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又丹
【摘? ? 要】數學旨在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推理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動腦思考的能力,學好數學至關重要。近年來合作學習的概念走入大家的視野,這種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整體提升數學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本文就將深入分析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 初中數學? 運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13
長期以來,大多數教師難以擺脫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不能真正地做到以人為本的教學,但隨著合作學習模式這個概念的出現,讓教師們對于教學模式的研究有了新的啟發。以學生為主體,劃分學習合作小組,讓學生們自主地探討、思考、解決問題,既能鍛煉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讓他們從中發現數學的樂趣,也能培養學生的責任心和團隊合作意識。下面就深入地探討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影響
(一)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幾乎都以教師為主體,教師說什么學生就記什么,在課堂上教師總是滔滔不絕地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長期以來我們不自覺地認為教育形式就該是這樣的,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夠靈活、缺乏互動交流,教師的講解占據了課堂大半時間,禁錮了學生的思維,隨著時代的發展,這樣的教學模式是行不通的。學生們所接觸及所看到的事物與過去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看待事物的觀點也隨之變化,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或正經歷青春叛逆期,因此教師也應時常反省總結自己的課堂教學模式。將合作學習模式運用在數學課堂中,學生們通過與小組成員自行探究討論、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讓學生們真正參與到課堂中,有助于提升他們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將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運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各自小組的一員,當教師布置任務之后,讓小組成員們自行劃分任務,各司其職,有困難時就共同協作完成。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每一位學生都完全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并各自做好自己的任務,一方面學生們親身經歷了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培養了他們的數學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讓他們完成自己該做的工作,有困難時互相幫助,也可培養學生們的責任心和團隊合作的意識。
二、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模式,應該基于本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出最合理的安排措施,教師應該適當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收集學生的意見并采取部分較為合理的建議,最終制定出最適合本班教學的合作學習模式。
(一)科學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的劃分是開始合作學習模式的第一步,科學合理地劃分好學習小組,能夠給之后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教師應該認真做好這一工作。在分組之前,教師應該對全班學生的各方面信息如成績、性格、興趣、擅長領域等方面進行一個細致的研究和分析,最終科學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確保每一個小組的成員能力均衡,能夠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對方的優點,實現共同進步。并且教師還可讓小組成員自行投票選舉小組長,這樣才更能讓學生們信服,日常的教學工作也更好開展。在劃分好學習小組之后,班級的教學與管理模式有了全新的變化,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其中,課堂教學效率也必將有所提升。
(二)制定合理獎懲制度,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
當實行合作學習模式之后,每一個學習小組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榮辱與共。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大多具有不服輸,敢爭第一的拼勁,尤其是被賦予團隊使命的時候,更會為了集體榮譽而努力,教師正好可以利用這一點,激勵學生們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制定合理的獎懲制度,當每一次小組成員們完成任務之后,就為每一個小組打分,最終根據分數高低來給予對應的獎勵或懲罰,當然這里的獎懲必須是合理的,在一定范圍限度內的,不然可能會適得其反。學生們為了自己的小組獲得榮譽,不被別的小組比下去,就一定會積極地參與并完成教師給定的任務。通過這樣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鼓勵小組成員互幫互助,實現共同進步
每個小組中的學生成績都存在一定差異,有成績好的學生,也有成績較差的學生。同時,學生的性格也各不相同,有的學生性格開朗,無論什么問題都敢直接請教教師,與教師交流也十分順利,但有的學生性格內向,遇到問題時不敢向教師提出,害怕與教師交流。教師在處理這個問題時,就可以一方面鼓勵小組內成員之間互相幫助,當某位學生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小組其他成員為其進行講解。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要比與教師的交流容易得多,自己也更能說出內心的疑惑和想法。通過這種方法既能幫助性格內向的學生解決不會的難點,同時也能讓為其講解的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鞏固知識,做到活學活用,從而將知識掌握得更加牢靠。另一方面教師也要通過日常的學習活動,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多多互動,鼓勵學生們大膽表達、交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也要經常收集各個小組的信息,記錄小組內各個成員的學習情況,從而制定對應的解決方案。
(四)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
教師可以適當地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們來進行講解,教師在一旁進行引導,讓學生們感受到,原來自己也可以向他人表達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從中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例如,教師在講解“多邊形及其內角和”一課時,可以讓各個小組先進行短暫的模擬課堂,讓每一位學生都舉出一個例子在組內進行講解,每位學生選擇不同的多邊形,并思考如何計算它的內角和,把自己的思路講給其他學生聽。在這個過程中,既鍛煉了每一位學生的表達能力,也能讓每一個學生都開動大腦進行思考,同時也能了解到其他學生是如何思考問題的,從而發現并學習別人的優點。
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培養學生的責任心與團隊合作意識,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開動腦筋,從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推理意識。在初中階段的數學課堂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快、更有效地實現整體綜合素質的提升。但是教師在采用這種教學模式之前必須詳細研究與分析班級具體情況,力求做到合理化與科學化。
參考文獻
[1]朱永生.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研究,2010,000(011):P.70-70.
[2]楊麗娜.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激勵機制[J].語數外學習(初中版·中旬刊),2013,000(0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