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幼芳
【摘要】新課改在不斷地發展,現如今已經發展到小學教育中,新課改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理念已經被眾多小學老師所接受。在小學,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遠大而深刻的,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小學班主任被賦予了艱難而又偉大的任務。賞識教育要求小學班主任在平常的學習活動和娛樂活動中對學生要持有賞識的目光,幫助他們獲得自信,對于“問題學生”更需要班主任運用賞識的力量將他們培養成為自信、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三好學生,讓他們在小學可以有一個健康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賞識的陽光 “問題學生” 心空
【正文】隨著我國社會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社會對于小學生的教育要求也明顯提升了很多。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小學老師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他們不僅需要對小學生們進行知識方面的教育,還要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在培養智力的同時兼顧心理健康的教育,要求孩子們從小學開始就全面發展,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心理,旨在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力。對于小學教育來說,良好的教育是可以為孩子一生的成長和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的。
一、對“問題學生”進行賞識教育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教育中,老師時不時地鼓勵學生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很大效果的激勵作用,也會對學生的心理狀態產生一定程度的的影響。所以小學老師在日常的學習活動和娛樂活動中對學生給予鼓勵就顯得十分重要,而且老師對于學生的鼓勵會讓學生在成就感和快樂的環境中生活,小學任課老師應正確看待賞識教育的作用并在自己的日常教學中合理應用賞識教育。在小學,一些同學可能因為性格或者家庭原因被周圍的同學所排擠,我們稱這些學生為“問題學生”。小學老師要以正確積極的態度對待他們,在日常活動中要主動去詢問并解決他們的問題,對待他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問題學生”可能會收到周圍同學和老師的排擠,“問題學生”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中會有很大的心理問題,可能會使學生產生自閉傾向,他們會看不到美好的世界、不明白學習的意義,長此以往,他們可能會出現叛逆的心理,不利于學生健康地成長。
二、對“問題學生”進行賞識教育的具體措施
2.1以真情對待“問題學生”,讓學生感受賞識教育的美好
老師對于班級里的“問題學生”要采取正確的態度對待他們,不能因為他們的成績不理想就對他們持有全盤否定的心理。對于這類學生的教育老師更應該關注其心理教育,要以博愛的態度來面對他們,即使他們的學習成績差強人意,老師也要在他們失落的時候給予鼓勵,在他們犯錯的時候給他們指引正確的方向,盡量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因為老師耐心和博愛的態度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夠感受到自己被關愛,讓他們提升在日常生活中的自信,認識到自身正確的價值,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努力。以真實的情感對待“問題學生”讓他們感受的世界也是有美好的一面的,防止他們出現逆反的心理。
例如,老師在進行日常教學時可以讓大家在課堂上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看法,當學生說錯了也不要給予批評和否定,而是要以欣賞的目光看待他們的答案和想法。 如果他們的答案或者是想法有問題,要給他們指出有問題的地方,但也要肯定他們正確的想法。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問題學生來說是非常好的,可以讓他們了解到賞識教育的優點。
2.2幫助“問題學生”建立學習目標,讓學生了解賞識育的目的
由于小學生在小學之前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各不相同,由于之前的環境不同會導致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方面會存在很大的差異,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學生要施以不同的教學標準。根據學生各方面存在的差異性制定不同的學習標準和不同層次的要求,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況及時地調整個別的教學目標。如果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因為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而制定了一樣的學習目標,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困難,并且沒有及時的向老師反映,老師可能就會因為學習成績而對學生持有不一樣的看法,另外也會導致老師因為不了解實際情況而對學生出現失望的心理,在以后的教學中難免會對此類學生有差異態度。小學老師千萬不要因為不了解實際情況而忽視了學生身上的發光點,從而有一系列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行為,老師在賞識教育中要更加全面的看待學生。
例如,老師在進行小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們以前的學習基礎,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他們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感覺到很輕松,遏制了同學們厭學現象的產生。老師布置作業的時候,對不同學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如果基礎好一點的同學則需要把難度較大的題做出來,而基礎差一點的同學則只需要把一些基礎題型做多就可以。而且在最后的測試中,老師可以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給他們制定分階段、分層次的目標成績。
2.3耐心對待“問題學生”,以賞識教育的方式引導學生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可能會因為學生年紀小不懂事或者不記事而對犯錯誤的學生進行一些輕度的懲罰,但是他們可能不知道這些并不嚴厲的懲罰會對學生的童年造成多大的惡劣影響,對學生的健康發展也有一定的消極作用,嚴重影響了學生后續的發展。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在學生犯錯誤時,而且在自己了解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時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能讓學生出現自我否定的心理,從而完全看不到自身的優點,產生自閉的傾向。但是過輕的批評又不能讓學生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時就需要老師根據自己對學生性格的了解決定批評的程度。而且不能只進行批評教育,還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自己的錯誤并且改正,保證下次不會再犯。老師在對待“問題學生”犯錯誤的問題上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持有偏見,在發現學生犯錯誤時一定要有耐心的態度,適當的語言教育可以讓他們改正自己的錯誤,但是注意一定不要有過激的語言行為。
【結束語】在小學教學中,老師應該以充滿關懷的態度對“問題學生”進行教導,在保證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的情況下,對他們進行賞識教育。賞識教育有利于改善學生的心里健康狀況,提高他們的綜合心理素質能力,為他們以后的成長和步入社會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廖春玲.讓賞識的陽光照亮問題學生的心空[J].讀寫算,2018(14):40.
[2]蔡璐娟.讓賞識的陽光照亮問題學生的心空[J].文理導航(上旬),2019(11):76-77.
[3]韓萍.讓賞識的陽光照亮問題學生的“心空”[J].新課程(中學),2019(10):229.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平水鎮中心小學 ?31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