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在對學生的教育教學中,將道德與法制教學,納入到當前的教育改革中,是非常重要的。當前在學生的全面發展過程中,素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學生的健康發展,也具有極大的促進意義和規范性作用。所以道德法制教育課程的開展,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同時在教學中,也應當注重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優化和路徑的開展,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品德,同時也極大的提高學生的法制觀念。
關鍵詞:道德法制;教育教學;優化開展;路徑分析
道德與法制是學生發展的永恒主題,具有非常強的實踐性,是當前規范社會生活的保障,也是人們在道德與法制的共同作用下,進行生活和工作的基礎。這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應當積極的開展道德與法制教育。同時要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并且注意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注重引導學生重要正確理解法制的概念,并且掌握相關的知識。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和法制理念和意識的培養,積極的開展相關的活動,讓學生將學習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促進主動學習,學習道德與法制的相關知識,從而全面的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1.加強對法制的認識
1.1在新課程影響下,要正確樹立法治觀念
當前受到新課程的教育和改革影響,將道德與法制之間的關系聯系更加緊密了。在當前的學生知識體系構建過程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識比較多,應當注重對學生法制觀念培養,和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等方面的教育。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的法制觀念,也促進了學生的自我保護。所以在這樣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應當加深對于法治方面的理解,在教學中從道德和法制的實際情況和角度出發,同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育計劃,這樣有利于給學生正確的引導,不斷的提高學生的法制觀念。教學中除了提高學生法制觀念的同時,教師也應當注意,要深入的學習法律知識,在教學中發揮引導作用,積極的發揮帶頭作用,這樣可以有效的感染學生,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將法制觀念滲透到學生的行為和思想當中。
1.2在教學目標設計中,明確教育目標
在法制教育中,通過設定教學目標,可以使教師更加明確教學方向,在教學中通過相關法制活動的開展,教師可以集中的整合相關知識點,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從而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培養。而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可以更加正確的認識自己。教師結合學生的表現,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和計劃,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認知的能力的提高。在法制教學中,通過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善于總結和接納自己,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的認識自我,認識到個人的潛力,并且善于發揮自身的潛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教學目標的設計,也可以很好的鞏固專業知識,使學生充分的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幫助學生進行自我完善。
1.3注重法制教育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
在對學生進行法教育中,應當注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這樣才可以使得法制教育,達到更好的效果。將法制教育與學生的生活進行聯系,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也可以使的學生,更加充分的認識到法制的重要。在教學中,應當注意學習和教育方法的運用,選擇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案例,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1.4注重與學生身心發展相結合
在進行法制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注重獨立的重要性,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案例,同時結合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對學生進行講解。例如,可以結合學生的自身情況,促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中要做個獨立自主的人,要學會保護自己,尤其是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這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學中,應當樹立學生的獨立意識,因為學生不能總是依賴父母,應當努力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這對于學生發展非常重要。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教學中,如何運用生活中的例子,如何將這些內容,充分的與教材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積極的進行思考,在法制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時,應當對學生的思想活動進行充分的了解,這樣才能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動力,進而努力的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從而有效的解決生活中的實際難題。
2.有效優化德育教育
2.1與教育教學相融合
在進行學生德育教育時,應當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要注意方式和方式。但是德育教育,不可為這要脫離現實,脫了教育基礎和條件,隨意的設定教學目標。所以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應當注重于教學相聯系,將德育教育與日常教學,進行有效的銜接,這樣才可以更好的明確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進行分工。在明確各自任務的基礎上,注重體現不同層次,同時也要注重德育教育與日常的教育教學之間的聯系,只有這樣才能使德育教育發揮更好的效果。在教育形式上面,不僅要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還要注重加強理論學習,這樣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知道什么事情是該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該做的,懂得做事情的基本方法。
2.2突出示范作用,努力克服人性化傾向
在進行德育教育過程中,對于采用何種教學方式方法,主要是取決于,教學目標的設定和學生的特點,教育目標應當根據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進行設計。德育教育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所以如此采用傳統式的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當前的時代發展了。所以為了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就應當將道德準則,在內化為學生的信條,在外化為學生的行為。還應當教學中,設置大量的教學活動,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從而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對于學生道德習慣的養成,是一種教育的養成,所以道德教育在內容上,應當更加系統,教育目標應當更加全面完整。在道德觀念的培育和樹立方面,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過程,所以也應當注重示范的作用,可以說示范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根本。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意突出這一個特點,這樣有利于克服人性化的傾向,同時有效的優化課程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效果。
3.提高教學設計和教師素質,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1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要想更好的確保道德與法制的教學水平,就應當重視課外互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設計,使得課外活動更加的多彩。在課外活動中,通過設計體驗性的活動,可以使學生視野更加開闊,有效的提高學生對德育和法制的學習興趣,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形成法律素養。同時通過定期的德育活動,使得教學理論,有效的向實踐轉變。學校可以通過一些社會活動,引導學生貢獻愛心,樹立良好的道德品德。通過一些列的活動,來更好的培養學生。
3.2促使教師努力提高素養
在德育與法制教育中,教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體,對教學質量,會有非常直接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中,尤其是德育與法制教學中,教師的素質和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在有效落實教學目標過程中,應當確保教師的專業素養符合教學需求,這樣才能給教學的開展,帶來有力的條件。從當前的教學中,對教學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開展專業的培訓,可以提高教師的水平。這樣才可以有效促進,教師將內容正確的傳遞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的了解教學內容和含義。在進行道德與法制的教學過程中,不能采用體罰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利于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教學氛圍,容易造成不良情緒。在教學中,應當對每個學生充分的重視,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結束語:結合全文,在對學生開展道德與法制教學中,教育教學是非常重要的,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可以實現人才發展的培養目標。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為社會輸送大量的人才。所以學校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也應當注重道德和法制教育,這樣才可以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和法制觀念,從而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才能有效的凸顯出道德與法制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齊敏.初中思想品德課中情感教育的路徑探究[J].新西部:下旬·理論,2018,10:154-155.
[2]宋國清.淺談優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路徑[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9,10:21-23.
[3]趙江.淺談優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途徑[J].都市家教月刊,2019,03:52-53.
[4]葉新群.淺談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快樂閱讀:上旬刊,2018,01:89-91.
作者簡介:司社忠(1968-06),男,漢族,甘肅隴南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