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
摘要:技師學院是在高級技工學校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的側重點是職業教育,主要為國家培養高技能型人才。在技師學院的教育過程中,非常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為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技師學院更加強調的是學生的職業性和專業性。技師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的教學模式的改進,仍存在諸多問題,阻礙了現代職業教育的深化與改革。本文將對技師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現狀進行簡單闡述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使技師學院的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關鍵詞:技師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狀;實訓模塊教學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人們從以前的步行、公交等出行到現在的汽車出行,汽車已經逐漸發展成了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同時這也促進了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行業的發展需要專業型的人才,這就需要技師類學院為汽車行業提供人才。然而,目前技師學院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存在教學模式落后、實訓少等問題,學生缺乏“教學—實訓”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導致他們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差。為解決這類問題,應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引入實訓模塊教學法。
1? 汽車行業現狀
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汽車無論是樣式上還是功能上都今非昔比,現在的汽車擁有復雜的系統和高新的技術,而且,各個系統之間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當出現問題時是需要專業技能人才通過觀察、檢測才能找到根源問題的。但是,目前汽車行業所缺的就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尤其是系統復雜的高新汽車上。
以前的汽車維修技術是靠30%的診斷和70%的維修,而現在的汽車維修技術卻與此前的恰恰相反,是70%的診斷和30%維修,這也就說明汽車維修的關鍵技術逐漸向故障診斷方面轉變。故障診斷是找到汽車問題的關鍵,只有通過精確的診斷才能對相應部件或系統進行維修,盲目的診斷會給汽車性能造成負面影響。而現在的問題就是技師學院無法為汽車行業提供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
2? 技師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現狀
面對現階段汽車行業專業型人才缺乏的問題,技師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教學模式仍存在諸多問題,這必然阻礙了人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其次,技師學院學生之間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很少有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大多數學生都比較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動手實踐。隨著科學技術不斷應用在汽車行業中,汽車的結構越來越復雜,所以汽車行業特別需要高技術型人才。可是目前技師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2.1 教師過于重視專業知識
技師學院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忽視職業教育的特點,過于重視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眾所周知,職業教育的特點是直接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包括行業建設服務提供技能型人才的,它突出培養學生的技術和技能。而教師就是忽略了這一點,很多技師學院的教師認為只要把書教好就行,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教學生如何把書上的內容理解得更透徹,忽視了他們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忽視以學生為主體,常常實行以自己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過于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應試能力,忽略實踐能力的培養。
2.2 技師學院師資力量匱乏
技師學院教師普遍素質不高,因為技師學院對教師的要求并沒有大學要求那么高。有些教師甚至自己專業知識不過關,更別說教的學生能有多大成就了。對于個別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并不能很好地結合專業知識給出及時的解答,甚至敷衍了事,讓學生自行解決。其次,技師院校在教育行業的地位是比較尷尬的,因為教育對象是一群被貼上“不思進取、不好學、生性頑劣”標簽的青少年。往往由于這個原因,許多優秀教師并不愿意在技師學院工作,這就導致技師學院師資力量匱乏。
2.3 學生自身因素
選擇去技師學院學習的大多是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他們缺乏對學習的主動性,這就導致教師的教學工作很難實施。甚至有些學生是被家長強制送來的,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學習,而是把技師學院當作“收容所、管教所”,把教師當作是學生的管教者而不是教育者。這些學生一進入校園就會產生厭學的心理,能夠認真學習的學生可謂是鳳毛麟角。大多數學生在課堂上都無視教師——講話、睡覺、玩手機,對學習沒有一點上進心,課余時間他們就利用網絡游戲打發時間,遲到、無故曠課、早退現象已經成了家常便飯。教師花費大量時間備課,到頭來沒幾個學生是在認真聽的,這也消耗了教師對學生的耐心。
2.4 技師學院教學設備匱乏
對于技師學院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來說,充足的教學設備是課堂實踐的基礎。但相關調查顯示,政府部門對于技師學院的投資力度還不是很大,教學設備是比較匱乏的。缺乏完善的教學設備,即使學生想要動手實踐,教師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技師學院本來的目標就是培養高技能型人才,而學校無法提供齊全的教學設備就會阻礙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同時也間接阻礙了國家經濟的發展。
2.5 教學過程中缺乏實踐
汽車運用與維修是實踐較多的一門專業,它要求學生能夠將課堂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充分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為汽車行業提供高技能型人才。然而現實就是該專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有些教師只是一味的教書本上的知識,很少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即使學校有充足的教學設備,教師也不愿意讓學生實踐,因為他們覺得技師學院的學生并沒有幾個是真的愛學習的,帶學生去實訓室只會損壞教學設備。的確,大多數學生素質并不高,即使教師愿意給他們提供實踐的機會,他們也不會好好珍惜的。教師這樣的心理和學生這樣的學習態度是導致該專業缺乏實踐的重要原因,也是導致汽車行業缺乏高技能型人才的原因。
3? 實訓模板教學法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的運用
針對以上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存在的種種問題,為提高該專業的吸引力就必須在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的基礎上引入實訓模塊教學法。實訓模板教學法要求教師轉移教學場地——從教室到實訓室,從課堂上的理論學習到實訓室的動手操作。實訓模板教學法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的運用主要有以下作用:
3.1 增加專業趣味性
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趣味性,是技師學院吸引力的基礎,不僅關系到學校的發展,還關系到是否受到外界的歡迎,是維持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引入實訓教學模板可以提高學生在崗的實際能力和增強學生的崗位適應性,實訓模板教學法是根據汽車維修行業真實的分工和技術要求設計的,具有規范化和組織化,能切實幫助學生提早適應崗位并有效促進汽車維修行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同時也提高了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趣味性。其次,技師學院的學生對理論學習普遍不感興趣,這不僅大大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果,還嚴重影響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學校應合理調整理論教學課時,適當在減少理論教學課時的同時增加實踐課的機會,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提高專業的趣味性,吸引更多的學生投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為汽車維修行業培養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
3.2 適應新課改要求,推進課程的改革
職業教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也在不斷進行相應的改革,技師學院不斷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為各行各業培養素質、理論及技能兼并的綜合型人才。為貫徹新課改的精神要求,技師學院結合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在企業方面的要求和本地區的特點,適當調整了該專業的教學方案。實訓模板教學法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的應用更加突出了新課改的核心內容,使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更加貼近實際市場需求,在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發展進程。
4? 對實訓模塊教學的思考
技師學院中實訓模塊教學法的實施,對各個專業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尤其是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專業——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模塊教學法充分利用了現有的學校資源,以服務社會、提供就業和培養高技能型人才為目標,推進了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但同時也引起了許多思考:一是職業教育地位比較尷尬,在教育行業上得不到太大的重視,學校在籌備教學設備的資金上就會有困難;二是技師學院師資力量比較匱乏,學校不具備大量高素質、高能力的教師,很難高效利用實訓模塊教學法培養出優秀的學生;三是技師學院生源較差,來就讀的大多是學習上不思進取的學生,很少有愿意學習的學生,在這樣的情況下,實訓模塊教學法的實施就會受到阻礙。所以,要想實訓模塊教學法發揮其最大的作用,不僅需要外界的支持,還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實行實訓模塊教學法有利于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教師的教學觀念發生改變。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將課堂的理論知識與課外的實踐相結合,努力解決目前汽車維修行業人才短缺的問題,同時也滿足職業教育的要求,努力提升技師學院的教學質量。汽車維修行業需要的是具備高素質、高技能的綜合型人才,技師學院在培養方向上要與汽車維修行業對口,提高學校綜合實力的同時也增加了學校的影響力,同時也為國家教育了一批高素質并全面發展的學生。
參考文獻:
[1]張玉.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實訓模塊教學淺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11:109,37.
[2]張洪生.淺析中職汽修專業中模塊化教學的經驗小結[J].中外企業家,2018,25:221.
[3]于天秀.模塊教學法在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5,03:242-243.
[4]張孝貴.中職汽車維修專業實訓教學初探[J].時代汽車,2019,19:51-52.
[5]侯彥羽.高職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時代農機,2019,4609: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