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淑勇 王君志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它詮釋的是淡定平和中要用微觀的細膩去感悟體會宇宙的精彩。我把它借用到我們班主任工作中來理解:班主任工作的美好也許就是在繁瑣和細節中,班主任需要用心、費神、善思和平和的心境去品味班級工作中五彩斑斕的美好。
一、理順“親子”關系、幫助孩子成長
親子關系直接影響子女的生理健康、態度行為、價值觀念及未來成就。因而作為班主任,理順“親子”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1.巧用微信QQ溝通、理順親子關系
班級建立之初,我先建立家長微信群、家長QQ群,為微信群和家長QQ群 起一個靚麗的名字,如走進輝煌2019、展翅飛翔等。班主任經常在群內發布信息,包括親子溝通技巧、孩子在校的表現、作業問題等等,尤其在母親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春節等節日,我都會代表全體師生為家長送去真誠的祝福。
作為班主任,通常我會在群里發送諸如以下親子溝通技巧:《有效溝通》、《讓生命充滿愛》、《如何提升家長的素質》、《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如何培育優秀子女》、《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與動力》、《如何伴隨孩子成長》、《鑄造子女成功未來》、《高品質溝通》,我還會發送一些家庭教育專家周宏、盧勤、王雅娟等的講座,為各位家長提供足夠的親自溝通的科學的方式方法,避免家長們在親子溝通方面走彎路。
另外為了最大程度地教育孩子,理順親子關系,我還經常將學校的一些比賽、活動等做成精美的圖文、聲音并存的美篇,發送到群內,讓家長深刻地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真誠、熱忱。如我制作的美篇《麥穗初齊稚子嬌,學子復課心燦然》、《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夏雨霏霏學子歸,齊心協力備中考》、《燕子不歸春事晚,一園玉蘭待君歸》、《又是楊柳依依時,同心協力齊攻關》、《春城無處不飛花,鏗鏘玫瑰永向前。》、《待到山花爛漫時,吾輩豈是蓬蒿人》等,點擊量均在五、六百次,可見家長都特別喜歡這樣的交流方式,這樣的交流方式也的確起到了極好的效果。
2.及時共享孩子表現、及時解決問題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總是用放大鏡放大孩子們的優點,從孩子的課堂表現、回答問題、作業情況到學科檢測、課間活動等,我抓緊一切時間將孩子的哪怕一點點優點用相機拍照或者錄制視頻,及時地發到班級微信群或者QQ群,家長們每天都會認真地閱讀我發到群里的圖片和視頻,尋找自己孩子的身影,如果沒有找到自己孩子的圖片,家長變會及時地用班主任教給的方法側面教育自己的孩子。
3.親子共同提高成長、努力實現共贏
我還組織班級學生開展親子共讀、親子共成長等活動。在親子共讀的活動中,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一本書,一起研究、一起提升,往往親子之間會因讀書感悟而激烈地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在親子共成長活動中,家長跟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感悟、一起成長。親子共成長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養,而且也提升了家長們的綜合素養。
4.育人育心澆花澆根、學生心田“植根”
于漪老師提出育人要育心,澆花要澆根,要培育學生樹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這個“魂”,立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這個“根”,為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她的標志性思想是: ——“在學生心田‘植根’” 。
正是基于于漪老師的教育理念,我會抓住每次節日的契機,對學生進行“植根”教育。比如母親節,我會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為母親送上一條祝福;為母親做一件事(梳頭、揉肩、捶背等);收集一條母親節名言警句。要求孩子們將自己所做的事情拍照或錄制視頻發給我,然后我會在母親節當天做好美篇,及時推送到班級群里。家長們都說,王老師,您辛苦了,每天要上課,要忙學校的教科研工作,還要為我們做美篇,太感謝您了。每每此時,我會感到特別欣慰,勞累著,快樂著、幸福著。
二、努力營造溫馨氛圍,和諧師生關系
育人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我們心中的終級目標。青春期的孩子情緒處于動蕩期,成長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會接踵而至。面對他們,我們一定要注意傾聽,聽聽他們的想法、看法、意見,當我們忽略他們內心的感受時,他們的心門就不再向我們打開了。所以一定要采用適當的方式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努力做他們的老師、朋友,努力營造溫馨的氛圍,最終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我經常對每次考試排名落后的同學說:“我不管你考多少分,你都是我的學生,都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只要你盡全力去做每一件事了,那么最終的結果就沒有多么重要了。”
總之班主任“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在工作中既是嚴父,又是慈母,努力理順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力求形成教育的合力,努力將學生教育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