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
摘 要:從某種角度來說,語言是一種文化的產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社會在發展,教育在改革,高中英語課堂也應該呈現出多樣化和豐富化的特點。但根據調查研究顯示,當前的英語課堂卻屢見滑坡現象,傳統的教學形式過多,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人生的重大轉折點,需要教師合理引導,滲透德育的教學元素,才能發揮英語教學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英語科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方法;德育;滲透
素質教育的理念在不斷向前推進,人類的物質生活也不斷提高。將德育教育滲透于課堂教學當中,是新時期的一種教學模式,是每一位高中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結合高中生的實際情況,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將德育滲透到課堂中。高中階段的學生,在中小學就已經掌握了基礎的英語語言知識,但缺乏實際的訓練。教師要多和他們溝通交流,以便制定出更有效的教學計劃,豐富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
一、注重德育元素的滲透,豐富英語教學活動
教育不單是教師一個人的責任,孩子的父母、社會、學校也是教學的主體。但大部分高中生把父母的安排看作首要任務,不愿意聽從教師的管理,把教師的“叮囑、關心”視為嘮叨、啰唆,甚至頂撞老師。這種現象是不對的,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展。有的學生思想品德較差,當他們心情煩躁時,毫不顧及他人的感受,也不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引導,要么大吼大叫,要么胸無大志,絲毫不顧自己的學習情況。針對這些現象,教師要注重德育元素的滲透,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從本質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尊老愛幼”、“學無止境”自古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新時期的英語教學,需要滲透情感教育,不斷豐富日常的教學活動。這是教學時代的需求,也是每個教師需要重視的教學內容。為了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我們要潛移默化的給學生滲透德育思想,強化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一個嶄新的學習英語的新平臺。比如用一些鼓勵性的“名言警句”,鼓勵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他們的學習欲望。“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翻譯成漢語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失敗是成功之母”用英語表達則是“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經常給學生講解這些名句的使用方法,能調動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二、引入德育教學的題材,培養學生英語思維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符合新時期教學模式的德育教育有很多,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學習意識,教師都可以合理引用,并借助教材,培養學生英語思維。比如“Growing paints”是一個很有教育意義的教學話題。在這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暢談自己的痛苦和煩惱,師生探究“應該怎樣和父母相處”,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高中階段的學習課程很多,導致學生壓力大、作業多,沒有時間顧及興趣愛好。教師要借助此機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促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家庭的孩子和父母卻缺少了溝通,矛盾不斷,甚至有很多爭吵。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教師可以引入德育教學的題材,培養學生英語思維。活動的開展方式多種多樣,可以是小組探究活動,互相討論,也可以是師生之間互動,共同提高。學生們可以分角色扮演“mother,father,student”,感受真實的人物性格特征,置身于真實的學習情境之中。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孩子,幫助他們解決和父母之間的代溝問題,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學會換位思考,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質。
三、擴展德育教學的渠道,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不同的教學單元,就要利用不同的英語題材來呈現。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擴展德育教學的渠道,多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元素,提升學生英語能力。如果學生的積極性不夠高,我們還可以引入英語提問,“How do you think good parents should treat their children?”當學生聽到這種真實的英語對話,就能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引導,同學之間形成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良好品德。類似的提問方式還有很多,比如“Do you think you have a good relation?”都是很有價值的教學問題,能擴展學生的學習題材,豐富他們的英語學習生活。
另一方面,英語是一門西方國家的語言,在“口語表達、思維方式、語言語句”方面,可能和漢語存在一些差別。教師可以利用這個特點,給學生們引入一些真實的文化元素,帶領學生感受不同的地域風情,感受西方國家各地的風俗習慣。比如“Understanding each other”就是一個很好的探究主題活動。中國是文明之邦,講文明、講禮貌,西方國家也有很多值得推崇的學習品質,學生可以從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自行感悟,不斷提高。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英語學習知識,但訓練力度還不夠,遇到困難時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縱觀當今社會,道德滑坡的現象時有發生,大都發生中青少年中。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注重德育元素的滲透,豐富英語教學活動。當學生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師就可以引入德育教學的題材,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培養學生英語思維,有效提升學生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