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加慧
【摘要】目的:探討碘131(I-131)治療甲亢的臨床療效。方法:進2年接收確診為甲亢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遵循隨機及1:1分組法分成兩組:觀察組50例、對照組50例,觀察組采用碘131治療,對照組采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比較治療12個月后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復發率和并發癥,治療前后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結果:經治療后,在治療效果、復發率、并發癥發生率上,觀察組分別為94.00%、2.00%、4.00%,對照組分別為80.00%、14.00%、16.00%,組間相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兩組患者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較治療前升高,三碘甲狀原氨酸(T3),血清甲狀腺素(T4),游離三碘甲狀原氨酸(FT3),游離甲狀腺素(FT4)水平較治療前降低,在是治療后指標的升高或者降低幅度均表現為觀察組比對照組顯著,差異顯著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碘131治療甲亢可提高臨床療效,降低復發率,不良反應輕,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放射性核素碘131;甲亢;并發癥;甲狀腺激素水平
[中圖分類號]R5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0)16-00-02
甲亢屬于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主要因多種因素所致甲狀腺激素大量分泌,致使甲狀腺功能亢進發生[1]。甲亢發生后如果不能進行及時的診治,持續進展勢必危及健康及降低生活質量,而具體對疾病的治療通常是予以患者患者使用甲巰咪唑、他巴唑等抗甲狀腺藥物藥物治療,但臨床實踐表明常規用藥治療的效果往往不理想,且停藥后容易出現復發情況,這使得治療效果不佳[2]。近年來,在對甲亢的治療上,逐漸提倡采取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療,而關于具體用藥效果及安全性尚存爭議。本次研究選取100例甲亢患者為研究對象,就探討了對甲亢這一疾病,應用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療的效果,旨在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甲亢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符合《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和其他原因所致甲狀腺毒癥診治指南》[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②患者均對本研究所用藥物無過敏反應且患者具備良好溝通表達能力。③納入研究這均屬于自愿參與,同時也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①心臟或者肝臟等機體重要障礙發生病變者。②合并惡性腫瘤疾病的患者。③中途退出者。按照隨機數字表達分成兩組:觀察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26~64歲,平均年齡(45.2±9.4)歲。對照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22~57歲,平均(44.8±9.1)歲。比較兩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均進行甲狀腺指標的檢測,并進行吸碘率的檢測,以更好了解患者的適應癥,此外叮囑患者切忌食用海帶、碘鹽等含碘食物與調味品。之后予以對照組使用甲巰咪唑(德國默克制藥(江蘇)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78,規格10mg*50片/盒)這一抗甲狀腺激素藥物治療,采取口服給藥的方式,給藥劑量為20.0~40.0mg/d,進行一段時間的治療根據病情變化適當進行用藥劑量的調整。
觀察組則采取放射性核素碘131(上海欣科醫藥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國藥準字HI0983120)治療,主要應用甲狀腺核素掃描進行甲狀腺重量測定,根據甲狀腺重量予以患者使用2.96~4.44mBq/g的放射性核素碘131,期間依據患者年齡、甲狀腺體積、病程適當調整用藥劑量。
兩組均持續治療12個月以評估療效。
1.3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治療12個月的療效、復發率與并發癥發生率。其中療效評價上主要是以經治療后生命體征及甲亢癥狀均完全消除,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均降至正常水平為顯效;生命體征與甲亢癥狀好轉,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均有所改善但高于正常值為有效;未達到有效的標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100%;并發癥包括心臟病、肝功能受損及血象降低等,總發生率=發生數/總例數×100%。(2)對比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具體包括TSH、T3、T4、FT3、FT4。TSH參考值為0.270~4.200μIU/mL;T3參考值為1.30~3.10nmol/L;T4參考值為65~181nmol/L;FT3參考值為3.10~6.80pmol/L;FT4參考值為12.00~22.00pmol/L。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1.0軟件做統計學結果分析。
2 結果
2.1療效、復發率、并發癥 經過為期12個月的治療,治療總有效率上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疾病復發、并發癥發生占總數比值上,均是表現為觀察組明顯較對照組低,各指標組間相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甲狀腺激素水平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各甲狀腺激素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但觀察組治療后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指標均處在正常值范圍,表明用藥干預滿意,詳見表2。
3 討論
甲亢指的是甲狀腺功能亢進,主要因甲狀腺腺體本身產生過多甲狀腺激素所致身體代謝加快,神經、循環等興奮性增高[4]。流行病學表明,普通群體中甲亢整體患病率大約為1.3%,其中大約0.5%存在明顯癥狀,該病因癥狀明顯,所以需要予以科學有效的治療。常規針對甲亢的治療主要使用抗甲狀腺激素藥物治療,如甲巰咪唑這一藥物就可對甲狀腺中過氧酶反應進行有效抑制,阻止甲狀腺中的碘粒子朝活
性碘進行轉變,抑制甲狀腺素合成,繼而達到治療甲亢的目的[5]。然而大量的實踐也顯示,單純采取抗甲狀腺激素治療甲亢極容易引起疾病復發及并發癥發生,主要是抗激素用藥對甲狀腺激素降低效果一般,這使得停藥容易復發,此外常規用藥往往在一段時間就需要在原有基礎上不斷增加藥物,而加大劑量勢必使得并發癥發生率增加,如此讓患者無法耐受,因此探討一種更加有效的治療方式也成為迫切需求[6]。
在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同常規使用抗甲狀腺激素藥物治療的對照組,總的有效率、復發率、并發癥發生率組間存在顯著差異,此外在甲狀腺激素五項指標水平的檢測上,觀察組治療后各指標也顯著低于對照組,這提示使用碘131治療甲亢具有較常規治療更滿意的效果。放射性核素碘131是一種人工放射性核素,以口服的方式給藥可以迅速發揮治療功效,利用藥物對甲狀腺內的過氧化酶進行抑制,這可以讓患者血液中甲狀腺刺激性抗體水平大大降低,并可讓抑制性T細胞功能恢復正常水平,如此就能起到治療甲亢的效果[7-8]。相較于常規抗甲狀腺激素治療的方式,采取碘131治療甲亢過程,大多數的患者無不良反應發生,少數存在輕微乏力、食欲下降及惡心嘔吐,但是這些不良反應均比較輕,一般可以在數天消失,故而本次研究中的觀察組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遠遠低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針對甲亢這一常見的疾病,臨床中采取放射性核素碘131治療,可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同時碘131治療甲亢還能顯著降低患者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這樣使得患者復發率與并發癥發生率較低,因此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史博同. 碘131和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甲亢的效果對比[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20, 14(09): 164-165.
[2] 吳峰萍. Graves病患者應用碘131和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的臨床觀察[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20, 7(28): 73-74.
[3] 關海霞. 2016版美國甲狀腺協會《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和其他原因所致甲狀腺毒癥診治指南》解讀: 診斷和內科治療[J].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 2018, 25(5): 311-315.
[4] 董春麗. 碘131與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甲亢的臨床療效比較[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11): 122+137.
[5] 陸瀅雪, 熊庭婷, 羅新華. 血漿置換法聯合碘131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合并重癥肝炎的效果研討[J]. 當代醫藥論叢, 2019, 17(09): 116-117.
[6] 李瀟, 張洪金, 陳寶同. Graves甲亢患者長期服用抗甲狀腺藥物后接受碘131治療的臨床效果[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9, 16(02): 114-116.
[7] 陳植濤. 碘131與他巴唑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效果對比[J]. 當代醫藥論叢, 2019, 17(06): 108-109.
[8] 蒙福卿. 育齡女性甲亢患者碘-131治療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及生育隨訪分析[J]. 世界復合醫學, 2019, 5(02):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