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元
摘要:小學五年級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做好數學教學工作能夠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運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激發這一時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從而達到高效的數學教學效果,本文就構建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策略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教學策略
數學教學在小學階段是比較重要的,小學時期教師做好數學教學工作能夠有效地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等,能夠為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打好堅實的基礎。新的教育改革中強調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創建新型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興趣,并營造較好的數學教學氛圍,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從而真正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果。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中無法與生活結合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主要以講授課本材料知識內容為主,這種教學方式是比較單調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機械性的記憶。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改變,但是在生活化教學中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許多教師在教學中認為生活化教學就是有生活實際事例,導致教師極力運用生活中的例子作為教學素材,從而忽略教學知識與所選事例的關聯性,在教學中比較形式化,不能滿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以及感悟。現在的數學教材比較形象具體,大多數只是內容都運用比較生活化的圖片描述,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依靠課本教材中的生活事例,而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生活中的實際學習素材,從而無法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
(二)填鴨式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忽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低年級階段學生由于自身能力不夠,教師運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比較合理,但是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是比較重要的。在教學中我們發現許多教師在教學中依然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并沒有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常都是教師在課堂中講課,學生單純的聽講而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導致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這樣一來會使學生養成依賴的心理,從而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中很難獨立解決疑難問題。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改進策略
(一)生活化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枯燥、厭煩的情況,在課堂中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注意力等情況。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運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將教學知識與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激發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積極性,同時能夠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死板單調的特征,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能夠很好地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從而使小學數學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位置”教學時,筆者為了在教學中讓學生了解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讓學生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仔細觀察學校到家的路線,并且在路上仔細觀察方向,在回到家后將從學校到家里的路線畫下來,在課堂中筆者將學生所畫的圖整理起來,并且在此之前了解到班級中學生的家庭地址,看看學生們畫的是否正確,給予畫的最正確的學生一定的獎勵,如此一來能夠有效地強化學生對于這一知識的理解。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們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從而有效地強化學生們對于知識的理解,使小學數學教學達到優質的教學效果。
(二)優化教學策略
1.多媒體教學
隨著時代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當中,很大程度的方便了我們的日常。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將信息化的教學方式融入到課堂當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一切新鮮的事物是比較好奇的,教師運用信息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以此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例如,在進行“觀察物體(三)”教學中,筆者將搜集到相關圖片制作成課件,在數學課堂中運用多媒體的形式將課件內容展現給學生們觀看,讓學生們通過觀察多媒體中圖片的形狀而學習到本節課程知識,同時運用多媒體的方式將學生們的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到了教學中,使班級中的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到了多媒體教學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隨著時代的步伐,創建多媒體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注意力,使學生們很好地學習到數學知識,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效果。
2.小組合作學習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相對來說已經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以運用這一年級階段學生的特點創建合適的教學方式,在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使學生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增強自身能力,同時營造歡快愉悅的數學教學氛圍,使班級中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從而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多邊形的面積”時,筆者根據班級中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特點等,引導學生進行了合理的分組,并且每小組選出一位小組長,在講授完這一節知識內容之后,給各小組出了幾道相關的練習題,讓小組之間開始探討解決問題,各小組開始行動立即開始了探討,每個小組成員將自己的解題思路講述出來,與其他成員進行知識交流,在規定的時間內看看哪個小組解題最快,并且解決問題的正確率最高,給予該小組一定的獎勵,同時鼓勵其他小組繼續努力。由此可見,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合理地運用小組合作的方式,使班級中的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當中,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有效地提高了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將教學知識與生活進行有機結合,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教授學生知識,同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方式將學生在課堂中的注意力進行集中,根據班級中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特征進行分組,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使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達到優質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淑紅.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2]王會會.小學生數學學習力提升研究[D].河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