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生的成長備受人們的關注,因為他們代表了新生的一代,代表著殷切的希望。目前,關于我國中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只增不減,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實在令人憂慮。本文就目前表現出來的中學生心理疾病,在中學生的角度上去分析這些現狀背后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并針對這些因素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現狀
中學階段正是青少年學生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期”。 在此階段,中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會發生一系列“量”與 “質”的飛躍,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生活乃至人生發展都將發 生重大的影響。由于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在生理、心理上的急 速變化,加之父母、老師缺乏有效的引導,他們在學習、生活、 人際、考試、升學、情感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會 導致多種心理疾病的產生。
一、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分析
據我們所了解,中學生作為年青的一代,背負著長輩們的殷切期望,因此,希望孩子在學習上可以有所作為,但是他們卻常常忽略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心理上的變化。在近年來的報道中,越來越多的中學生由于心理出現問題,而不能及時解決導致人生悲劇。據有關統計的數據,中學生是心理疾病高危人群,占據學生群體的70%-80%。其中報道的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是:厭學,輟學,網癮、打架、自閉、攀比等。當然,心理疾病也表現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微的心理問題屬于亞健康,對學生的成長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但是中度,尤其是重度的心理問題則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比如,報道的某中學生因考試不理想而產生了輕生的念頭。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某高中統計的數據表明,該校有21%以上的中學生表現出中度以上心理問題。因此,中學生心理問題必須要重視起來。那么,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二、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據某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學生接受教育的來源及其比例,家庭占51%,學校占34%,社會占15%。由此可見,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個環境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下面主要是圍繞家庭、學校和社會這幾個因素,分別談談這些因素對中學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
(一)家庭因素的影響
其實,每個人的成長,從一開始的咿呀學語到背上書包上學堂,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是父母。而父母的舉手
投足、一言一行,對我們的成長都是至關重要的。和睦的家庭氛圍,對于孩子的成長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緊張的家庭關系無論是對孩子的學習,還是為人處世都將帶來不小的影響。如今,我國離婚率居高不下,但這些數據背后常常被忽略的問題是孩子成長的問題。從報道的問題孩子案例中,很大一部分孩子由于父母離異,或者家庭爭吵不休,而表現出厭學、網癮、打架等,以此來獲得他們父母的更多關注。另外,家庭的生活水平參差不齊和家庭組成等也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影響,比如孩子出現的攀比現象、獨生子女的自傲心理等。
(二)學校的心理教育
作為學生,大多數時間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學校。因此,學校對于學生性格的養成起到關鍵的作用。我們知道,學生在學校中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是我們發現由于學習引起的心理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如今,各種升學壓力變得越發地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學生的心理波動是非常大的。這個時候,教師對于學生成績好壞的態度,以及相關的解決辦法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就是學生早戀的問題,中學生的心智都不太成熟,因此,學校的相關教育教師的正確引導和日常對學生異常行為的觀察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社會風氣的影響
中學生處于心智尚未成熟階段,容易被社會上的一些不良因素影響,因此,社會的風氣對其心理也產生著影響。例如,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常見的“低頭黨”,學生在地鐵上或者在其他場合中就會受到這種風氣的影響,這一影響造成的結果是,現在也有不少的中學生攜帶手機去學校,在學習時間玩游戲、看小說、刷微博以及網聊等。這些對于學生的成長是相當不到的,不僅會導致學生無心向學,而且也會學到網絡上的不良習慣。據有關的研究發現,中學生中摔倒、碰撞等意外傷害發生率為46.7%,其中手機等電子產品成為罪魁禍首,而過度依賴手機是造成學生心理亞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
三、解決措施
(一)自我發泄法
鑒于目前出現的心理疾病,首要的解決方法應該是從學生自身出發。這就需要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如果感覺到心里不舒坦時,應該找到一個合適的發泄口,及時疏導不良情緒。比如聽音樂,看電影,或者經常進行體育運動。有報道指出,適當的運動干預,對于學生排解壓力是非常有用的。
(二)傾訴法
我們作為中學生,很多時候因為心智還未成熟,經驗尚少,在處理一些問題上往往不知所措。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善于與有經驗的長者傾訴,把自己的苦惱說出來,向他們尋求幫助,千萬不要一個人憋在心里。比如,在面對與異性相處時的一些困惑時,及時地與父母、朋友和老師溝通,避免走進不必要的誤區。
(三)咨詢相關專業人員法
作為學生的監護主體,學校和家庭有責任關注學生的一言一行,一旦發現學生出現異常情況,應該密切關注其行為,并給予相關的心理輔導。必要時,應該請求相關專業人員及時為孩子掃除心理障礙。特別是現在普遍存在的孩子自閉和抑郁的問題,這種情況應該及早發現,在專業心理輔導人員的指導下悉心教導,讓那些孩子早日走上正軌。
四、結論
我們知道,學生第一任務是學習,但是學生的父母不應該一味地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給他們施加各種壓力。家庭、學校和社會都有責任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的環境,讓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在快樂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并且,基于目前出現的中學生心理問題,家長和學校教師作為學生的監護人,應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1. 高自然, 《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健康與運動干預的相關性分析》;《文教資料》,2018年第6期。
作者簡介:
吳泳? 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