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珍
摘要:小學語文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是學生的啟蒙課程,也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在社會快速發展,時代不斷進步的背景下,一些傳統模式的語文教育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上已經無法更好的教育小學生,為使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就必須改革創新的教學模式,留下一些優秀傳統教學方法,結合創新的模式。新課標的要求,小學語文的教學要重視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為此,就要改革一些教學方法。本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參考各類文獻,分析小學語文實際教學情況,對以對話為主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進行探究。
關鍵詞:探究;對話為主;小學語文;教學模式
引言: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是重視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還需構建師生平等的教學模式。實行對話的教學模式能很好達到新課改的標準,也是語文教學的一種新模式,在語文教學的對話中,不僅僅為“師生對話”,還有著“生生對話”,“生文對話”等等,要正確理解關于對話模式的語文教學,制定正確的教學方案,才能真正意義的實現對話模式下的語文教學。
一、小學語文教學以對話為主的模式的重要意義
在我國快速發展下,社會對人才的各方面要求越來越高,尤其在面試時對學生的口語能力要求極高,這樣一來,語文老師有將面臨新的且艱難的教學挑戰。以對話為主的語文教學模式,可以開發小學生語言思維能力,鍛煉小學生的口才,使小學生從小開始養成開口說話的習慣。老師與學生的對話,有利于師生之間思想的交替,讓語文老師在對話中了解學生們的一些情況,讓老師能夠更好的改善教學計劃,其次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分享各自的學習經驗,找出學習語文的最好方法。再者是生文之間的對話,能讓小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課本的內容和深刻的含義。以對話為主的語文教學模式有著深遠的意義,對小學語文的教學有著很大的幫助,為使小學生未來發展成為全面性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以教學為主的語文教學模式案例分析
語言作為人與人之間的主要媒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語文統編教材四年級下冊《觀潮》,語文老師可以運用對話的形式來進行課文的教學,先讓學生們進行默讀一遍,熟悉課文,然后在閱讀課文時,以學生的身份參與到學生中去,語文老師讀一句,學生們讀下一句,形成老師與學生共同閱讀課文的氛圍,是一種新式的對話模式,不但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還能提升小學生們的注意力。之后,再運用對話的模式教學,引導學生們想象錢塘江的一些畫面,然后再去感受和腦補錢塘江潮的特點,老師可以用語言去詢問學生:“你們能想象錢塘江潮的聲音嗎?”隨后讓學生舉手示例,為了正確的教學這一點,語文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錢塘江潮的視頻,通過人機對話的方式,讓小學生切切實實的了解。
生生對話也是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一部分,生生之間的對話,使語文的學習和教學效率更高。例如: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調動起小學生們課堂對話的激情,活躍語文課堂的氣氛。合作小組學習在語文課堂中,以學生為主要,時間分配給學生們自由對話學習,老師從旁指導,引導學生們去如何進行對話,語文老師在進行小組學習前,在黑板上提出問題,引導小學生們的對話理解方向。“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語文統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繁星》語文老師提出問題,繁星在你們心里是什么樣的啊?你們能感受到繁星的畫面嗎?等等問題,去指引學生們討論的方向。小組合作對話讓小學生們能夠更全面的詮釋和理解文章,感受其他同學的閱讀體會,結合自己的閱讀收獲,從而得到更多的知識。對話結束后,老師與學生們進行互動,每個小組派出代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之后老師對答案進行分析,給學生們解惑。最后老師總結各小組的答案,再做教學。
學生與課本的對話是預習和復習的關鍵所在,在課堂的開始前,就需要學生進行預習工作,也就是與課本的對話。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語文統編教材四年級上冊《蝙蝠和雷達》,當學生看到這個題目,就會對課文提出問題,為什么蝙蝠和雷達有關系呢?然后就與課文對話,找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有了課前學生與課本的對話,不僅讓語文老師的教學更為輕松,也使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更高。在復習工作中,語文老師給出的課后作業,可以說是加強學生與課本的對話,讓學生與該課文的關系更親密,達到一種能夠熟知課本“性格”的程度。
三、以對話為主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反思
對話模式教學的開展,突破了原教學上以老師為主體講授課的限制,提高了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了師生、生生、生文的交流,緩解了語文課堂枯燥的問題,形成了一種接近談話式的教學模式。小學生能更好的接受語文知識,語文老師對小學生接受知識的情況了解更為清晰,使以后的教學能夠更上一個臺階。
結束語:
對話模式的教學提高了小學生們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以及交流能力,培養和促進了小學生全方位發展。對話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開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地,需要廣大師生共同努力和落實。語文老師不要對對話模式教學形式化,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貫徹落實,分析每次對話中出現的情況,找出不足地地方,加以改進,讓小學的孩子們能夠更好地學習語文,使學習環境更加優良,讓小學生們得到長遠地發展,成為祖國未來的花朵。
參考文獻:
[1]程曉紅. 以字理為基礎的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
[2]張蕾. 淺論小學閱讀教學審美課堂的建構[D].湖南師范大學,2013.
[3]李昊昊.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設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