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暉
摘要:在環境監測工作過程中,質量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并對環境監測的整體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基于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的分析,仍然存在不足,且新的工作形勢下,質量管理朝著新方向邁進,對于國家政策要求,科學制定工作策略,使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得以順利進行。文章先介紹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指出當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形式單一、環境監測技術不足、管理體系有效性不足等,并進行了成因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對策,如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增強環境監測數據標準度、提高工作者綜合素質水平、強化專業化團隊建設等。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成因;發展對策
1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現狀以及成因分析
1.1現狀分析
第一,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形式單一。在現階段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過程中,管理模式十分單一,也缺乏科學性內容,需要分別從監測者與內部管理制度。對于監測工作者而言,如果自我監督意識淡薄,就會對管理工作的開展造成不利影響,限制了監督質量與管理效果的提升。就內部管理制度而言,不僅管理形式落后,而且管理也不夠科學,所采取的管理模式也比較單一,對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效率的提升是極其不利的。
第二,環境監測技術不足。就現階段的環境監測技術而言,不管是從國外引進,還是自主研發,都存在質量控制不到位的情況。對于有機物監測來說,監測技術不配套,質量控制不力,導致實際監測過程中會出現質控風險。同時,很多新研發的監控質量管理技術,也因為匹配設備的缺乏,直接影響了該監測管理系統的實際應用,導致環境監測管理效率不盡如人意。
第三,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亟待提升。就目前實際工作來看,環境監測機構的工作內容缺乏多樣性,無法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內容進行準確把握,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效果造成不利影響,實際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的素質水平也可能對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如果他們對于自身職能認識不到位,采樣過程中,不嚴格按照規范要求開展工作,致使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結果準確度下降。
1.2成因分析
從人員角度來看,現如今,經濟與科技都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創造了有利條件,推動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在此過程中,環境監測者的素質水平將顯得尤為重要,但一些環境監測者由于自身文化層次較低,未能全面掌握新型技術,直接影響實際工作的正常開展。與此同時,環境監測機構未能引入專業培訓和指導機制,直接影響了新型環境監測技術的落實。此外,一些環境監測者的綜合素質水平與文化層次較低,導致環境監測工作的正常開展受到不利影響。
從環境監測質量來看,在實際開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時,往往比較注重質量管控工作,對環境監測實踐予以忽視,使得一些工作者抓住了制度的漏洞,導致責任感缺乏,工作過程中出現懈怠。在運用新型環境監測儀器與技術的過程中,無法充分發揮其優勢與作用,直接影響了環境監測工作的落實。
2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發展對策與建議
2.1 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
環境監測部門既要不斷提升環境監測質量,也要加快完善自身制度,切實履行好自身權責,使環境監測各項工作得到全面落實。在實際開展環境監測工作時,監測者應當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同時,促進監測人員的協調與配合,使其實踐技術操作更加精準,保障環境監測精度。加強資源信息整合,著力推進管理形式創新,使環境監測管控質量獲得提升。一旦實際工作不滿足科學性的要求,就要加強管控,以免影響工作質量。
2.2 增強環境監測數據標準度
在全球工業領域發展過程中,保障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十分關鍵。在分析環境監測數據的過程中,應加快標準更新,綜合運用先進的監測技術與方法,以實現實時化的監測。在實際開展環境監測工作時,必須加強對相關環境質量標準與統計形式的運用,監測對象主要包括水資源、廢棄物、大氣資源以及氣候等,在獲取了監測數據后,構建環境監測數據庫,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和收集,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標準化程度,保障數據精準度。
2.3 提高工作者綜合素質水平
只有獲取精確的數據,并進行深入分析,才能促進環境監測效果提升,保障最終結果準確無誤。對于環境監測部門而言,應當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參與培訓,通過培訓,使其自身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進而增強其工作素養,保證環境監測工作順利進行下去。此外,不僅要不斷提升工作者的學習能力,也要著力提升其實踐操作技能,確保環境監測工作得到有效實施[4]。
2.4 合理選用技術與設備
在環境監測過程中,為保證質量管理成效,應加強對先進監測技術與設備的運用,發揮相關技術與設備的優勢,保障獲取的監測數據信息更加精準,據此對環境質量進行實時監測,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并保證其落實到位。鑒于環境監測對象繁雜多樣,在對某一種污染物進行監測時,需要同時使用多種監測技術與設備實施測定。實際工作中,監測儀器的精度、工作者的監測技術水平,會直接影響監測結果,這表明,為保證環境監測質量目標順利實現,在環境監測過程中,就必須借助于先進的監測技術與設備進行,也就是說,不斷開發先進技術與設備的研發與應用,才能促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效果的提升。
2.5 強化專業化團隊建設
為全面落實環境監測工作,就需要推動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相互融合。
想要確保我國環境監測工作有效落實,那么就要重視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操作間的良好融合。對于環境監測工作的實施中,不論在哪處檢測環節都是有相對應的監測要求,其工作者必須要嚴格按照要求開展工作,不但要結合自身理論知識來解決問題,更要結合自身實踐操作能力來提升工作質量。而想要進一步提升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就應針對監測者專業素質以及技能水平進行全面培訓以及教育,而且在完成培訓后,也要開展理論知識以及實踐技能的考核,保障工作者能夠掌握更多專業知識,這樣才能為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也能為相應工作的開展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從而確保環境監測工作能夠在優秀的人才團隊協助下更好開展[5]。
3 結束語
總之,歷經多年發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并取得突出成果。但因起步晚,尚存在一些問題,限制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發展,所以,必須加快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制度完善、增強環境監測數據標準度、提高工作者綜合素質水平、合理選用技術與設備、強化專業化團隊建設,使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獲得提升,保證環境監測結果精準有效。
參考文獻:
[1]蔡華,李珊珊.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現狀及發展對策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000(012):42.
[2]陳祿祺.環境工程中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措施分析[J].環境與發展,2019.
[3]邱俏春.關于強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探討[J].環境與發展,2018,30(3):141-142.
[4]王珍麗.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名城繪,2019(5):0071-0071.
[5]張文健.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全面提升環境監測水平[J].綠色環保建材,2019(2):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