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的基礎性教學過程中,高中生物作為一門必不可少的學科,其對學生的全面性發展將會起到重要性的影響作用。目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部門對高中生物這一門學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僅要求教師給學生教授生物基礎學科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科學探索精神。實驗教學作為生物學科重要的教學環節,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技巧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今的教學,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需要創新生物實驗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性發展。新時代下,如何創新高中生物學實驗的教學方法與技巧,本文將對此進行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方法與技巧
引言:素質教學理念下,其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不僅要求人才具備較高的知識文化水平,還要求人才的實踐創新能力比較強。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作為新時代下的一名高中生物教師,要重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并且吸收生物知識,降低學習生物的難度,有效提升高中生物的教學質量與效率。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進自己的教學理念,將傳統的生物實驗課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的發展與進步。
一、巧妙設計生物實驗,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生物是一門實踐應用能力較強的學科,作為一名生物教師,應該要努力探索設計生物實驗的方法以及技巧,激發學生對做生物實驗的興趣,不斷推動高中生物教學的改革。所以,教師在設計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替代法、嫁接法、加減法、組合法等合理結合在一起,將其運用于教學實踐過程中,這樣將能夠更好調動學生自主探究實驗的積極性,有利于班級里的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生物實驗教學實踐過程中,從而打造高效率生物實驗教學課堂,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1]。
例如:教師在設計“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這一節課的生物實驗時,傳統的生物實驗設計是先讓學生使用紗布以及漏斗將研磨好的綠葉進行過濾,然后,再用小試管收集綠葉并且用面塞塞住,最后再使用毛細吸管將濾液在濾紙上劃線,這樣的實驗設計是非常的復雜,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可以將這一節課的生物實驗過程設計為:當綠葉研磨好之后,先不進行過濾,而是使用載波片的切面在研缽中蘸取適量研磨好的綠葉漿,然后,再使用蘸取了綠葉漿的載波片切面在濾紙上沿著鉛筆線輕壓一次即可。通過這樣的方式,創新了傳統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方式,將能夠更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高中生物教學實踐過程中。
二、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創新生物實驗教學
目前,許多學校由于受到缺少實驗儀器設備或者擔心造成安全隱患等因素的影響之下,從而無法開展一些生物實驗,這限制了學生的發展,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將能夠更好幫助教師解決這些教學問題[2]。教師要學會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創新生物實驗教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由被動性的作實驗逐漸轉化成為主動性的做實驗,同時,幫助學生鞏固其所學習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科研探索能力。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上“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這一實驗課時,本實驗是需要將實驗裝置放到將實驗裝置放在25~35℃環境中培養8~10h,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在此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分布教學法。教師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然后每一個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培養液的配置以及酵母菌的培養,并且將實驗過程進行拍照以及保留相關實驗數據,然后,教師再以此制作成PPT或者視頻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最后,學生可以通過圖片將石灰水顏色的深淺進行對比,然后,讓學生們就此進行交流討論。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合理利用了多媒體設備,使得課外與課堂中的環節可以環環相扣,保證了實驗的完整性,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得實驗教學得到升華。
三、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作為二十一世紀下的高中生物教師,要認識到自己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地位,明白學生才是生物教學課堂上的主體者,要把大自然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親自嘗試做實驗,幫助學生體驗到科研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生對高中生物這一門學科的認可感,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逐漸將學生發展成為德智體美全面性發展的人才[3]。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上“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這一節生物實驗課時,由于做這個生物實驗將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且其實驗活動的場所在外面,所以,教師是無法在課堂上開展這個生物教學實驗的。因此,教師可以創新實驗方案的設計,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在課后對學校某一地區進行小動物的采集工作,收集相關的實驗數據,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分析和討論。這個實驗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參與到其中,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對科研的興趣,有利于培養二十一世紀下的全面型人才,不斷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四、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高中生物這一門學科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系統性的科學理論生物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以及科研能力,這樣,才能夠不斷推動生物科學的發展。教師需要對生物實驗的設計方案進行合理的創新,不再使用單一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技巧,將信息技術合理的整合到生物實驗教學中,構建良好的科研氛圍,鼓勵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開展探究性生物實驗,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更好的參與到生物實驗教學活動中,有效創新高中生物教學技巧,提高生物實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宋建陵.高中生物學實驗創新的方法與技巧[J].生物學通報,2004(05):46-47.
[2]徐鑫.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生物學新教師如何高效備課[J].品位經典,2019(12):102-104.
[3]郭曉燕.指導學生做好高中生物學探究性實驗[J].課程教育研究,2020(02):177.
作者簡介:趙桂蘭(1980-)女,苗族,貴州省冊亨縣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工作:高中生物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