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

摘要:伴隨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深度融合,社會生產方式、人類知識獲取方式、生活方式、經濟運作模式及職業領域都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為應對這種變革,我國于2016年發布了《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詮釋了21世紀的教育目標。但在如何通過中職學校專業課課堂教學評價,有效落實核心素養的策略上,還存在諸多問題,這是我們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主要介紹在中等職業課堂教學過程中,以落實核心素養為目標,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嘗試。
Abstract: With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 social production mode, human knowledge acquisition mode, life style, economic operation mode and career field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In response to this change, China released in 2016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which defines the educational goals of the 21st centur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how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core quality through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of specialized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hich is an important topic for teachers of specialized course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ttempt of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aiming at implementing the core quality.
關鍵詞:核心素養;中等職業教育;《汽車故障診斷》課程;課堂教學評價
Key words: core literacy;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course of automobile fault diagnosis;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中圖分類號:G423?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0)23-0212-02
1? 問題的提出
目前教師、家長、學生更關注學生學會、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多少,但是忽略了學生本身的學習能力的養成;學習方法的培養;在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的升華,價值觀的形成。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忽略了教育的本質——使學生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最終在這個過程中構建人文素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只有具備這種能力,學生才能從容面對世界,才能關愛社會,才能熱愛祖國。這也是從“知識核心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時代”的必然要求。近年來,以核心素養研究引領、拉動課程教學改革,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共同趨勢。但是,在如何將學生核心素養培育有效融入教與學的問題上,業界一直困擾頗多。[1]眾所周知,很多教育問題乃至社會問題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評價機制不完善有很大的關系。目前,很多教師和家長僅僅關注學生的成績,造成教師不自覺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著力于學生的應試能力的培養,而應試能力主要與學生的記憶能力有關,相關研究表明:記憶能力在所有能力中低級能力,創新能力和批判思維能力才屬于高級能力。所以單純追求應試能力,不能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但是,不可否認,與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學習成績相比,學生的勞動意識、問題解決能力、技術運用能力、身心健康、理性思維、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等核心素養的評價困難很多,尤其是量化比較困難。但是,教學評價是教育教學的指揮棒,教學評價的方向就是教師教學的方向和內容,體現了以學習需求定位教學方法,以學習成果評價教學,教學成果反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因此教學評價對于辦好企業認同、家長放心、學生滿意的中職教育,對于落實核心素養的意義重大。由于技能的養成主要是經驗的積累,對于中等職業學校來說,學科成績來源于每一個教學模塊(或者教學任務)。所以本文僅以《汽車輪胎故障診斷》這一教學任務為例探討如何改進評價指標,量化核心素養,為教師課堂教學學生學習明確方向。最終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又使教師在課程設計中回歸育人目標。
目前的評價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重視學科素養的評價,忽視核心素養的評價。傳統的評價只是考察學生能否在規定的時間,完成汽車輪胎故障的診斷。但是,經過研究發現,診斷故障的能力需要以下幾方面的素養來支撐:一是語言溝通能力。維修技師需要通過與車主的溝通才能明確故障發生的具體情況,使判斷故障有相對明確的方向。二是信息分析搜集能力。維修技師通過問詢車主、檢查輪胎、閱讀維修手冊、試車等方式搜集并分析信息。三是工匠精神。汽車能否安全運行,除了與維修技師的技能水平有關系,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故障排查過程中是否認真;故障排除后檢查是否全面細致。例如:故障排除后,還需要檢查:輪胎氣壓、輪胎生產日期、制動系統、轉向系統等。②重視單一技能的評價,忽視綜合運用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評價。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的過程,是一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完成任務的過程。以汽車輪胎故障診斷為例:需要掌握并熟練運用汽車維護技能,汽車底盤維修技能,安全生產技能,團隊合作能力,正確使用工具、量具以及設備的能力,語言溝通能力,信息搜集與整理能力,還需要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以及知識更新、積累經驗的能力。③人為割裂學科素養評價與核心素養的評價,忽視了核心素養的跨域性。以汽車輪胎故障的診斷為例,我們在檢查輪胎過程中需要與客戶溝通,維修過程中需要與同事溝通。這就需要語言溝通能力和信息分析整理能力。維修過程中,需要按照7S標準一嚴格作業程序需要自我管理能力。現代汽車技術日新月異,需要樂學善學的能力。安全生產意識的養成,離不開人文情懷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學科素養與核心素養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只有用核心素養指導、輻射學科教學,才能彰顯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才能將每一堂課的教學升華為一門課程的“教育”,最終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④重視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多少的評價,忽視獲得知識和技能的能力的評價。重視核心素養的養成,并不是意味著要弱化知識和技能的習得,而是在知識、技能習得的基礎上強化核心素養中的高級素養。中職階段的學習,特別是中級工層次的學習,僅僅需要簡單、重復的訓練,就可以習得相應的技能。但是,應該從簡單重復的訓練中,發掘高階素養,并對其進行評價。
2? 在《汽車輪胎故障診斷》教學任務中落實核心素養培養及評價的策略
表1是筆者基于核心素養在《汽車輪胎故障診斷》教學任務中設計的的評價表。說明:①核心素養評價指標可量化。核心素養相比學科素養有更強的內隱性,因此評價困難。但是必須認識到:核心素養具有可測量性,因此是可以評價的。[2]核心素養的評價側重于評價中職學生在真實情境中將習得的知識、技能、態度等。本評價中將能否與客戶有效溝通、向客戶清晰描述故障、敘述故障現象評價語言運用、溝通能力、信息搜集能力;通過能否找到故障點評價信息整合能力;通過能否按照邏輯規律判斷故障評價知識綜合運用能力,通過能否按照按照7S標準作業、作業后是否認真檢查評價自律能力。要注意的是,一個學習任務,不可能體現所有的核心素養。②評價結果兼顧學科素養與核心素養。學生在技能、認知、態度等不同層面的達成情況,體現了學生將來在適應生活、工作所面臨的挑戰時,應該具備的技能、知識與態度。所以不能以單獨的評價學科素養達成情況或者核心素養達成情況作為最終評價結果。在本評價表中,體現學科素養的“操作技能”、“工具的使用與維護”占50分;體現核心素養“作業時間”、“作業前準備”、“安全作業”、“作業后檢查”共計50分。體現了兼顧學科素養與核心素養。③評價目標是本任務所需的部分核心素養,而不是全部核心素養。要注意的是,一個學習任務,不可能體現所有的核心素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夠適應其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其內容包括:一個核心,三個方面,六大素養,十八個要點。但是一個教學任務所包含的內容有限,課時有限,對應真實情景有限,所以只能提煉出完成本任務必須的素養。④突出知識的整合及應用能力,變評價知識、技能的習得與記憶為評價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本評價體系中“沒有按照邏輯規律判斷故障”占20分。“不會使用維修手冊”占20分。原因在于:本教學任務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是1)根據故障現象和所學知識,有邏輯的判斷故障的能力,培養學生掌握運用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2)通過合理使用維修手冊,培養學生獲得、整合及運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我學習的能力。這兩個評價指標體現了在學科素養培養基礎上,拓展核心素養的培養。
3? 總結
評價過程中應注意兩方面的設計:①考核情景的設計。對于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以及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的培育而言,企業真實的生產情境往往更有力量。但目前我國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方式主要依托的恰恰就是學校職業教育模式[3],所以應該在考核中應該設計貼近真實的考核情景,以檢驗學生是否具備完成工作任務的品格和能力。②應該靈活運用測量、觀察、提問及面談等方法,靈活使用多種工具,兼顧整體評價與過程評價,特別是要著重考察核心素養在實際生活、工作中的運用,以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效,并進行有效評估與反饋評價的結果可以指導學生下階段的學習,也可以作為下一階段課程改革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項目組.課堂教學如何為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提供有效支點?——北京市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教與學研究報告(2015)[J].中小學管理,2016(10):37-40.
[2]蔡清田.論核心素養的評價.
[3]徐國慶.實踐導向職業教育課程研究:技術學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