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裕
摘要:當今互聯網已經在我國各行各業中都編織好了“網”,而金融行業更是借助這張網牢牢地粘在現代化發展的前沿位置。現代金融行業已經改頭換面,各行業對金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發生了巨大地變化,因此在“互聯網+”背景下,為了更快更好地滿足金融市場對金融人才的需求,中職金融類專業實踐教學的變革和轉型也迫在眉睫。
關鍵詞:互聯網+;中職金融類專業;實踐教學
“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也適用于當今中職金融類專業的發展。如果不對實踐教學中的糟粕進行處理,中職金融類專業的前景也只剩下灰色。現今金融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例如:中職前有高職、大學甚至研究生等更高學歷的金融人才,后有目前發展還比較滯后的實踐教學模式,中職金融專業學生的生存空間非常有限,只有改變現有實踐教學模式的不足,才能讓更多的中職學生將來在市場中爭得一席之地,因此,每一所中職金融院校必須進行實踐教學改革。
1.中職金融類專業目前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培養計劃革新不及時
現代金融行業職位類別的劃分更加細化,作為中職生就是要專攻某一項技術,以求畢業后可以立馬上崗,但現在很多學校的專業劃分還不夠細致,教學培養計劃沒有及時革新,很多學生學的比較寬泛,學的內容不能緊跟潮流,因此不能更精準的掌握所學知識,在實習和工作時不能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能很好的適應崗位需求。
1.2線上學習資源挖掘不充分
目前中職金融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對線上的學習資源利用不充分、不合理,比如:實踐教學課中,當需要視頻資源時,部分老師利用互聯網,隨意搜集一些相關性不密切的視頻,不管內容是否緊跟當前金融行業發展進度,是否符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對它們進行簡單處理后交給學生自學[1],這種浮于表面的教學形式,學生無法學到實用的知識,這樣的實踐課程不能真正的發揮其作用。
1.3實踐教學結構設計不完善
中職類金融類專業實踐教學注重社會性實踐性,要求學生去相關企業實習,最終設計畢業論文,這一過程是比較單一、封閉[1]。目前,實踐教學結構由不同專業課程組成,實訓內容有的相互獨立、互不干擾。為了豐富教學內容,學校會組織一些相關的沙盤訓練項目等。各科的實踐內容和體系雖然比較完整,但它們之間的關聯性不大,沒有相互貫通和滲透,如果各科課程有重復的學習內容,也不能做到及時的更換。
1.4實踐教學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
基礎設施是各種實踐教學開展的前提,約束著實踐教學成果的成形。目前一些中職學校金融類實踐教學只具備單調的訓練基地,并未好好結合網絡和校外優秀基地資源;基于市場對人才需求,學校、政府和其他組織合作修建的公用實踐基地數量也難以滿足教學需求[1],現有的基地設施也比較落后,與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對培養學生的要求脫節,不能對中職金融類實踐教學成形起到促進作用。
2.基于“互聯網+”提高中職金融類專業實踐能力的舉措
2.1根據市場需求更新人才定位
中職類院校在制定本校金融類專業學生的培養計劃和專業分劃時,需結合現代金融市場人才需求,及時更新人才培養計劃,學校置辦的金融類專業分類應更加細化,更加具有針對性,將學生培養成適應“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專業型人才,為金融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源動力。
2.2合理利用和分享網絡資源
金融類的網絡資源非常豐富,學校和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專業、不同課程對金融知識掌握度的要求,在課堂上引用關聯性強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對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有更好的理解,比如學習政治經濟學,可以引入一些分析社會經濟現象的典型案例,培養學生如何利用所學知識,科學的分析社會經濟活動、經濟關系等。假期也可以給學生安排網絡課程,讓學生自學,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老師應鼓勵學生通過網課學習,考取含金量高的證書,增強自己的從業能力。學校應構建網絡學習分享合作平臺,同其他辦學質量高的學校進行合作,共享網絡實踐課程。
2.3革新教學內容,注重實踐教學一體化
以往中職金融類專業的教學以及課程安排相對不合理,很少提及新興的互聯網金融理論知識。有了互聯網做技術支持的金融專業,其本質并未改變,在課程的安排上,金融專業課程占比依然最大,然而,在“互聯網+”金融大環境下,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應緊跟金融行業發展,根據需求合理安排計算機技術、大數據分析等課程[2],培養學生的互聯網金融思維和技能。同時,根據市場中崗位特點設計對應的教學模塊,讓中職金融類專業的實踐教學能真正迎合市場發展需求的。再者,各專業各科目之間也應增加關聯性,增強教學一體化的有效建設,避免設立相同的實踐教學項目。教師也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教學方法,讓學生靈活地學習知識,熟練掌握和運用知識,具備創新潛力,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
2.4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需科學化、現代化
中職金融類專業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和完善,必須高質量高要求地完成,通過多渠道引進現代化的教學設備,讓實訓更加具有實戰性。通過逼真的實訓,讓學生們對自己專業、今后從事的崗位和相關工作內容都能夠得到最貼近理解和認識,同時可以設定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專業技能比賽[2]。最終,通過先進的實踐教學基地,學生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為今后進入金融行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3.結束語
“互聯網+”背景下金融行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對專業性強、綜合能力強、創新能力強的人才需求非常大。因此,只有中職金融類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符合“互聯網+”背景下金融市場的要求,才能更好的保證學校的教學質量,讓學生在具備綜合能力后能夠在金融市場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進而共同推動金融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松.互聯網背景下民辦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探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9(25):154.
[2]王微.“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金融類專業實踐教學分析[J].科教論壇,2020(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