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杰
摘要:數學學科是一門對學生思維能力要求很高的科目,也負責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但是卻因為本學科的邏輯性思維特點,導致小學生無法切實產生學習動機,由此影響了數學教學效果。因此,為了喚起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小學生積累有效學習經驗,小學數學教師便要全面喚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內在驅動因素與外界影響因素來發展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以便更好地開發小學生的智力發展潛能。本文將從組織數學游戲,喚醒興趣動機;堅持知行結合,優化信念動機;完善激勵指導,豐富外部驅動三個角度來分析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如何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動機;喚醒策略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關注的是小學生理論知識的豐富性,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會以知識講解活動來豐富小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使其更好地應試。但是,枯燥的理論灌輸活動并不能很好地保護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其輕易便會喪失學習動機,無法真正開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并不利于小學生的終身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重新喚醒小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其以主體身份能動展開數學思考、數學實踐,讓小學生始終以最佳狀態去學習數學知識。
一、組織數學游戲,喚醒興趣動機
興趣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內在學習動機,人們也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因為只有讓小學生產生了數學學習興趣,才能使其主動展開數學學習,確保小學生能夠全身心參與到數學探究活動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組織數學游戲活動,利用游戲對小學生的吸引力與誘惑力幫助小學生集中注意力,使其及時展開數學思考,切實喚醒小學生的內在興趣動機。
目前,數學游戲十分普遍,因為游戲活動可以讓小學生忽視數學知識所特有的邏輯性、抽象性特點,便于學生真正喜歡上數學。因此,筆者便會積極利用游戲活動來創新數學教學形式。比如,在“位置與方向”一課教學中,筆者就設計了一個尋寶游戲,以地圖標注了藏寶路線,設立了尋寶關卡,每個關卡以數學計算題為主,小學生只要在規定時間內得出算式結果即可;隨著關卡升高,計算時長會變得越來越短,所以小學生必須要集中精力,按照尋寶地圖確定尋寶方向,再以豐富的計算知識來突破尋寶關卡,直到自己順利通關,找到寶藏。由此,小學生便可產生強烈的數學學習興趣,切實喚醒了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
二、堅持知行結合,優化信念動機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長期存在知行脫節問題,教師會將課堂教學作為實施數學教育的主陣地,忽視了小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導致小學生無法全面內化數學知識。久而久之,便會影響小學生的學習效能感,無法真正喚醒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對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組織豐富的知行結合教學活動,引導小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應用所學知識,切實堅定小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念,使其產生持久的學習動機。
就如在“數學廣角——植樹問題”一課教學中,筆者就鼓勵本班學生為下一個植樹節設計植樹計劃,讓學生及時進行數學分析,探究樹與樹之間的間隔距離、樹木數量與植樹總距離之間的等量關系。為此,筆者還及時整理了一些科學資料,讓學生了解樹木生長所應保持的最短間隔距離。接下來,小學生便要認真測量植樹總距離,科學設計植樹計劃。在本輪數學實踐活動中,本班學生一共整理出三種植樹方案,即兩端都植樹、只有一端植樹、兩端都不植樹。在具體方案中,本班學生還列出了具體的等量關系,切實解決了植樹問題。通過本輪數學實踐活動,本班學生都產生了良好的數學學習效能感,產生了更加強烈的學習熱情。
三、完善激勵指導,豐富外部驅動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豐富的賞識激勵活動是十分重要的外在學習動機驅動因素,因為小學生本身就十分渴望接收他人的賞識與表揚,會因為外界肯定備受鼓舞,產生更加強烈的數學學習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組織賞識激勵活動,切實優化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感與學習效能感,為小學生的長遠發展做準備。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筆者會認真觀察本班學生在數學領域方面的智能優勢,及時突出并賞識學生的閃光點。比如,本班有一個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很好,不僅能夠在特定情境下列出正確的計算等式,還可以快速、準確地得出算式答案,而且心算、口算能力很好,能夠通過估算來檢驗算式答案。對此,筆者就切實賞識了小學生的數學計算思維,引導這個學生分享了自己的計算經驗,還經常鼓勵這個學生展現自己的計算思維。如此,小學生便可堅定學習信念,主動展現個人數學計算能力,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是實施數學教育的主力軍,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學習態度與學習情感有直接影響,所以我們必須要客觀分析小學生的認知發展狀態,全面豐富數學活動,創新教學形式,切實喚起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全面優化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行為。
參考文獻
[1]曲輝,王玉芬.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基于馬斯洛需求理論[J].學周刊,2018(04):27-28.
[2]楊萍.奧蘇貝爾學習動機理論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啟示[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1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