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偉華
摘 要:示范課對其他教師的課堂教學有明顯的指導性,但示范課的水平一般又會高于平常課堂教學,甚至上示范課的教師也不能保證自己的每堂課都達到示范課的教學水平。那么怎樣才能讓示范課的優秀成果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滲透并對其他教師有明顯的指導作用,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做一探討和表述。
關鍵詞:示范課;核心素養;課堂教學;校本教研
“示范課”就是對現行教學起到“示范”作用,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教研活動,每次活動主題鮮明,任務明確,引領全體教師向“理想課堂”發展,是一項有意義的校本教研活動。在學校教研活動中如何讓示范課在教學中發揮其真正的指導和示范作用,從而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這需要授課者本人與聽課教師二者的共同努力。
一、授課教師要明確在哪些方面展示示范課的引領作用是前提
示范課本身能起到示范帶頭作用。授課教師在教學中會用直觀、新穎的教學方法,傳遞新的教學思想、展示新的教學手段,從而促進教師重視課堂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有經驗的授課者在示范課堂上能潛移默化的展現出了個人魅力、學科魅力,同時展示自己多年積淀下來的深厚課堂教學功底,還可以展示出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風格。
1.示范課必須是授課者平常教學的體現與提升,或是教學探索的再現
授課者要正視示范課,從實際教學出發,不做純粹的表演。一堂示范課由于背負很多而往往會出現遠離實際課堂教學,或者讓聽課教師可望而不可及,聽后只有贊嘆而無實際的幫助,這種結果是教研活動中的敗筆,需要在教研活動中避免。所以授課者必須要以實際教學為根本,不能脫離原有的教育環境。授課教師可以嘗試某種教學理念或形式,但不能去迎合。如在現在的高效課堂、新課程理念等等的大背景下,不能為了種種要求而在示范課中體現一下其理念,平常教學又是傳統教法。
2.示范課的準備要有度,教學要源于平常課堂教學的扎實備課
一堂示范課往往在備課中要比平常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精益求精,以追求實用性與觀賞性。但是這種備課的付出不應該是為了一堂課而所為,平常的每一節課都應該力求完美,扎實備課。即全面的、詳細的備課是教師的本分,平常教學教研的積累是關鍵,有了扎實的功底,示范課才能不失教師自己的本色且有示范作用。如果為了一堂示范課而大做準備,自己的教學水平就會失真,示范的意義就不復存在,因為已經脫離了真實的教學。
二、聽課教師對示范課的學習、借鑒到位是關鍵
示范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教師團隊的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以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而這一切活動的效果最終要通過聽課教師對示范課指導作用認識的內化來體現。
1.聽課教師在觀摩示范課后要經常做課堂教學實踐
要實現高質量的教學,達到示范課的水平,每位教師在示范課的指導作用下,要對課改理念多做鉆研,結合高中的課標、教材、學生這三方面來合理運用課改理念,以示范課為目標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每個教師要讓自己的課堂達到示范課的境界,應該在教學實踐中達到以下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有效,作為教師,開始上課,要以敏銳的眼光審視學生的眼神,運用鮮明的個人語言、調動有趣的學科知識,很有親和力地與學生溝通,使學生馬上進入課堂的學習狀態。這一策略會使得之后的課堂教學輕松而實現有效,為進一步學習奠定穩固的學習基礎,創建良好開端。
第二層次——高效,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講解透徹而有風格,張弛有度,以學生的學為主線,教育教學理論與課堂的實踐結合。這反映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對課標和教材的精研,對學生個體的特征與個體間差別的洞察,對專業知識的研究與鉆研,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深刻觀察都是必要的。付出了才有可能優秀,也才能被學生喜歡。同時,這種付出不是階段性的,而是默默的、持續性的;也不只是“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更是終生的、與時俱進的。有了這個層次,課堂教學才有質量、有高度與深度,讓學生全面而系統的、清晰的掌握知識與理論,并內化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
第三個層次——升華,教師要不僅研究專業知識,還要研究學生,同時在課堂上要充滿熱情、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對自己的教學風格堅信并堅持。這樣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學生會被感染、知識所潛在的核心素養也會被教師在教學中滲透,最終使學生在學習中充滿興趣、鉆研這門學科,最終具備認知與學習的方法與思想,落實教育的立德樹人功能。
2.聽課教師要通過聽課將方法、素養內化為自己的教學能力、育人能力
每位教師應該對專業知識不斷鉆研、讓自己的人文素養不斷提升,從而內化為教學能力、育人能力,最終找出適合自己的教學模式或風格并堅持與發揚。一位成功的教師少不了淵博的專業知識、深厚的人文素養、獨特的人格魅力。有些老師教學中已經形成自己的風格,只需要理論的完善和經驗的總結。所以教師自我的不斷修煉是成為優秀教師的前提,也是實現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示范課有指示性、有高度,但是每位教師都有自己的特點和性格,教學也會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觀摩示范課,每位教師都只能是各取所需,是教法層面、還是知識層面、或是情感層面等等,不能全盤模仿或者照搬。即使是一種成熟的模式,學習者也只能是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后才能靈活運用。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示范課在高中教學教研活動中是一種常見的形式,這種活動形式要實現其價值,除了學校的科學組織和講授示范課的教師的精心準備之外,更重要的還是觀摩教師要積極主動地學習與總結、實踐與反思,最終落實高質量示范課的指導意義,促進聽課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秉德;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旦智塔.甘肅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研修[M].甘肅: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