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源
摘要:當前高職應屆畢業生所面臨就業時,很多優質單位在招聘人才競爭激烈。反觀,一些中小型“平民”企業,工資待遇一般,工作環境相對艱苦,需要應屆畢業生揮灑汗水去奮斗的崗位卻無人問津。當前高職學生應當持有正確的就業觀念,關鍵在于如何提高個人自身價值,增強“不可替代性”。
關鍵詞:就業;不可替代性;高職
一、“不可替代性”在高職學生就業過程中的比較優勢
今年年初經過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失業人口增多,乎都存在一個共性--易替代性。如快遞工廠上的流水線作業,不需要有多高的學歷和技術,不需要有多豐富的工作經歷就可以勝任。相比,機器故障的檢修、智能機器的程序設定等卻要專業技術人員才會勝任,他們的工作相對就有了不可替代性。時代正在飛速改變,以往的體力勞動放在新時代的勞動力市場中已無優勢,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是技術人才的搖籃,雖文憑不是特別的高,可縱觀各行各業,都不乏佼佼者。所以當代高職學生應當主動去學習技術,掌握技術,創新技術,有了硬本領便可以確立你在崗位上的不可替代性,才可以扛住一波又一波的競爭。
二、高職學生視角如何塑造“不可替代性”
如何成為不可替代性的人才,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完善自我價值。
(一)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據統計當代社會就業率中,剛畢業的大學生跳槽率高達60%,他們跳槽的原因或多或少是因為心態、工資待遇、與同事不和、對工作失去熱情等等。其中因為自己心態問題跳槽的更是在比例中穩居高位。在生活,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那么他的人生是灰色的。在工作中也是一樣,心態決定狀態,狀態往往又決定著效率;
(二)正確看待薪資待遇。大部分的畢業生都抱怨自己的工資待遇不高,卻反觀自己又不符合高薪資的條件。部分高職畢業生往往會緊盯初次就業時的薪資待遇,而忽視了一些薪資不高的工作崗位提供給畢業生的能力培養機會以及成長空間。
(三)培養創新精神。任何一份工作都需要創新精神,簡單重復的工作便會覺得乏味無聊,當前高職畢業生之所以頻繁跳槽,從一定層度上而言歸結于缺乏創新思維,機械的工作不可能造就就業過程中的“不可替代性”。
三、企業視角應“不可替代性”對企業的價值
從企業視角而言,當個人有了自我價值,不可替代性后,要把握住人才,不僅要積極改革吸收其他企業的先進思想和經驗,促成就業崗位對于技術性人才的需要,更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為方向,對人才進行長期可持續培養。對于一些高職院校畢業的優秀學生,也應重視能力挖掘與個人培養,而不是以文憑定終身。同時,企業還應適當地提高技術人員的薪資,肯定他們的能力,而非把他們當成低廉的勞動力,從而不至于被其他企業挖走,導致崗位空缺的苦惱。目前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比例日漸增多,作為企業應重視這個就業群體,挖掘高職畢業生的潛能從另一方面而言也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關鍵。
雖然受疫情的影響,從現階段而言我國的就業壓力增大,社會生存成本也水漲船高。但就業不僅是一個社會問題,更是關系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宏偉藍圖的中的重要一步,只有穩定了就業,才能維持社會的穩定,推動經濟平穩且可持續的發展,反觀,經濟的平穩且可持續的發展才會迎來就業市場的欣欣向榮,這兩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
參考文獻:
[1]劉學林.大學生就業能力現狀及其提高[J].職業時空,2005(14);18-20;
[2]夏令偉,陸鐘霖.汽車專業就業工作體系改革之探索[J].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論叢,2010(10);
[3]詹玉芬.淺談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J].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