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摘? ? 要】高中地理所涵蓋的知識廣泛,眾多的知識點必須相互結合起來才能構建完整的地理教學網絡,而為了加強各內容之間的聯系并使知識點形成一個整體,就需要在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
【關鍵詞】高中地理? 思維導圖? 運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030
地理學科的特別之處在于每個知識點之間都是層層遞進、相互聯系的,它探討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因此從人口的變化到自然災害與防治都包括在地理的教學中。有些內容看似差別很大甚至毫無聯系,這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如果找不準各課本、各章節之間的聯系,就不知道如何學習和復習,所學知識在學生頭腦里只是一盤散沙,這樣的學習不僅沒有效率,還會白白浪費很多時間。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的出現,就需要在教學中使用一些技巧來把各種知識點相互聯系起來并使學生理解各知識點的整體性,而這就是思維導圖在教學中所承擔的作用。在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訓練學生的邏輯能力,因為它能較直觀地展示出各內容之間的關系,而且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式,思維導圖還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導圖相當于一種邏輯推理游戲,而對于地理這種需要背記大量知識點的學科來說,無疑是在枯燥的學習中增添了一點兒樂趣。思維導圖還結合了文字與圖形各自的特點,這對于擅長圖形記憶和文字記憶的學生來說都十分適用,當他們背記知識點的時候,通過思維導圖,也可以更輕松且高效。
一、思維導圖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地理不僅和其他文科一樣需要背記大量的知識要點,而且在涉及經緯度、時區時還有大量的計算,這門學科可以說是綜合了文科和理科的特點,學科的難度自然也就顯現出來了。如果只是純粹的文字學科,那么教學方法就可以比較單一,而像地理這樣結合了計算與文字的學科,要想讓學生能夠理解透徹,就需要用思維導圖對教學進行輔助。“地球上的大氣”這一章包含了各種氣壓帶與風帶,讓學生單獨學習每一個氣壓帶與風帶的話,效率是比較低的,因為他們無法知道各種氣壓帶與風帶的聯系,這樣的話他們就是在學習一堆分散的知識,這時候用思維導圖把這些氣壓帶與風帶的關系連接起來就可以讓學生很快明白這一章的內容。而且“氣壓帶和風帶”這一小節還和前一小節“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是有聯系的,正是因為大氣運動才形成了各種氣壓帶與風帶,而思維導圖可以把這兩節相結合。學生在學習后一節的時候無疑又復習了前一節的內容,而前一節又為后一節的學習奠定了基礎,這也能夠使學習更加輕松。學生也會明白他們所學的知識都是層層遞進的,這對以后學習更加復雜的課程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把個體結合成整體并理清每個個體之間的邏輯關系正是思維導圖的優秀之處,在廣泛的地理知識中,思維導圖就如同一個教學工具可以讓學生理清思路。同時如果教師在教學中沒有使用思維導圖,那么教學大綱也會十分混亂,教學過程也就會枯燥且單一,使學生提不起興趣,長期如此,教師的教學信心也會大打折扣。
二、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復習
學生在考試之前面對眾多的地理知識往往會感到迷茫,不知從何處開始復習。地理課本中不僅有需要死記硬背的基礎知識,還有各種圖表與計算公式,龐大的地理知識體系復習起來的確比較有難度,如果按照順序一章接一章地進行復習是不容易記牢的,往往導致復習到最后一章又把前面一些章的知識點忘記了,這就是比較死板的復習方法所帶來的弊端。學生的學習時間本來就很緊張,除了地理以外還有各種學科需要花時間來學習,所以分配給地理的復習時間并不是很多,那么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最大效率地進行復習就很關鍵,利用思維導圖就可以有順序、有目的地進行復習。學生在上課的時候需要做大量的筆記,如果這些筆記是雜亂無章地分布在課本上,就會增加復習的難度,因為在課本上尋找對應筆記的內容需要花上大量時間,而通過思維導圖來做筆記,就可以把相關聯的筆記歸納到同一個思維導圖中,這樣就很容易知道這些筆記是屬于課本哪一部分的內容。學生在背記知識點的時候也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背記屬于同一類型的知識點,這樣相較于隨機無序的背記更能加深印象。而且思維導圖中的每個知識點之間都是有邏輯順序的,在復習這些知識點的時候就可以按順序一條接一條地進行復習,這樣學生就會對整個思維導圖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考試考到某個知識點的時候,學生馬上就可以根據腦海中復習時的順序推導出和此知識點相關聯的其他知識點,進而推導出整個思維導圖,這就可以在考試答題時迅速做出反應,從而取得優勢。
三、在教學中合理運用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雖然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但在教學中還要合理利用,不能太過于依賴思維導圖而把所有教學精力都用在規劃思維導圖上。畢竟它只是一個輔助教學的工具,就像讓學生做筆記一樣,總不能一整節課都在做筆記而不做其他事情。思維導圖的定位其實也是筆記的一種,只不過是有清晰邏輯且經過歸納總結的筆記,教師只需要在課前規劃好思維導圖的內容,在上課時就可以直接使用并讓學生把重要的思維導圖寫在課本上。至于哪些內容適合使用思維導圖作為教學輔助也是需要考究的,較復雜的內容比如涉及地表形態或者水循環的章節就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使課本內容更淺顯易懂并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不過在教授一些簡單的章比如“環境與環境問題”時就可以少使用一些思維導圖,畢竟思維導圖是把眾多知識點集合在一起,如果太過簡單的內容使用思維導圖,反而會把知識復雜化,使學生以后復習的時候花更多時間。為了節約課堂時間,思維導圖的展示可以直接通過多媒體系統來實現,在制作教學幻燈片的時候需要合理插入思維導圖,不能整篇幻燈片全是思維導圖,對于課本上本來就有思維導圖的地方更是不用畫蛇添足,再自行增加,只需根據已有的思維導圖進行補充說明。
四、結束語
思維導圖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與學生的理解能力,它降低了地理學科的難度并使學生可以事半功倍地學習。如何合理利用思維導圖是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多思考的問題,要針對每一章節的內容以及難易程度來規劃出最適合教學的思維導圖。
參考文獻
[1]袁剛.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7(3):100.
[2]賀巧蓮.淺析思維導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34):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