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 要】所謂文學翻譯,顧名思義,主要指對于文學作品的翻譯。作為翻譯中的一類,相比與其他類型的翻譯,被冠以文學二字的它則蒙上了一層藝術色彩。本文將分別從其文學性和翻譯性對文學翻譯進行界定,并根據相關資料中提及的理論對其原則加以研究,最終給以結論:文學翻譯是用另一種語言,對文學作品中的藝術特性進行表達。
【關鍵詞】文學翻譯;文學;翻譯
一、引言
作為文學與翻譯科學間的交集,文學翻譯既包含二者各自的特點,又有其自身獨特的性質與特征。由此,這必然決定了文學翻譯這門學科的復雜性與獨特性。相關資料表明,關于文學翻譯的起始時間,學術界至今沒有定論。此外,筆者在一些權威詞典上也沒有找到文學翻譯的相關定義。由此可以看出文學翻譯研究的復雜性與困難性。在本文中,作者將嘗試分別從文學角度和翻譯角度對其進行界定,并根據所查找的相關資料對其原則加以探討。最后給出結論:文學翻譯是用另一種語言,對文學作品中的藝術特性進行表達。
二、文學翻譯的界定
文學翻譯,始于文學作品,通過翻譯行為,得以翻譯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這里最終所取得的翻譯成果,一方面它是譯者的譯文作品,另一方面它應仍具備一定的文學特性。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文學翻譯這門學科中文學與翻譯學二者間的緊密結合和相互融合。
(一)文學翻譯的文學特性
1.文學的定義與特點。根據卡勒,文學應被視為一個歷史概念,它是不斷前進且變化的。一八00年以前,literature這一詞語主要指“著作”或是“書本知識”。而今,隨文化的發展文學的內涵與外延已略顯龐雜。在此,我們引用《文學理論教程》中的概念:“文學是一門藝術,是主要表現人類審美屬性的語言藝術,包括詩歌、小說、散文、劇本等文類。”引用這一定義的主要原因在于,從這個定義中,文學與宗教、哲學、歷史、政治等其他文化形態的區別可以被分辨。而這樣一門語言藝術,它的特點在于,與哲學、社會科學不同,文學以生動具體的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反映客觀世界。具體來講,文學是作家運用形象思維,通過具體的生動的形象構成一幅完整的生活圖畫來反映社會現實生活。因此,文學的特點可以概括為,文學用形象來反映生活。
2.文學翻譯的文學特性。如上文中所提,既然文學的概念及內涵如此豐富,那么文學翻譯的文學特性也并不簡單。總體來講,作者認為文學翻譯的文學特性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文學翻譯所針對的翻譯對象,即原文應為文學作品,且具備文學特征。由此觀之,可能被納入文學翻譯范疇的主要有小說翻譯,詩歌翻譯,散文翻譯,劇本翻譯等。而對于科技文,商務用語的翻譯則無法被歸屬其中;另一方面,文學翻譯的“產品”,即譯文也應為文學作品,且同樣具備文學特性。這樣說來,如果原文是文學作品,但因譯者本身素質及水平等原因,所得譯文并不具備文學特征的話,也不能稱得上是文學翻譯了。
(二)文學翻譯的翻譯特性
文學翻譯所得“產品”,歸根結底是譯者通過翻譯行為所作出的譯文。由此,文學翻譯與翻譯這一學科間本身便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作者將從翻譯本身及文學翻譯的翻譯特性這兩方面進行進一步地探討。
1.翻譯的定義及特征。從廣義上講,翻譯可以用來指翻譯研究領域,譯文,翻譯過程及行為。在這里,作者取其最后一種含義。具體來說,它指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其中,“翻”是指對交談中的兩種語言進行即時的、一句對一句的轉換,即先把一句甲語轉換為一句乙語,然后再把一句乙語轉換為甲語。這是一種輪流的、交替的語言或信息轉換。譯”是指單向陳述,即說者只說不問,聽者只聽不答,中間為雙語人士,只為說者作語言轉換。對于翻譯的特點而言,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一般來說,根據不同的原文本類型,翻譯自身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這包括翻譯過程的及最終譯本的不同。
2.文學翻譯的翻譯特性。就文學翻譯的翻譯特性而言,作者主要從兩個方面來探討,第一方面主要講文學翻譯所具有的翻譯的基本特點,即與非文學翻譯共有的翻譯特性;第二方面講談及文學翻譯本身在翻譯方面獨具的特點。一般來講,翻譯的過程主要包含三個步奏,即理解,表達與校對。針對這一點,文學翻譯與非文學翻譯相同的是,二者在翻譯過程中都需要首先對原文進行準確深入且全面的理解,并且最后將所作譯文與原文進行校對。但與非文學翻譯不同的是,文學翻譯在翻譯的過程也是文學作品的創造過程,而這就是所謂的“文學翻譯的藝術再創造”。具體來說,文學翻譯不僅僅是將原文的信息進行傳遞,它還需要將原文帶給讀者的審美感受,包括形、音等個方面,在譯文中傳遞給譯文讀者。
3.總結。基于對文學翻譯文學性和翻譯性的分析,作者可以得出,文學翻譯是用另一種語言,對文學作品中的藝術特性進行表達。此次所提到的藝術特性,包括原文的信息,語言,音律等各方面。
三、文學翻譯的原則
原則,指言行所依據的準則。在這里作者探討文學翻譯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于文學作品來說,由于其本身的復雜性,我們很難將其原則用到文學翻譯中;再者,若將翻譯中的原則全部用于文學作品的翻譯中,在某些程度上,它可能會影響到文學翻譯的文學特性。因此,在這里作者將從文學和翻譯兩方面來探討文學翻譯的原則。
(一)文學層面
在上文中已經提到,文學現指表現人類審美屬性的語言藝術。在這里我們可以得出對于衡量文學作品的兩個重要原則,具有人類審美屬性及是一種語言藝術。因此,在文學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應注意所作譯文應緊緊圍繞這兩條原則。如若背離,則是失敗的翻譯,甚至不可以稱為文學翻譯。
(二)翻譯層面
在翻譯這一研究領域中,古往今來已經多位學者提到過翻譯的原則,如嚴復的“信”、“達”、“雅”,奈達的“功能對等”。在此,我們將其主要概況為忠實,通順。由此,應用到文學翻譯中,我們應也以其為原則。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時為了烘托出某種審美效果,原文本身不通順,這是譯者應小心處理,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通。另外,有時為了制造與原文相同的審美效果,譯者有時會放棄這些原則,這樣的做法也未嘗不可。而這,也是文學翻譯的特殊性所在。
(三)總結
基于文學和翻譯兩個層面,文學翻譯的準則應忠實,通順,具有審美屬性且為一類語言藝術。但就其特殊性,在具體的運用中,我們的原則也可適當變通。
四、結語
通過從文學角度和翻譯角度的分析,并根據所查找的相關資料對其原則的探討,最后給出結論:文學翻譯是用另一種語言,對文學作品中的藝術特性進行表達。
【參考文獻】
[1]鄧海建.中國職業教育的一次理性回歸[J].西北職業,2010(2).
[2]胡水.論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政策的得與失[J].黑龍江教育,2006(3).
[3]鄭海凌.文學翻譯學[M].文心出版,2000.
[4]張今,張寧.文學翻譯原理[M].清華大學出版,2005.
[5]韓子滿.文學翻譯雜合研究[M].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
[6]何遠強.文學翻譯本質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6.
[7]鄭海凌.文學翻譯的本質特征[J].中國翻譯,1998(6).
[8]夏仲翼.文學批評與翻譯研究[J].中國翻譯,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