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玲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道路客運以其方便、快捷等優勢逐漸受到老百姓的青睞,并在老百姓日常出行中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隨著交通事故發生率的逐年攀升,道路客運安全問題備受關注,如何確保道路客運的安全性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本文著重探討了道路客運安全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建議,以期能夠為保障道路客運安全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道路客運;安全;問題;建議
中圖分類號:U492.8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道路客運安全與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經濟發展及社會和諧穩定等密切相關,同時對于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也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社會發展與進步,社會交通需求明顯增長,客運量也顯著增多。但是,在道路客運過程中,受到人為、技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率較高,由此造成的死亡人數及財產損失不計其數,同時也使道路客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如何有效預防交通事故,確保交通安全是道路客運工作中的重點問題。
1 濟源市道路客運市場現狀
1.1 運力充足,運輸輻射范圍廣
當前,濟源市有7家企業經營道路客運業務,其中客運公司有4家擁有376臺車輛,99條客運線路,每日發出1 358班次,日載客運輸能力達到50 670人次。主要包括12條省際線路、29條市際線路、58條城鄉線路,基本覆蓋了濟源市各個鄉鎮、街道及重點村。另外,濟源市還擁有25臺旅游客車,1 211個座位,3家出租企業,867臺出租車,能夠為廣大老百姓提供包車出行服務,其日載客能力達到1.5萬人次。
1.2 結構平衡,能滿足各個層次的運輸需求
隨著濟源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廣大乘客對道路客運的服務質量也提出更高標準的要求,與此同時長途客運車輛與出租車不斷更新,既明顯改善了該地區客運車輛的質量,又使濟源市的對外形象實現了顯著提升。當前,濟源市擁有133臺高檔客車,主要用于省際、市際與旅游等運輸;還擁有243臺普通客車,多用于城鄉客運;除此之外,還擁有867輛出租車。截止目前,濟源市已經形成了層次明顯的運力結構,完全能夠與中短途、長途運輸的需求相符合。
1.3 客運場站布局合理,便于民眾就近乘車
濟源市擁有長途客運站、客運西站與公交站一共3個市級客運站,能夠同時停放250臺車,并為廣大民眾提供售票、候車及修理等多項服務,日發班次達1 200個,能夠容納3萬人。另外,濟源市還擁有11個鎮級客運站,日發班次達到330個,能夠容納6 600人。除此之外,濟源市還在道路沿線建有700多個客運候車亭,構建了完善的城鄉客運場站網絡,為群眾就近乘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2 道路客運安全存在的問題
2.1 駕駛員安全意識不強,且應急處理能力弱
駕駛員是影響道路客運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縱觀近些年的道路客運安全事故能夠看出,90%以上的道路客運事故均與駕駛員有關。部分駕駛員的安全意識較弱,突出表現為客車超員、駕駛操作不規范、疲勞駕駛、超速行駛等。更有少部分駕駛員缺乏防范意識,隨意停車下客、邊開車邊接打電話、與乘客聊天、撿拾掉落在地面的物品等,未能嚴格遵守駕駛員的標準要求,進而引發嚴重的道路交通事故。
另外,駕駛員的應急處理能力不強也將嚴重威脅道路客運安全,主要表現在駕駛員在遭遇緊急情況下未能保持高度冷靜,也無法采取有效的應急處理措施或操作不當等。還有部分駕駛員為躲避行人或車輛時往往急打方向,而不是踩剎車,最終導致出現車輛失控、翻入河溝等交通安全事故,嚴重威脅了自身及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
2.2 部分客運企業未有效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
《安全生產法》當中明確指出,企業為安全生產的主體,必須嚴格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開展各項生產活動。企業既是生產經營的主體,又是其利益主體,因此,企業既對安全事故負直接責任,又是安全事故發生的當事主體。只有有效落實客運企業的主體責任,管好駕駛員、客運車輛及各項經營活動,才能為客運安全提供有利保障。
當前,道路客運車輛普遍存在著承包經營現象,道路客運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未能得到有效落實。在這一背景下,道路客運企業無法有效管理客運車輛及承包該項工作的人員,更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尤其是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交通動車與輕軌快速發展,并逐漸替代了以往傳統的道路客運方式,再加上企業資金投入不足,導致道路客運安全工作舉步維艱。
2.3 客運駕駛人員的管理難度較大
由于道路客運駕駛人員的工資較低,且準入條件較高,導致其很難招聘合適的人員,因此道路客運企業不得不放寬要求。另外,《勞動法》規定聘用人員無需上交風險押金,導致企業無法約束駕駛員的操作行為,一旦發生違法違規行為,駕駛人員往往一走了之,進而導致駕駛人管理難度大大增加。
另外,對于班次長度大于800公里的長途客運而言,往往需要配備2或3名駕駛人員,駕駛人員的安全意識及操作技能直接決定了客運車輛是否能夠安全行駛。另外,道路長途客運線路往往為跨地區或跨省營運,因此導致外地客運駕駛人員在總駕駛員中占據較大比例,而駕駛員從業資源與交通違法等信息并沒有實現跨部門、跨地區共享,在這一背景下將很難對駕駛人員進行嚴管理。
2.4 動態監控應用水平不高,且監控主體責任無法得到落實
切實解決好路上的問題是確保道路客運安全的關鍵。通常情況下,道路客運安全事故均發生在路上,若管不好路上的事情則無法保障車輛運行的安全性。以往,企業缺少監管手段,一旦車輛上路,企業既看不到又管不著,無法適時了解與掌握路上的情況。近些年來,濟源市充分利用各種現代化科技手段,實施動態監管,并針對重點營運車輛構建聯網聯控系統,而且還在兩客一危車輛上安裝衛星定位裝置,并在企業內部建立監控平臺,以掌握車輛的位置及其營運狀態。然而,結合實際情況來看,濟源市動態監控系統的應用水平仍然比較低,主要表現在車輛監控信息數據不夠全面、企業動態監控平臺形同虛設、駕駛員故意遮擋或損毀衛星定位系統,既導致全天專人值班制度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又無法第一時間發現駕駛人員的違規行為,最終釀成大禍。
3 優化道路客運安全管理的幾點建議
3.1 加強教育培訓,提升其安全意識與技能
(1)積極開展安全生產事故警示專題教育活動,結合典型的事故案例,強化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及應急處理能力;
(2)充分利用電視、廣播、新聞、微博、微信等媒介做好道路客運安全宣傳教育,并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以提升工作人員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常識;
(3)定期組織駕駛人員參加基本操作技能、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等培訓,并組織模擬演練,既能夠規范其操作行為,又能實現其安全素質的顯著提升。
3.2 完善駕駛人員安全管理制度
(1)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并對其進行嚴格執行。一旦發現道路客運駕駛員出現違法違規行為必須加大其懲處力度,適當延長記分周期,減少交通違法記分滿分值。建立交通違法、肇事信息咨詢平臺,并健全駕駛員違法行為通報制度、駕駛員“黑名單”制度等;
(2)構建違法舉報有獎制度,引導駕駛員或乘客積極舉報道路客運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而且還要及時核實舉報的交通違規違法行為,一旦屬實首先應當立即進行查處以消除客運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其次,還要以違法違規行為的嚴重程度為依據,給予舉報人一定的獎勵。
3.3 落實道路客運企業交通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1)客運企業應當構建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嚴格把好人員聘用關,重視其安全教育與培訓,并定期對客運車輛進行維護與保養。還要強化客運企業的管理工作,并嚴格落實責任保險制度,并由駕駛人、運輸企業與行業協會等共同組建交通運輸安全企業自律機制;
(2)鼓勵經營者對客運企業實施公司化、集約化與規模化經營,并統一對駕駛人員進行招聘、調配與管理。針對客運車輛應當取消掛靠經營,并提出道路長途客運車輛的車主僅僅只能當作投資者參與實際經營過程,并劃分利潤,而且經濟利益應當脫離單個車次的利潤,以實現“公車公營”;
(3)以客運企業的資產規模、運輸能力、車輛條件等多項指標為依據,分級管理客運企業。構建客運企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并采取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評定客運企業的年度安全等級,將其與所經營的客運路線相互聯系,并向社會公布評定結果。
3.4 加大監督檢查工作力度
在實際工作當中,交通運輸與安檢部門應當通過查看營運客車檔案及相關記錄等定期針對客運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進行檢查,使客運企業能夠通過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嚴格駕駛人聘用與管理、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等多種方式,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第一時間進行整改。在檢查工作當中一旦發現相關車輛與人員不達標,必須嚴格禁止其進入道路運輸市場;針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客運企業而言,必須責令其進行停業整頓,若經過整改依然無法達到標準要求,則應當吊銷其相應的經營范圍。
3.5 做好道路客運班次的管理工作
(1)建立健全道路客運班次經營權管理制度。隨著時間的變化,道路客運市場也必將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這就需要構建一套完善的經營權管理制度,并在其中明確規定班線價格的評估、經營服務質量考核、經營權轉讓及手續審批等。而且運管部門在審批道路客運班線經營權時應當明確告知其應有年限。已經到經營期還需繼續經營的,應當重新向運管部門進行申請審批,運管部門應當以客運市場及申請者的服務質量等指標為依據決定其是否能夠繼續經營;
(2)對現有客運班線進行調整。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定期應當針對已經運行的道路客運班線進行審計,并以審計結果為依據對其進行調整。而且還要對三級以下山區道路的客運班線進行全面排查,對于夜間安全通行條件不達標的應當及時進行調整,并監督其嚴格落實禁止夜運的規定。
參考文獻:
[1]牛永健.濟源市道路客運現狀與對策研究[J].企業導報,2013,14(06):136-137.
[2]鄔炯.淺析道路客運行業安全管理[J].消費導刊,2019,
70(09):34.
[3]陳波蒞,呂云鵬.西部地區道路客運安全管理對策[J].交通企業管理,2017,32(0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