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強
摘 要:新課標改革正在扎實的不斷推進,各個學科改革也在不斷推進,包括新式教學方法、減少學生負擔等,改革各項舉措也在不斷推行。物理學科是非常重要的學科之一。對于高中理科學生而言,物理學是可以直接決定學生理科綜合學科的成績。而且高中物理教育也是學生之后進入大學進行學術研究的基礎。而學生在進行物理學習的同時,也需要有一些獨特性的思維來提升自己的物理能力。本文在新課標角度下對于高中物理教學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新課標;物理;新式教學方法
對于理科學生而言,物理學習非常的重要,因為物理學習的成績可以直接決定學生理科綜合的成績,大部分學生理科綜合成績差的原因便是在于物理學習不夠好,但是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單純的只是進行刷題背誦等方式來進行努力學習的話,很難有效的提高成績,而針對學生物理學習的狀況,必須改變學生傳統的以背誦刷題這種效率低下的學習方式。但是如果改變傳統教學思維方式,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方法,讓學生擁有探究性思維,這樣學生在進行物理學習的同時也能提高效率,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最終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
一、改革傳統教學方法
物理學科非常的抽象,在進行傳統物理教學的同時,老師往往只是以知識點的講述為主,并且給學生布置大量的物理作業來進行鞏固練習,而這種以大量題目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以及單一的物理知識講授方式,只會讓學生覺得物理學習枯燥無味,而且如果沒有真正理解物理知識的話,大量刷題也會極大地削減學生的信心。學生的信心不足也會降低學習興趣進而降低學習成績,所以必須改變這種單一的枯燥的物理教學方式。
改變這種教學模式可以用多種方法集中,在教授物理知識點的時候,可以使用與知識點相關的圖片視頻來作為起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舉一些與知識點相關的生活事例,讓學生列舉一些并且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其次也要組織學生相互探究合作探究,讓學生充分參與到物理學習當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思維。在進行題目講解以及例題講解時,也是需要對于題目進行探究性思考,比如分析題目的物理原理以及公式,以用在不同場景下設立物理問題探究兩個題目之間的聯系,而且老師也要總結一些題目的系列類型,探究思考此類題目的通用學習方法。也可以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用圖片和視頻的方式,讓枯燥無味的物理課堂知識變成生動有趣形象的音頻,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1】。
二、培養學生的探究性思維能力
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探究性思維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能力之一。物理教室在進行物理課堂知識講解教學的過程中,除了要講解一些課堂例題以及物理規律與思想,還需要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索,比如老師可以先舉出一些事例,然后講解事例中包含的物理知識,讓學生進行探究思考,并且也總結一些類似的事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進行知識講解時可以只需要對于整章課程進行稍微地點撥,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相互探究自主學習知識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明白,物理知識只是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自己探索得來的,并且學生自己探索得到的物理知識絕對印象更加深刻。而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時,也可以通過自己對于現實生活的理解,以及加上老師的適當點撥來探索,總結出物理的一般規律【2】。在進行物理教學的時候,也不能忽視物理實驗對物理教學的幫助,很多物理問題在進行親身實驗的基礎下,可以對于物理規律進行更加清晰明了的理解。而在進行物理實驗的同時,同樣也需要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思維,讓物理學習變得形象生動。
比如牛頓第一定律并不是發明出來的,定律是偉大的科學家發現的,所以也可以讓學生體驗到科學家發現定律的過程,再根據一定的事例基礎上總結出事物的規律。這種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生產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并且激發學生的探索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傳統的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學模式很難讓學生擁有學習興趣,而如果以教師為主組織學生進行自我探究以及知識創造,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給予學生一定的思維點撥,然后設立良好的教學情景,并且在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同時,解決學生探究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讓學生在物理學習的同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以及研究能力【3】。教師在這個時候需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鼓勵學生的探究行為,即使學生給出了錯誤的結論,也不能完全否定學生,要給學生表達的機會,充分尊重學生表達的思想與意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促進學生擁有自主學習能力。
四、促進學生物理學習思維養成
在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課本教學方式的束縛,高一物理實踐教學的作用不能有效的發揮出來,很多教師仍舊秉承著傳統的教學方式,一方面為了滿足應試教學的需求,只進行課本基礎知識的教學。另一方面為了配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而在課堂上利用基礎的物理教學設備進行實驗教學。這兩種方式雖然都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的增進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但是都與學生的思維方式養成卻沒有任何有效的幫助。當前隨著社會發展需求的不斷提升,傳統的課本知識教學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社會發展需要,更多的時候社會的發展需要的是以思維方式為主的創新人才,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養成。而通過有效的實驗過程,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理解,同時也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能力,通過實驗的分析,學生通過自我的探索過程,分析課本中物理知識所講述的各種理論概念,通過深度的挖掘探究,以新的思維方式和創新方式進行物理實驗,不僅能夠有效的促進思維方式的養成,同時也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加快對于物理知識的應用,加快思維方式的有效培養,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升教學質量。
五、提出新的物理實驗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實驗
在高一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學問題都是教師以課本知識內容為主提出的,這些問題的產生都是學生在不斷地基礎知識學習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因此面對課本地實踐內容,學生的試驗積極性相對缺失,為了通過有效的物理實驗過程中,增進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就要求教師在傳統教學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更多新的物理教學知識,通過將課本知識和時間生活相結合的方式,創新性的提出各種不同的物理實踐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動手參與的方式積極的參與到實踐練習過程中去,引導學生資助的進行試驗活動,進而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的養成。物理教學實驗的養成是通過實踐和創新所產生的,對于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意識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意義。作為教師而言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的使用各種物理研究設備,同時也要讓學生在自主的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六、重新規劃物理實驗設計,促進學生積極參與
高一的物理知識更多的是物理的基礎知識,很多學生在實際的學習階段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而能力都相對較快,因此即使物理實踐器材缺失,學生對于物理知識額度理解能力仍舊處于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產生導致學生自身的思維思維意識養成困難,因此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的過程中注重對于實踐過程中的設計。教師通過將問題告知學生,讓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和實際的物理實驗練習,進一步提升自身對于物理知識的認識程度,進而挖掘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例如教師在進行天平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實踐過程設計,然后對于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進而發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
結束語:對于高中理科學生而言,物理學習是整個理科綜合學習的基礎。而物理學習有一定的學習難度。作為理科綜合三門學科中較難的學科,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非常容易信心不足以及沒有學習方法。物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需要著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來,而探索得到的物理知識學生不但印象深刻,而且也能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所以進行探究性思維的教學變得尤為重要,從而促進物理課堂學習的良好開展。
參考文獻
[1]新課程下的高中物理實驗創新教學[J].黃潔,張瑋.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04)
[2]當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困境與突破[J].鄧壽根.物理通報.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