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艷茹

【摘要】目的:探究腸內營養對重癥神經內科疾病肺內感染發生率的影響。方法:選取68例重癥神經內科疾病患者作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均符合入組標準,并在入組后將68例患者分配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患者,其中對照組使用常規療法,觀察組則應用腸內營養療法,對比不同療法下兩組患者的肺內感染發生率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通過本次實驗的分析來看,使用常規治療的對照組,共有18例患者出現肺內感染,肺內感染率52.94%;觀察組出現6例肺內感染情況,肺內感染率17.64%,對照組肺內感染率顯著更高于對照組,(P<0.05)。其次,使用腸內營養治療的觀察組,焦慮、抑郁、日常生活、社會生活等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更優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腸內營養應用于重癥神經內科疾病患者的治療中能夠有效降低肺內感染率。
【關鍵詞】腸內營養;重癥神經內科疾病;肺內感染;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5-0-01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神經內科疾病發生率較高,尤其是重癥神經內科疾病,對患者身體的影響極為嚴重,如臨床常見意識障礙、吞咽困難、肺內感染等,其中肺內感染風險性更高。肺部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重癥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因腸黏膜防御屏障受損而出現吸入性肺炎,導致肺內感染,影響肺部正常功能,會對患者的呼吸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甚至會危及其生命安全[1]。同時,多數重癥神經內科疾病患者無法自行進食補充營養,一般多需要營養干預,腸內營養支持是當下應用價值較高的一種營養干預方法,通過使用該方法進行營養干預,能夠對降低重癥神經內科疾病患者肺內感染提供重要幫助。本次實驗中,探究了將腸內營養應用于重癥神經內科疾病的臨床療效以及對降低肺內感染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參與本次對照實驗的研究對象共有68例,為我院重癥神經內科于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收治,經MRI、CT等影像學方法檢查后確診為重癥神經內科疾病,主要為腦卒中、腦梗死、重癥肌無力,且組內患者除本身重癥神經內科疾病外,無其他腸功能紊亂、腸吸收代謝性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符合入組標準,并將78例患者隨機分配為了使用常規療法的對照組和使用腸內營養支持的觀察組,每組34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9例,最小年齡44歲,最大年齡76歲,平均年齡(64.58±2.04)歲,平均GCS評分(5.43±1.26)分;觀察組中男女患者比例為17∶17,年齡在52~77歲之間,平均年齡(68.85±2.63)歲,平均GCS評分(5.22±2.04)分。相比之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將常規療法應用于對照組的重癥神經內科疾病患者中,方法為腸外營養支持,主要為患者提供糖、胰島素、脂肪等物質,并維持患者機體內環境平衡。觀察組與之不同,需在常規療法的基礎上增加腸內營養支持,將以上各類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通過胃管鼻飼的方法實施場內營養支持,并適當使用靜脈注射的方法進行哌拉西林鈉的給藥,劑量控制在4.5g,該藥物應選擇生產廠家為浙江海正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準字號為H20058850的哌拉西林鈉,使用該藥物進行肺內感染的防治,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控制每日用藥次數,一般多為每日2~3次。
1.3觀察指標
本次實驗的觀察指標以肺部感染發生率及生活質量評分為準。
1.4 統計學處理
實驗過程中需進行統計學處理,以便于后續的工作開展,可選擇SPSS21.0,數據結果的檢驗科使用t或x2,若數據間存在統計學意義,可表示為(P<0.05)。
2 結果
肺內感染發生率
通過本次實驗的分析來看,使用常規治療的對照組,共有18例患者出現肺內感染,肺內感染率52.94%;觀察組出現6例肺內感染情況,肺內感染率17.64%,對照組肺內感染率顯著更高于對照組,(P<0.05)。
2.2
使用腸內營養治療的觀察組,焦慮、抑郁、日常生活、社會生活等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更優于對照組,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重癥神經內科中主要收治腦卒中、腦梗死、重癥肌無力等存在著嚴重神經內科疾病的患者,此類患者神經系統在病癥的影響下有所受損,臨床診療難度較大,且風險性較高[2]。一般情況下,重癥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營養是影響患者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當下醫療衛生技術發達,對于重癥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可使用營養支持的方式治療,如腸外營養支持和腸內營養支持。相比之下腸外營養支持效果較差,在病癥的影響下,會出發胃腸道黏膜的免疫機制,并抵御細菌、病毒的侵襲,在使用腸外營養支持治療時,會抑制胃腸道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甚至會提高感染風險[3]。腸內營養支持則與之不同,能夠直接通過胃管鼻飼的方式將蛋白質、脂肪、糖分等營養物質輸入至患者腸道內,使得患者胃腸道可更加高效的吸收營養,同時據實際應用情況來看,腸內營養支持還能夠降低胃輕癱、胃潴留等并發癥的發生,為患者機體提供了相對較為足夠的營養,進而能夠為降低肺內感染率提供積極幫助。
本次實驗中探究了將腸內營養支持營養于重癥神經內科疾病患者的治療中,據實驗結果來看,該方法的應用價值極高,適宜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邢文林,于建. 早期腸內營養對重癥神經內科疾病患者肺內感染發生率的影響[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7(02):27-29.
[2]余棟栽,林熙泉,譚家香,張旺龍,溫嘉強,吳彬,梁丹青. 早期腸內營養對重癥患者院內感染及多重耐藥菌感染的臨床研究[J]. 中國當代醫藥,2019,26(33):45-47.
[3]陳彬娟. 腸內腸外早期營養支持對神經內科重癥疾病患者肺內感染發生的影響[J]. 抗感染藥學,2017,14(09):1770-1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