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
摘要:看圖寫話作為寫作的基礎,是小學語文低低段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寫作形式,對學生字詞運用、語句表達,促進小學生口語與書面語銜接、轉化等能力的發展,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當前小學生看圖寫話中仍存在看不懂圖、說不清話、思路不清等問題。由此,當前小學語文低段看圖的寫話的教學指導,應從小學生應有的問題出發,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指導學生豐富語句,以此切實促進小學生看圖寫話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指導舉措
一、引導學生正確觀察圖片
引導學生正確觀察圖片,這既是正確的態度的引導,也是正確的方法的傳授。
于“態度”而言,當前小學生觀察態度不端的主要因素還是對于看圖寫話的興趣缺失。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動力,也是看圖寫話教學指導是否有效、高效的重要前提。從教師的實際教學課堂來看,如果學生缺乏看圖寫話的興趣,那么教師所傳授的方法他們也會“左耳進,右耳出”,其看圖寫話內容更是會草草了事,即便部分學生能夠認真對待看圖寫話,看也不能否認其為取得好成績,得到家長贊揚與禮物的功利心。更有部分學生總是跟教師討價還價盡量少寫一些字。由此可見,端正看圖態度,激發寫話興趣,是教師看圖寫話教學極為重要的內容。看圖寫話,就是根據一幅幅圖畫來作為寫作的素材,激發興趣的關鍵所在還是在于圖畫的本身,學生有看的興趣,才會產生寫的欲望。如筆者就會根據課本教材中的插圖,為學生精心挑選,來作為看圖寫話的參照素材。課本教材中每一篇優美的文章都會配有插圖,它是眾多教育學家精心選取,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筆者更是根據學生的興趣點與興奮點,充分結合本班學生的學情,為他們精挑細選,以此引導學生尋找生活素材與身邊典型事例,這樣即有利于將看圖寫話貫穿于語文低段日常教學之中,又能夠切實激發興趣,讓學生有看與寫的欲望。
于“方法”來說,當前小學生觀察后不能組織語言,清楚連貫地把想要說的話寫下來,其“看與寫”的思維轉換存在問題,以至于學生的看圖寫話隨意性強、語病較多、邏輯不清、簡單直白、語感不強等等,問題非常多。由此,教師要指導小學生觀察的方法,讓他們會觀察。其一,引導學生注重觀察的目的性。低段學生的注意力往往是無意識的,所以他們在看圖寫話中的觀察也是較為隨意。教師在拿到圖畫時,應該有意識引導學生清楚觀察圖片上的內容,讓學生帶著“目的”去觀察。如,筆者會常常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觀察,以此作為提示,讓學生更深入、更細微去觀察圖畫,長此以往,學生在看到圖畫時,也會向自己“提問”,讓自身無意識的觀察方式轉化為有意識的觀察,他們的觀察過程與觀察內容也會不斷深化,觀察的目的性也會不斷增強。其二,引導學生注重觀察的順序性。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去觀察,既能夠幫助學生理清寫話的內容,分清先后、主次等,又能夠防止學生漏掉圖畫上的部分信息。如筆者在指導學生觀察時,常會采用,由上到下、由左向右、由遠及近等觀察方法,這樣能夠讓學生從整體的角度去觀察圖畫,更能夠關注圖畫的細節,并找出其中的關聯,以此更準確把握圖畫的主題。
二、指導學生有效豐富句子
小學生在觀察圖片內容后,就是寫的過程。但當前學生看圖寫話的文字表達較為直白,缺乏情感色彩,表達生硬,內容枯燥,行文經常是流水賬式的描述,句子的內容都是“瘦瘦”的,這在小學生看圖寫話中最為常見。部分教師常常歸因于學生的“想象”,認為他們的想象力不夠豐富。但“想象”的前提是要有豐富的知識基礎,與切實的生活體驗,如果學生都不知道何為“句子”,怎樣把生活體驗帶入看圖寫話之中,即使再豐富的想象,也無法體現在看圖寫話之中。由此,想象是當前學生看圖寫話的“錦上添花”,讓學生的句子更肥碩,更豐滿,才是“雪中送炭”,是教師指導學生看圖寫話的關鍵。右下圖《小紅幫媽媽做飯》,這篇看圖寫話為例:
多數學生都是“不拖沓,不羅嗦”,簡白直述,只是簡單描述內容,將主體人物、內容、事件等寫出來。多數學生的看圖寫話內容如出一轍:“小紅放學后和媽媽在廚房做飯,小紅在洗菜,媽媽在炒菜,他們一起做出了美味的晚餐。”學生不能夠將課本教材中的例句有效應用,對于自身的生活體驗也不能滲入表達,他們看圖寫話的內容也就顯得干癟、無趣。
由此而言,其一,教師要指導學生認識句子。看圖寫話就是對閱讀教學內容從理解到應用的活動。“寫”是一種文字語言應用與表達的過程,勢必也要建立在對“句子”的認知與理解之上,這樣學生才能從理解閱讀教學內容中的句子,再到積累句子,應用句子,最后,寫出句子。以一年級下冊(部編版)來說,其中《端午粽》、《彩虹》等課后練習都是“朗讀課文,注意讀好長短句”,這就是學生理解句子,加深對句子認知的重要教學內容。當然,認知句子,就勢必缺少不了對標點符號的運用,如一年級上冊(部編版)《青蛙寫詩》教學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去關注句子中的標點符號,以此理解閱讀教學中的簡單句子,為今后句子的認知鞏固基礎。其二,教師要指導學生豐富句子,以此表述更多的信息,讓看圖寫話內容更充實。對看圖寫話內容的描述,可以是一句簡單的話,也可以是一段較長的話,雖表述相同的意思,卻能夠呈現出不同的信息,如:“小紅在洗菜,媽媽在炒菜”,如果學生對此句子進行“增肥”。如“小紅一邊洗菜一邊唱著歌”,則更能凸顯小紅幫媽媽做飯的心態,是高興的,愿意的。如“小紅在洗菜,把學校中的趣事將給媽媽聽,媽媽聽的都忘記了翻炒,險些把菜抄糊了。”則更顯小紅與媽媽關系的親密,更具有生活感。
總而言之,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心,低段看圖寫話更是寫作教學的啟蒙時期,是培養小學生觀察、想象、表達的最佳途徑。由此,對于小學生低段看圖寫話指導而言,引導小學生觀察是關鍵,這樣才能讓他們的語句表達更豐富,更有邏輯,更據生活,在此基礎上進行聯想與想象,其看圖寫話的內容,也勢必會精彩萬分。
【參考文獻】
[1] 陳輝. 淺談小學低年級學生如何開展看圖寫話教學[J]. 新課程(上), 2018(8).
[2] 田雙成. 淺談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的"五大神器"[J]. 讀與寫:上,下旬, 2015(5).
[3] 劉月花. 淺談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有關看圖寫話教學的幾點思考[J]. 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 2018, 000(023):P.268-269.
浙江省蘭溪市振興小學 ?3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