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琴

【摘要】目的:觀察瘢痕子宮中孕引產病人采用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對引產后并發癥的影響價值。方法:一項回顧性、對照研究,納入瘢痕子宮中孕引產病人96例為研究對象,病人就診時間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利凡諾組(48例)病人接受常規藥物利凡諾(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進行治療,利凡諾+米非司酮組(48例)病人接受利凡諾(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聯合米非司酮片治療。觀察兩組平均引產產程時間、平均引產出血量、引產成功率、引產相關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利凡諾+米非司酮組孕婦平均引產產程時間(7.26±1.35)h,明顯短于利凡諾組(P<0.05);利凡諾+米非司酮組孕婦平均引產出血量(126.18±12.06)mL,引產相關并發癥發生率為6.25%,明顯低于利凡諾組(P<0.05);利凡諾+米非司酮組引產成功48例,引產成功率為100%,相比利凡諾組而言更高(P<0.05)。結論:瘢痕子宮中孕引產病人采用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對引產后并發癥的影響價值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瘢痕子宮;中孕;引產;利凡諾;米非司酮
[中圖分類號]R7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0)16-00-02
瘢痕子宮(CICATRICIAL uterus)是指剖宮產手術或肌壁間肌瘤剝除術后的子宮[1]。瘢痕子宮對再次妊娠的孕期和分娩及產后等過程有較大影響,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應采取引產[2],以保障孕婦生命健康安全。近年來,瘢痕子宮中孕引產病人采用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聯合治療顯示出一定的效果[3]。因此,本研究納入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就診的96例瘢痕子宮中孕引產病人為研究對象,以單用常規藥物利凡諾(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為對照,觀察瘢痕子宮中孕引產病人采用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對引產后并發癥的影響價值。
1 資料和方法
1.1資料 一項回顧性、對照研究,納入瘢痕子宮中孕引產病人96例為研究對象,病人就診時間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經體格檢查、婦科、彩超、血液學檢查等影像學檢查手段確診為瘢痕子宮[4]。96例瘢痕子宮中孕引產病人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利凡諾組和利凡諾+米非司酮組兩組,利凡諾組中,病人共48名,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37歲,平均年齡(30.56±2.18)歲。利凡諾+米非司酮組中,病人共48名,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39歲,平均年齡(30.52±2.22)歲。利凡諾組和利凡諾+米非司酮組一般資料比較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利凡諾組(48例)病人接受常規藥物利凡諾(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4696;藥品規格:2mL:50mg;生產企業:江蘇迪賽諾制藥有限公司)進行治療,羊膜腔內給藥。指導孕婦排空膀胱后,協助孕婦取仰臥位,將宮體最突出、羊水波動明顯的地方作為穿刺點,采用7號腰穿針沿垂直方向刺入,待有羊水涌出后,緩緩注入本品,劑量為100mg,拔針前須回抽羊水。治療完成后,常規消毒紗布覆蓋穿刺點。
利凡諾+米非司酮組(48例)病人接受利凡諾(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聯合米非司酮片治療。采用利凡諾(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治療方案同利凡諾組。同時采用米非司酮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3551;藥品規格:10mg*1片/盒;生產企業:湖北葛店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治療,口服,50 mg/次,Bid,連續治療3 d。
1.3評價指標 (1)觀察兩組平均引產產程時間、平均引產出血量。(2)觀察兩組引產成功率。引產成功判定標準: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試驗檢查結果恢復至正常崗位,B超檢查宮內無殘留。(3)觀察兩組引產相關并發癥發生率。引產相關并發癥包括產后出血、子宮破裂、宮腔殘留、產道損傷、產褥期感染。
1.4數據分析 應用SPSS 13.0進行數據分析,平均引產產程時間、平均引產出血量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Mean±SD)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引產成功率、引產相關并發癥發生率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顯著性。
2 結果
2.1觀察兩組平均引產產程時間、平均引產出血量 利凡諾+米非司酮組孕婦平均引產產程時間(7.26±1.35)h,明顯短于利凡諾組(10.18±2.67)h(t=6.7617,P<0.05);利凡諾+米非司酮組孕婦平均引產出血量(126.18±12.06)mL,明顯低于利凡諾組(159.29±31.85)mL(t=6.7356,P<0.05)。
2.2觀察兩組引產成功率 利凡諾+米非司酮組引產成功48例,引產成功率為100%,相比利凡諾組而言更高(44例,91.67%)(χ2=4.1739,P<0.05)。
2.3觀察兩組引產相關并發癥發生率 利凡諾組和利凡諾+米非司酮組產后出血1例、子宮破裂0例、宮腔殘留0例、產道損傷1例、產褥期感染1例,引產相關并發癥發生率為6.25%,相比利凡諾組而言更低(P<0.05),見表1。
3 討論
針對瘢痕子宮中孕引產病人,臨床多采用羊膜腔內注射利凡諾(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進行治療,經羊膜腔注射利凡諾(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可促進胎盤滋養層細胞死亡,引起子宮內蛻膜組織壞死[5],產生內源性前列腺素,引起子宮收縮。但大量的臨床研究表明,單獨采用利凡諾(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治療,仍然存在引產失敗的風險,尤其是對于胎膜剝離困難的孕產婦而言,胎膜滯留時間過長,且易引發宮腔殘留、引產后感染等相關并發癥。
近年來,瘢痕子宮中孕引產病人采用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聯合治療顯示出一定的效果。米非司酮是一種受體水平抗孕激素藥,通過與孕酮競爭受體,增高妊娠子宮對前列腺素的敏感性,發揮誘發流產的作用。聯合利凡諾(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治療,可降低引產失敗的風險,改善引產預后。本研究證明采用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的引產效果和引產預后情況更佳。
綜上所述,瘢痕子宮中孕引產病人采用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治療的臨床療效更加顯著,可明顯縮短引產時間,降低引產出血量,降低引產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楊璐, 王瑞華, 李佳澮. 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宮孕期引產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校醫, 2020, 34(03): 211-212+221.
[2] 楊雅娟, 胡艷軍. 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宮孕中期引產的臨床效果[J]. 吉林醫學, 2020, 41(02): 358-359.
[3] 任紅偉, 王艷, 張玉香, 等. 間苯三酚聯合米非司酮及利凡諾用于瘢痕子宮中期引產的臨床療效[J]. 中國醫藥導報, 2020, 17(03): 98-101.
[4] 董蘭, 范翠芳, 孫艷美, 等. 米非司酮聯合利凡諾用于瘢痕子宮中期妊娠引產的系統評價[J]. 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8, 10(12): 16-22.
[5] 丘苑清, 賴映華, 傅利琴. 利凡諾聯合米非司酮應用于初產婦中孕引產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 2018, 16(20): 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