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蕊 劉子意 夏伊代·艾山 張人水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中,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及時作出反應,其中微博大V以其強大的粉絲基礎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微博大V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現主要有三種類型:正向引導型、專業解釋型和觀點提出型。他們的表現非常值得探討和反思,并且可以從中提煉出對于微博治理的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微博大V;類型;微博治理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24-0027-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0年北京市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資助的大學生科研訓練項目“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下對新浪微博大V價值的評價與反思”成果,項目編號:206051360020XN126一、新冠肺炎疫情引起微博等新媒體的廣泛關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下,中國政府和人民沉穩面對,攜手抗疫,經過數月奮戰,抗疫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但不可否認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作為一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使得各行各業、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巨大影響。面對這種情況,微博作為目前使用人數多、傳播范圍較廣并且具有較強輿論影響力的新媒體,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及時的反應[1]。
微型博客簡稱微博,我國的微博有騰訊微博、搜狐微博、新浪微博等,目前,騰訊微博已暫停運營,而新浪微博發展勢頭正猛。2014年3月27日,新浪微博改名為微博[2],因此本文中微博指的就是新浪微博。微博用戶可以簡單地劃分為微博大V和民微兩種,其中微博大V是指在微博這一平臺上獲得了實名認證的用戶,其又分為黃色認證用戶和藍色認證用戶,黃色認證用戶是個人實名認證的,例如演員、作家等,藍色認證用戶是企業實名認證的,例如公司、工作室等。本文將上文所述的個人實名認證用戶劃分為微博大V,將企業實名認證用戶劃分為官微,即將所有微博用戶劃分為微博大V、官微和民微。微博大V作為微博平臺的“意見領袖”,擁有眾多的粉絲,強大的粉絲基礎使得他們在微博上所發言論能夠得到比普通人更廣泛的關注,正因如此,微博大V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對大眾輿論產生了巨大的導向作用,他們對這次疫情的反應及影響非常值得研究和反思。微博大V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出了三種主要類型。
二、對三種類型微博大V的價值初探
第一種微博大V是正向引導型。新冠肺炎疫情在北京再次發生之時,微博大V“西藏昌都人韓紅”在6月14日發微博稱:“北京,我們一起加油,渡過難關!北京,我們愛你。”并且轉發微信公眾號“健康北京”發布的“疫情防控|北京市公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名單”這一推送。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地控制住又在另一地暴發的局面,她的這條微博宣揚了我們戰“疫”勝利的信心,并且及時傳播了關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相關信息。而全面翻閱她的微博,會發現其微博整體上是在宣揚社會正能量,她帶領的韓紅慈善基金會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馳援武漢的行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她的微博長期不間斷地更新工作匯報,如2月10日她發微博稱:“今日工作匯報。第十六批物資抵達湖北,第十七批物資已在路上。讓我們堅持下去。”又如2月24日微博:“2月14日工作匯報,請審閱。”她的這些微博下面配有“韓紅愛心馳援武漢”的項目實時進展信息,她在微博上宣揚的社會正能量,成功引導社會上其他人形成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并積極投入到抗疫的行動中。
如“西藏昌都人韓紅”這樣正向引導型的微博大V還有“UNIQ-王一博”“向佐JackyHeung”等用戶。“UNIQ-王一博”在2月6日轉發了官微“人民日報”征集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的微博,并配文:“#新型肺炎求助通道開啟#速擴!多一個通道,多一分希望!”“向佐JackyHeung”在1月23日發微博稱:“大家小心,能不出門就別出去!小心謹慎!小心!希望大家健康平安的過年。”像他們這樣的正向引導型的微博大V有很多,宣揚社會正能量、轉發傳達官方一些比較可靠的信息、表達社會對這次疫情中逆行者的謝意、宣傳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正確方式。他們各不相同,每個人的微博甚至一個人的每條微博都有所側重,但他們也有共通性,都是在以微博為平臺傳遞自己對社會有益的價值觀念。
身為微博大V,他們有強大的粉絲基礎。截至2020年8月15日,“西藏昌都人韓紅”微博粉絲1603萬,“UNIQ-王一博”微博粉絲3490萬,“向佐JackyHeung”微博粉絲1951萬,上文所述“UNIQ-王一博”所發的微博有100萬+轉發、100萬+評論和209萬點贊,并且有2327人對此條微博發表了自己的態度。通過這樣明確的數據可以看出,微博大V發表的言論,廣泛地影響了關注他們的粉絲群體,通過粉絲的轉發,會影響更多的微博用戶。
袁翔在他的碩士學位論文中寫道:“媒體引導傳播、影響受眾,這就是現實版本的創世紀。其核心是,影響受眾的思想和行為方式。”[3]新冠肺炎疫情下,正向引導型的微博大V充分發揮了自身優勢,以微博為媒介,從自身出發,引導更多的人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全民投入到抗擊疫情的行動中。
第二種微博大V屬于專業解釋型。他們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有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的把握,比如微博大V用戶“張文宏醫生”,他是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他在疫情期間開設了個人微博,并且于5月16日在微博聲明自己開設個人微博的緣由是“看到很多以張文宏名義寫的疫情分析或者名言警句,似乎合情但常不合科學道理,也就是說合情而不合理,恐多產生誤導。鑒于此,開設本人微博,傳播第一手的信息與觀點”。他開設個人微博,一方面抵制了借張文宏名義發表并傳播合情但不合理言論的行為,另一方面也從專業的角度引導受眾、使得廣大微博用戶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產生正確認知。5月20日,他在微博上解釋了當時上海通報的兩例本地輸入性新冠肺炎病例現象;6月12日,面對北京通報的兩例本地新冠肺炎病例,他又對中國會處于“接近零(本土)病例”的狀態進行分析,這條微博的部分內容為:“中國會持續處于‘接近零(本土)病例’的狀態,而并非‘無病例’……新冠病毒相對于歷史上的其他呼吸道病毒,其傳播規律并無特殊,對于散發病例,我們只要維持目前的聯防聯控體系,傳播指數可以很快下來,我們可以復歸零病例狀態。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會持續處于接近‘零(本土)病例’的狀態,而并非‘無病例’,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因此采取過度防疫,終止經濟和民生的復蘇。”他的這些微博內容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廣大微博用戶通過瀏覽他的微博,可以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個更全面客觀的認識,使得疫情在引起大眾關注的同時又不致引起過度的恐慌。
在這次疫情中,像“張文宏醫生”一樣從專業角度闡釋相關問題的微博大V用戶還有很多,例如“呼吸科吳醫生”等,這種專業解釋型的微博大V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微博平臺,對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與途徑、疫情防控過程中的各種突發現象等作出專業層面的解讀。其實不僅僅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才可以凸顯這些專業解釋型的微博大V的價值,現實社會上的每一個熱點事件、每一種現象基本上都有它本身對應的專業領域,有以專業知識為基礎的人可以對其作出合理全面的解讀,因為其具有專業性,他們的觀點也更具有說服力。微博大V的一句話、一個轉發,都可以看作是銀河系里一次超新星的爆發,這種信息傳播的力量是極大的[4]。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體,就可以充分發揮個人和新媒體的社會價值,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廣大微博用戶可以以微博為媒介,與專業人士進行跨越時空的有效溝通。
第三種微博大V屬于觀點提出型。新冠肺炎疫情并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它伴隨著一系列的社會事件,比如武漢紅十字會攔扣醫療物資事件、疫情吹哨人李文亮病逝、方方日記等都是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的事件,對此,大家會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微博大V也會對諸如此類的社會事件非常關注。隨著抗擊疫情行動的順利進行,以新冠肺炎疫情為背景的電影、電視劇也提上日程,抗疫劇《最美逆行者》上映,而這部劇中對女性形象的展示引起了一些爭議,微博大V紛紛表達自己的觀點。有以理性為前提提出自己觀點的,比如微博大V“哈根達斯酥酥酥”在9月19日發表微博“#最美逆行者 女性#請正視女性工作者”并配有11張女性工作者微博發言圖片及抗疫證書等圖片,他用合理的語言和配圖闡明自己的觀點,希望抗擊疫情過程中辛苦付出的女同志獲得公平對待。然而,也有一些微博大V以不合理、不合法的語言粗暴表達,他們的言論公開發表在微博平臺上,被廣大微博用戶關注,會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在微博這樣一個公開的新媒體平臺上,我們要做的是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作出自己的價值判斷和選擇,以正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切忌粗暴宣泄和惡意營銷,牢騷式表達不代表獨立思考,也不是言論自由。
觀點提出型的微博大V針對一件重要的社會事件往往都會表明自己的立場和觀點,而且針對一件事情往往會產生相對的兩種聲音。針對方方日記,支持者和反對者利用新媒體展開激烈的爭論,其中不乏不恰當的行為,比如把對方方日記的評判上升為對方方本人的人身攻擊、支持者和反對者利用微博辱罵對方等。又如2015年的“文登7·22事件”,網絡青年侯聚森與某些微博大V的立場和觀點不同,從線上對罵最后發展到線下約架,當時《新京報》就對此發表評論,“約架對規則的破壞,只會讓公共辯論的功能矮化,讓公共輿論空間向內坍塌”[5]。新媒體平臺上對某一社會事件的不合理辯論,其實也是一種線上形式的約架。
三、在總結反思中尋找微博治理的有效途徑
通過對以上三種類型的微博大V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積極宣傳型和相對專業型的微博大V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著重要的正向作用,是應該得到支持和鼓勵的。在新媒體不發達階段,一些重大事件、重要倡議往往和普通大眾存在一定的距離,而如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微博等新媒體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垃圾分類和節約糧食等國家層面的倡議都通過各新媒體平臺得到了有效的宣傳。微博大V發博轉發是信息傳播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環,他們首先以一種理性負責的態度形成自己對某一事件或倡議的觀點和看法,將其傳遞給關注他們的粉絲群體,然后通過粉絲轉發傳遞給廣大微博用戶,最后使得這些重大事件、重要倡議得到更多社會層面的關注,這便充分實現了微博大V的社會價值,而如果其中部分微博大V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為支撐,他們的言論便會更加具有合理性和說服力,可以使廣大微博用戶在眾說紛紜的情況下找到更準確的判斷標準,因此,各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可以考慮利用現有的微博等新媒體平臺,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把正確的信息和觀點直接傳遞給大眾,實現自身更多的社會價值。
第三種觀點提出型的微博大V中,理性思考、正當發言的做法是無可指摘的,但另一部分以自己的價值判斷為標準引導輿論發展方向并粗暴宣泄、惡意營銷的微博大V的行為是應該反思的,這種微博大V作為活躍在微博平臺上的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意見領袖”,不以理性思考為前提,而是從主觀意愿出發,粗暴宣泄自己的情緒,引導輿論的發展方向,同時這個過程還可能存在刻意營銷、賺取流量的嫌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正視部分微博大V存在的問題,承認微博環境并不完善的現實,但不能就此否認微博等新媒體的價值,在一些事件中,傳統媒體的缺位使微博大V扮演了監督者的角色,而微博則提供了影響擴散平臺[6]。
因此,應該采取行動,整治有不良影響的微博大V,改善微博環境。整治有不良影響的微博大V,需要廣大微博用戶、微博大V群體、微博平臺以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努力,廣大微博用戶要形成獨立思考、理性思考的能力,不以自身對微博大V的喜好作為評判是非對錯的衡量尺度;微博大V自身要樹立道德意識和責任意識,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理想的起點、信念的支點,并且敢于監督和批評其他微博大V的不合理行為;微博平臺應健全微博使用規則,提高監管水平,限制微博大V的違規行為;政府一方面應該加強對微博大V的引導,另一方面要切實進行監督和治理。治理有不良影響的微博大V、完善網絡環境具有艱難性和復雜性,可以充分調動各方面行動,建立一個由微博大V用戶組建的非營利性公益組織,該組織與政府部門聯動,接受政府的引導和監督,在重大社會公共事件中,充分發揮“傳聲筒”的作用,引導正確的輿論風向,同時,政府部門和微博平臺要保護該組織內微博大V正當的發言權利,使其敢于互相監督并勇于發言,這樣一個聯動的模式可以有效治理微博大V的不當行為。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僅微博大V產生了重要影響,官微和民微也各有其特點和價值。官微與微博大V一樣有強大的粉絲基礎,比如截止到9月7日,官微“人民日報”有粉絲12104萬、“央視新聞”有粉絲11315萬、“中國新聞網”有粉絲6770萬、“北京晚報”有粉絲1606萬,并且官微的受眾更加廣泛。微博大V直接面向喜歡并且關注自己的人,而官微往往直接面向大眾。在這次疫情中,官微發表的微博的主要內容為疫情發展概況、相關統計數據、確診病例行蹤和重大發布會內容等,同時這些微博內容有客觀準確的特點,官微成為了一種自上而下的信息普及渠道,有利于大眾更加準確及時地把握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民微沒有廣泛的粉絲基礎,從這一角度看,單獨一個民微用戶的社會影響力不大,但正是一個個單獨的民微用戶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使得官微、微博大V所發微博得到廣泛的閱讀和轉發,關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各項信息以及方方日記、疫情吹哨人李文亮病逝等事件,都是在民微的關注下產生了更廣泛的社會影響,因此民微的作用同樣不容小覷。
四、結語
在當今互聯網時代,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往往會對發生的重要社會事件作出及時的反應,促進相關信息迅速傳播,引起社會層面的廣泛關注,但是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會產生正反兩方面的影響,我們提倡正向的傳播和引導,但也要發現和重視不合理、不合法的行為,打造健康的網絡環境。
參考文獻:
[1] 黃利莉.微博“大V”在重大突發事件中的輿論引導力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16:1.
[2] 王安然.關于主流媒體微博對突發公共事件建構的研究——以人民日報微博為例[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5:15.
[3] 袁翔.中國媒體對社會治理的參與[D].北京:北京印刷學院,2014:5.
[4] 天鋒.互聯網的‘圈子’經濟[J]. IT時代周刊,2013(18):80.
[5] 于德清.“約架勝地”消解公共辯論意義[N].新京報,2012-07-19(A03).
[6] 盧何秋,楊澤亞.公共事件中微博意見領袖的話語策略與文本框架——基于新浪微博的實證研究[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40(5):142-147.
作者簡介:邢蕊(1999—),女,河北唐山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