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目標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所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各高職院校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教書的過程中,堅持育人為本,積極構建綜合育人體系,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助力他們健康成長,順利成才,本文以重慶交通職業學院為例,探討了新時期高職院校多元化育人體系建設方面的做法與經驗。
【關鍵詞】高職院校;育人實踐;創新
一、前言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飛速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在校生人數屢創新高,從中央到地方,對高等職業教育在國民經濟發展中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建設制造業強國的目標決定了必須大力氣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其中,必須重視和提高高職學生綜合素養,在教書的過程中,堅持育人為本,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本文立足于高職教育發展的大背景,以重慶交通職業學院綜合育人體系建設實踐為例,探討高職院校如何加強綜合育人體系建設相關工作。
二、高職院校多元化育人實踐
(一)改進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
充分發揮政治理論課主渠道作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腦。堅持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專業學習各環節,滲透到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各方面。
2.積極打造大思政工作格局
高職院校要把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與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心理困惑、學習困難和就業壓力等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保證“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堅持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狀況普查普測,不斷完善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增強主動性,加強特殊群體、特殊時段、特殊區域的心理預防工作。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完善學生頂崗實習遠程指導制度,完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增強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形成招生、培養和就業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運行機制。
3.加強新媒體等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建設
高職院校要全面加強學校網站、校園微博、微信平臺以及“百度貼吧”的建設和管理,積極開設網上紅色教育專欄、網上黨校、時代先鋒等欄目,使新媒體成為弘揚主旋律、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加大對校園廣播站和閉路電視系統的建設力度,改善設備和人員條件,系統研究播放內容,充分發揮校報、校園板報等平面媒體的作用,占領主陣地。建立學生學習、生活、就業、心理咨詢等綜合服務平臺。
(二)重視文化育人作用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明確提出了“以物質文化建設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設為核心”的校園文化建設思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一方面加強環境文化建設,創造優美、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加強制度文化建設,以制度規范人,以制度激勵人,以制度引領師生走向成功的目標;同時加強精神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努力造就有特色、和諧、向上的文明集體。學院為例注重倡導特色,豐富載體,活動引領,學科滲透,積極將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深化,內涵升華,使學校真正成為師生愉悅成長的樂園。
1.加強校園觀念文化的導向作用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通過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探尋到了特色育人之路,逐步形成了“四個一”的教育理念,即堅持以“一家人”為出發點,堅持以“一條心”為著力點,堅持以“一股勁”為共振點,堅持以“一個目標”為落腳點;努力把我院打造成為學習型、技能型、技術型高職院校。“四個一”的提出使得師生的安全、歸屬與愛、自尊等基本需要得到滿足,整個校園中有一種濃厚的積極向上的氣氛。為了加強觀念文化的導向作用,建校以來,在教學、育人實踐中,凝練出了崇德、尚學、求真、精技的校訓;形成了尊師愛生、崇尚文明、團結協作、勤奮進取的校風和為人師表、民主和諧、科學嚴謹、弘揚個性的教風以及友愛互助、刻苦鉆研、胸懷大志、拼搏向上的學風。以上理念的形成,對提高教師的凝聚力,鼓舞師生的斗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重視制度文化
表彰先進制度,鼓勵進步政策,對學業有困難、品德有缺陷學生的幫教措施,鼓勵學生發揮各種特長技能的培養手段,獎教獎學措施,學生校園生活規范等等,使每個學生乃至教師都有成功的體驗,得到精神鞭策。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在學校管理、教學管理、教研管理、班級管理、后勤保障、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制度。這些制度的建立,保證了學院各方面的工作能夠有序的進行,保證了學院的教育教學質量,激勵著教師在工作中不斷創新。
3.加強學院活動文化建設,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充分利用校園的文化設施和校外的文化資源,開展的各種文化娛樂體育活動,使校園的課外文化活動具有群眾性、自主性、知識性、娛樂性的特點,能使學生在“求知、求新、求美、求樂”的活動中提高認識、開闊視野,活躍身心,增進友誼,豐富生活。近幾年來學院每年開展的“春季田徑運動會”、“技能大賽”、“陽光運動長跑”、“校園文化藝術節”、“校園歌手大賽”“迎新晚會”等品牌活動,已經形成制度,這些活動由于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的體現。而且活動又屬具趣味性、競技性、創造性,在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自我約束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時也取得了累累碩果。
(三)實施實踐育人工程
實踐教育是創新人才培養過程中貫穿始終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我院歷來非常重視實踐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堅持以“尋實踐育人規律之真,務實踐育人效果之實”的原則,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學院整合資源、科學規劃,增強社會實踐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力求社會實踐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建設,確保育人貫穿于社會實踐的全過程。
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實踐育人工作全過程,把實踐育人工作擺在人才培養的重要位置,納入實踐教學計劃,系統設計實踐育人教育教學體系,規定相應學時學分,合理增加實踐課時,確保實踐育人工作全面開展。學院根據教學實踐和生產實踐內容,依據不同專業分別安排內容和學分,按照人才培養方案的結構比例設置學分,其中包括必修學分和選修學分。軍事實踐,勞動實踐,社會實踐是每個大學生都應該從事的實踐活動,為必修學分;科技實踐,管理實踐,藝術實踐,創業實踐,德育實踐等設為選修學分,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興趣,志向,能力,時間選擇修習。此外,學院開展“百名專家進課堂,百名教師進企業”工程建設。鼓勵教師增加實踐經歷,參與產業化科研項目,選派相關專業教師到相關單位進行鍛煉,安排教師指導和參加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并將教師承擔的實踐育人工作計入工作量,納入年度考核。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中發[2004]16號,2004-08-26.
[2]張耀燦.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簡介:段紅(1987—),內蒙古化德縣人,碩士,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行政管理)、高職教育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