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秉明
摘 要:在我國高校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優質人才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然使命。通過調查發現,現階段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不論是從教學內容來看,還是從教學方式來看,相關的問題都需要及時有效地進行解決,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夠深入思考以及研究教育工作的相關內容,要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也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促進學生實現綜合發展。基于此,本文具體闡述了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以及將立德樹人當作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任務的實現路徑,如提升重視程度、健全機制建設、創設優質的校園氛圍等措施,旨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教育。
關鍵詞: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任務;實現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5-0034-02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2019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獨立學院大學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研究”(2019SJA2036)
當代大學生處于新時代,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著好奇心,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新時代背景下結合實際發展情況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同時也是教育教學中最為核心的工作之一。經濟以及科技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科技發展與人才培養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一、立德樹人當作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任務的主要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教育教學事業的發展速度也逐漸加快,傳統的大學生思政教育教學的主要流程就是學校向教師發放相關的教學任務,然后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授課讓學生學習更多的思政知識。顯而易見的是這種傳統的大學思政教育方式無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1],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也難以提高,使得教學的意義難以實現。應該把立德樹人當作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任務,具體有以下幾點意義。
(一)對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予以全面創新
創新是這個時代的代名詞,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離不開創新,教育教學方面也同樣如此。尤其對于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要進行創新,應該結合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調整。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不能夠適應我國教育教學的發展,同時也難以滿足當代大學生發展的需求。在素質教育培養的過程中,應該對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予以全面創新,樹立新穎有效的學習觀念,努力地為當代大學生建立精神標桿,幫助其更好地進行精神建設,同時也能夠規范大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引導當代大學生重新認識自己,明確自身價值,將自己的人生目標建立起來,積極為實現目標而努力奮斗。
(二)對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全新考量
培養不同類型的人才一直以來都是教育教學的核心內容,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特點,所以對于我國教育教學的發展而言,應該十分明確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怎樣去培養人才,這也是我國教育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也就是要把立德樹人作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同時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以及人才的培養、儲備方面進行全面考量,確保各項工作能夠滿足社會的發展現狀。對于當下大學生思政教育不足的情況,應該給予更高的重視,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應該貫徹立德樹人思想,解決大學生整體素質較低的情況,不但十分關鍵,同樣十分緊迫。
二、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應然使命
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但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促進大學生實現綜合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全新的教育形勢下,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時候,應該結合高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特點以思想品德形成的規律之后,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教育。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心理矛盾的情況出現,在對其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幫助其養成符合社會的思想品德以及政治素養。只有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將時代發展的實際需求作為教育教學的依據以及條件,才能夠體現出思想品德政治課的作用以及意義,促進大學生實現綜合發展,使其能夠彰顯自身的價值和意義。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當響應新時代召喚
顧名思義,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強的政治性,并且這門課中的“政治”指的是一些政治性的言論以及政治思想[2]。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為政治服務,充分響應國家教育中的政治目標以及政治決策,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核心內容。在高校發展過程中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辦學的具體方向,同時能夠充分落實各項責任,這也是高校在教學過程中培養人才的主要途徑。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貫穿教學始終的是深入貫徹落實政治決策以及政治部署,并把當代大學生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這一思想貫穿在教學的始終。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在很多的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內容存在一定差異,但是相關的政治論斷一直都是最為重要的命題,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應該有充分的響應。實踐出真知,因此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高校在黨和國家的權利支持下,應該全方面響應新的號召,利用新的手段以及載體或者新的評價方式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3]。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助力新時代發展
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體現出多方面的功能,不但體現出一定的政治功能,還體現出文化功能。當待大學生以及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主體,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我國人才培養以及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全新的社會背景下,伴隨著經濟以及科技的發展,對于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新的目標,不論是高校在發展過程中還是學生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都應該明確自身應該承擔的責任以及義務。
對于高校來說,自身的責任應該是對當代大學生更好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明確教學目標以及使命,明確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高校要培養符合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國家對于高等教育的發展也有具體要求,高校應該將具體的準則落實到教學過程中。
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應該將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結合自身情況樹立崇高的理想,堅定不移地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努力奮斗,不斷積累知識,增長才干。在實際的生活以及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深入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為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能夠在實際生活中發揮主人翁意識,不斷充實自己,發掘自身的潛力。
(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應該引領大學生在新時代把準航向,二是能夠正確指導大學生在新時代錨定坐標。結合實際情況激勵大學生在新時代奮發有為,這樣才能夠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任務的實現路徑
(一)提升重視程度,健全機制建設
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對于這些不足,應該及時解決,尤其是學校應該起到表率作用,建立健全教育機制,所制定的這一教育機制能夠對不同的工作進行制約以及規范。高校師資的力量也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開展,所以應該努力構建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能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將立德樹人這一思想貫穿在教學始終,整體的工作也應該緊緊圍繞這一思想展開,這不但是黨中央的需求,同時也是促進我國教育教學事業發展的必然舉措。
(二)將大學生當作教育主體進行工作
當代大學生是新一代的社會力量,是未來社會的主流,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進而展開教學。而高校教師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也應該高度重視學生的綜合性以及學生的發展性,正確引導每一位學生學習的同時還應該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4],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大學生所涉及的領域多種多樣,針對這一特點,教師應該將自身所從事的工作貫穿到學生所涉及的各個領域,并且能夠在工作過程中始終貫徹立德樹人思想,同時確保各項工作之間的協調性,這樣也能夠更好地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教育系統。
(三)創設優質的校園氛圍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高校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首先為引導學生描述大同世界的理想藍圖,然后引導學生積極向共產主義社會邁進,保障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進行實踐。在新媒體廣泛應用的社會背景下,可以利用一些新興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高校應該意識到新媒體發展所帶來的機遇,為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要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思想特點,有針對性地運用新媒體向學生展開思政教育,幫助學生學習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識,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同時還能夠開拓學生的學習通道,進而創設優質的校園氛圍。
(四)對大學生精神需求予以高度重視
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成長環境,對于事物的認知也不盡相同,多有著不同的精神需求。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高度關注學生的精神需求,并且能夠從這一角度展開具體工作[5],工作方式體現出創新,這樣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
四、結語
在全新的社會背景下,各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促進其實現綜合發展的必要舉措,應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高校應該關注學生的發展,不斷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同時還應該將立德樹人的思想貫穿教學始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應該明確學習目標,不斷學習知識,提升自身素質。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孫其昂.思想政治工作基本原理[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3]李艷.文化理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覺追求[J].大學教育科學,2012,58(6) : 8-13.
[4]季衛兵,劉琳.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浸潤式”教學及其呈現[J].中國高等教育, 2017,12(11) : 25-28.
[5]田建國.確立高校德育核心理念的人本化——也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之一[J].河南教育( 高教) ,2013,12(1) : 59-60.
(責任編輯: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