讓學生開展寫作,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理解,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做進一步的引導和深化。而借助傳統文化來開展寫作教學,也需要教師在講解古詩和課文的過程中激起學生表達的欲望,借助課文和古詩的內容,讓學生的寫作方向更加明確,寫作內容更加豐富。
二、讓學生從校園中尋找寫作素材,更好地體驗生活
當前小學生在校園生活中除了學習就是與同伴一起玩耍,很多學生和教師都忽視了其實校園活動本身也是一種豐富的寫作素材。這就需要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校園中的花花草草、教學樓、操場上的蒲公英、語文老師的微笑等進行細致的觀察,這樣學生在校園生活中通過對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便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獨特的寫作素材,從而豐富小學生的寫作內容。例如,語文教師讓學生寫作一篇《我的校園生活》,在寫作前,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開展相應的文化活動,讓學生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對表演者的語言神態或是神情動作進行仔細的觀察,然后讓學生通過活動節目中人物的表演來描繪表演者當時內心的個人想法。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所觀看到的相應內容,將整個表演過程進行描繪,讓學生善于從自己的身邊挖掘一些可以利用的寫作素材,從而讓學生在語文寫作時走出無東西可寫的困境。
三、教學中將課堂內容與生活化內容進行轉化
教師在語文寫作教學中還可以將課堂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內容進行合理的轉化,這一過程可以讓缺乏生活經驗的學生在課堂上提升自己的生活閱歷。通過語文教師將語文作文課堂中的相應教學內容轉化成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并可以更好地增長學生的生活閱歷,同時還可以為學生的語文寫作提供豐富的生活素材。例如,語文教師在讓學生寫一篇《我愛我的祖國》這樣的愛國文章時,語文教師的教學目的便是為了通過文章的寫作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勇敢無懼、堅韌頑強的性格。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進行相應的分組,然后讓各個小組討論一些英雄的愛國事跡。這樣教師便可以在寫作教學中自然而然地帶起全班的學習氣氛,學生在踴躍發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鼓勵,從而提高學生發言的積極性。在小組討論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小組討論的相應內容寫進《我愛我的祖國》文章中,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小學生的愛國情懷,還可以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進行學習,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四、讓語文回歸生活
語文源于生活。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去觀察和發現生活的點滴。如提問“秋天到了,葉子變成什么顏色了”。葉子的顏色變了,請你觀察一下周邊還有什么變化呢?再如,請你留意你最喜歡的小伙伴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樣呢?讓學生開始養成觀察的習慣,并且體會觀察的樂趣。現在的學生并不缺乏感受生活的環境,而是缺乏一雙發現的眼睛。
五、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激發小學生寫作興趣
只要是認真研究過小學語文課本都會發現,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學習和理解語文課本內容的基礎便是學生的生活經歷。因此,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定要理解生活化教學內容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在教學中注意將生活化教學內容融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實踐中,豐富學生的生活經歷,彌補學生生活經驗不足的缺陷。小學作文生活化教學解決了小學生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而缺乏生活實際這樣的矛盾,使作文創作有了寫作內容,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和組織素材,作文就不會再枯燥無味,小學作文教學質量就會有所提升。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需要教師結合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培養學生的生活化意識,從本質上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生活化的理念,擴展作文課堂內容,循序漸進地強化作文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作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譚憲孟,吳蘭波.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的策略和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7):19.
[2]李萬靈.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實踐[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8):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