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曉鵬
摘 要:為了更好的將紅色文化融入到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仍然需要教師們在教學實踐中去應用,去創新,更好的將教育活動置于顯示的生活背景之下,打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壁壘,以全新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促使學生自主的參加到教學中來,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學探析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思政教育是高中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科目,它對于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有著非比尋常的作用,而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內容是闡述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為主線的集事件、人物、精神為一體的內容體系,而這些在特定歷史階段得事件是紅色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紅色文化具有民族性與科學性,在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融入紅色文化有助于學生深入了解歷史,還能夠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高中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一、紅色文化概述
紅色文化是指在革命抗戰年代,由共產人在同敵人進行頑強抗爭過程中產生的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它包含著許多感人的英雄事跡與豐富的革命精神,紅色文化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其包括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紅色文化并不是字面上紅色與文化這兩個詞語的簡單組合,而是將中國近代抗戰史與社會發展方向的有機結合,紅色文化是我國人民在長期革命實踐基礎上,不斷地篩選、整合各國家各民族文化思想與自身相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形態。其開始與“五四運動”,在近代充分發展,成熟于我國新民主革命期間,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得到了較好的傳承[1]。
二、紅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
我國現階段在高中設置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教育,對于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夠有效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理論知識,而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指導思想,同時也是紅色文化重要的思想基礎,高中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融入紅色文化有助于更加深入、系統的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讓學生在馬列主義的熏陶下,建立起熱愛祖國的堅定信念。
其次,而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講述了許多如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這些精神也都是紅色文化的精髓,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不斷開拓進取、矢志不渝的強大的精神支撐,在新時代下,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要弘揚紅色文化,由于現階段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尤其是外來文化對年青一代的思想沖擊,使得一些學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信仰危機,在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融入紅色文化,通過學習馬列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用唯物主義辯證觀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將為學生以后的成長產生很大影響,這是是培育新一代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是傳承中華民族精神的需要[2]。
最后,作為教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其自身應該做到堅定不移的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特別是在習近平主席新時代社會主義思想融入教學之中,這些生動的革命教材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紅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策略分析
1.加強高中對于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力度
一個國家要想長遠的發展,不僅需要物質基礎,還需要文化底蘊。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加強高中學生對于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視力度,因為,紅色文化記錄了共產黨人在建黨之初到如今的奮斗史,是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思想政治理論課優秀的教育素材[3]。又因為紅色文化中包含著共產黨人對國家、民族生存與發展的堅定信念,通過加強紅色文化的重視,提高對于紅色文化宣傳力度,讓學生能夠通過感受革命先烈在抗戰年代的英雄事跡,教會他們在遇到困難與挫折的時候,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敢于同困難作斗爭,例如,將近代國民革命、第一次土地革命、第二次土地革命中國發生的各種事跡在課堂上講述給學生聽,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這些國家命運轉折點背后的故事,通過這些方式增加紅色文化的重視程度,讓學生體會到當前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2.提高教師自身文化素質
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教學的教學水平過低,就會很難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中。所以,應該注重對于教師綜合素質的培養工作。首先,在學校招聘教師期間,要做好相關篩選工作,只招收思想政治相關專業的教師,從源頭上嚴格把關,還應該完善篩選標準,對教師進行綜合素質的考察[4]。其次,為了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應該建立完善的教師培訓制度,定期組織教師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或是組織一些大型的學術研討會,邀請專業人員參加,在會中進行思想政治的交流。最后,對于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優異的教師,給予必要的嘉獎,促使其他教師以此為榜樣,對紅色文化的持續的進行研究,不斷提升自身教學素養,將紅色文化更好的滲透到思想政治課程中去。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以往的思政課教學模式中,教師大都只重視課本中理論知識的講解,以至于理論與實踐相互脫節,將紅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先將教學相關的內容發布到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上,讓學生通過網絡查找相關時政資訊資料,讓學生提前預習新課程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把查詢的時政資訊帶到課堂上和其他同學分享,還能根據時政咨詢結合課本中的知識提出問題并解決。通過這種方式將理論更好的與實踐相互結合,增加學生的課堂體驗感,真正做到實踐出真知的目的。此外,還可以在課堂上根據實際情況與學生互動教學,要求學生發揮自身主體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引導、幫助的作用。在互動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再像以往一樣處于被動的灌輸知識,而是與教師共同展開創造性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知識點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以此來挑選出最適合學生理解吸收知識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師生有效的互動,引導學生無論是對新課程的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等能與教師共同參與,從而使思政這個學科真正實現自我教育,保障思政課程教學效果。
4.多種教學模式結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受到應試教學的影響,教學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在課堂上處于被動狀態,學習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在混合教學模式下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在課堂當中的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需要起到組織、幫助和促進學生的學習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學生最有效的進行學習。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思維邏輯上的加工,將認識由抽象、復雜轉變為具體、簡單[5]。針對性教學內容靈活采用的教學模式教學,用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穿插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引導學生去思考人性,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思想性、理論性、時代性,教師可以開展全班性或者小組性對問題的討論與交流,由學生充當主要角色,使他們各抒己見充分交流,這種方式會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進一步深化,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今后的社會生活中也能根據所學習過的思政知識解決問題。
5.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果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新時代下對思想政治課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使之實現信息化、便捷化、數字化教學。近幾年來,多數學校基本已經達到了多媒體教學全覆蓋,教師可以通過利用網絡進行線上的教學,通過播放錄像片段和語音片段等方式進行網絡教學。靈活的采用多種現代化信息技術完善教學方式,讓原本死氣沉沉的思想政治課活躍起來。例如,學校可以創建以紅色文化為主體的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將一些抗戰英雄事跡和先進黨政思想在平臺上與大家分享,還可以在平臺上刊登一些網絡征文或者專題研討,讓學生與教師在網絡平臺上互動,對于表現優異的學生在申請入黨時,還可以優先考慮,還能夠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或通過“知網”等云平臺引導學生學習與思政學科相關的內容。
總結:綜上所述,思政教育是高中教育階段非常重要的科目,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本文對紅色文化融入高中思想政治理論課進行剖析,希望相關內容對其他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楊淑芳.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探析[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7(06):88-91.
[2]劉蘭香.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滲透紅色文化的路徑[J].智庫時代,2019(49):70-71.
[3]王碧寶.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幾點思考——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為例[J].文教資料,2019(12):175-176.
[4]楊帆,張泰城.紅色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綜述[J].紅色文化資源研究,2018,4(02):205-216.
[5]周獻策,黃文江.新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1(0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