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占
摘 要:作為中學基礎學科,英語具有較強實踐性,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對提高學習效果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英語信息化教學能夠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使英語教學效率得到提高。基于此,本文對中學英語信息化教學實踐展開了分析,從興趣激發、能力提升、合作學習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教學策略。
關鍵詞:“互聯網+”;英語教學;信息化教學;聽說能力
引言:在互聯網得到普及應用的背景下,英語教學開始向“互聯網+”的方向發展,特別是在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活動的開展和作業練習的完成,使傳統的教學活動由教室轉到互聯網平臺的,擺脫了時空和語言環境的限制,新技術和平臺的應用使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得到顯著提升。疫情后期的教學活動也向著信息化方向進一步發展。作為教師,準確把握中學英語教學的信息化發展趨勢,合理利用“互聯網+”技術,提升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效果,以使學生輕松高效的提升英語學習能力已經成為新的趨勢。
一、“互聯網+”背景下中學英語信息化教學作用
(一)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在“互聯網+”背景下,英語信息化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對學習過程的參與度更強,能更有效的進行聽說讀寫等練習。教師開始更多的去關注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同時更注意針對不同基礎和能力的學生,做到個性化的因材施教。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的后臺管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確認學生能否跟上教學進度,隨時進行教學內容調整,從而實現學生的有效學習。互聯網平臺也為線上教學和作業練習活動提供了更多的音視頻資料,競技類帶有挑戰性的各種線上練習活動也給學生充分的感官刺激,使學生能夠不斷挑戰自我,從而有興趣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1]。因此在該模式下,學生主體地位能夠得到充分體現。
(二)增強師生互動溝通
傳統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導致學生聽說練習的效用不高,難以得到英語表達能力的培養。但在互聯網平臺上這種相對活躍、沒有壓力的氛圍里,學生可以獲得更多“說”的機會,也愿意主動參與。同時教師可以在后臺對每個同學的活動進行關注和指導,可以針對學生特點或所感興趣的問題,有的放矢地與學生進行溝通,給予學生更多良好的互動交流體驗。同時,互聯網平臺讓以視頻方式記錄學生的表現,學生可以自己回看自己的表現,教師也可以在課后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對學生的問題進行課后指導,突破了課堂時間和學校空間的局限,讓師生的互動溝通得到增強。
(三)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互聯網+”英語教學可以促使學生高效開展學習活動。教師通過互聯網平臺提前進行相關學習任務的布置,學生獨立或合作預習相關內容,了解課程相關知識,并發現和提出問題。教師可以及時查閱任務完成情況和學生的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解答,引導學生加強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教師也可以通過布置分層任務引導學生通過交流合作完成問題探究和解決方案。課后學生利用平臺完成課后學習活動,并通過平臺及時獲取結果反饋,改正錯誤,完善答案。解決不了的,可通過平臺向教師提問,教師可以及時解答,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二、“互聯網+”背景下中學英語信息化教學實踐
(一)動靜結合激發興趣
運用“互聯網+”技術,借助多媒體和互聯網平臺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增強英語學習趣味,使學生產生英語學習欲望。信息化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擔任引導角色,利用動態資源,通過靈活切換動畫、視頻等各種生動形象素材調動學生的感官,使英語教學內容充滿趣味,同時通過對話、朗讀、聽力等活動讓學生“動”起來,特別是通過網絡進行遠程互動,開展“在線”外教、班班通云課堂,云直播等“連線”活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活動,使其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激發[2]。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適時導入靜態素材引導學生把握學習主題,深入了解和學習英語知識點。提高學生專注度,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通過組織學生活動和引導學生思考做到動靜結合,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二)互動溝通練習聽說
在傳統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聽說能力發展存在局限性。而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英語聽說教學活動,讓學生通過智能終端進行有效的聽說練習,促進口語交際能力和聽力的提升。在智能終端上,學生的發音和練習情況被錄入到軟件中,系統對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判,并及時反饋結果,提供針對性的練習修正問題,指導學生科學完成聽說對話練習,這在常規的教學中幾乎是無法實現的。同時平臺可以模擬相應角色對學生聽力和口語進行全方位訓練,進而學生可以在生活中就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與老師、同學、朋友進行互動交流,使聽說能力得到更為充分的鍛煉和提高。
(三)合作學習強化能力
傳統英語教學都存在課堂活動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問題,信息化教學活動中,學生完全占據主導地位,教師只提供輔助作用,引導學生借助互聯網開展學習活動,使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得到強化。教師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完成相關資料的查找,學生經過獨立學習后,可以合作進行深入探究,并在線開展交流、討論活動,進行思維碰撞,在合作研討過程中實現學習內容的延伸。在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還可以發揮指導作用,幫助學生利用“互聯網+”接觸到更深層次英語知識。通過將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相結合,學生可以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讓“互聯網+平臺”成為合作學習的有力工具。
(四)多元評價引導提升
通過“互聯網+”平臺開展英語教學,學生學習過程可以在平臺上得到記錄,能夠為多元評價活動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回看之前的表現開展自評、互評活動,從口語表達、閱讀表現、語法運用等多個角度進行評價,使學生通過比對及時認識到自己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汲取他人優勢加強改進,得到英語學習水平的提升。這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發現自身問題、了解自己英語學習中的不足,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參與度,進一步促進學生主動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后,取得更為理想的學習效果。在互聯網平臺上,學生之間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做到相互幫助和支持,在獲得他人的肯定與鼓勵,也可以正確認識自己并合理表達對他人的看法,在合作中學會理解和包容。
(五)線上平臺促進學習習慣培養
英語學習中,部分學生往往缺乏自控能力,沒有教師的監督提醒難以做到經常性的開展學習活動。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英語教學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延伸到課外。教師可以通過平臺軟件和智慧終端實時或定期提醒學生開展課后練習,使學生聽到、看到,并且能夠與平臺互動,從而養成在課后按時完成相關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并逐步促進學生習慣性的進行英語學習。教師可通過設計競技性活動,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加強日常練習,完成相應任務,提升學習效果和自信心。通過智能終端學習群或班級群,學生也可以“炫耀”自己中取得的成績,激勵自我、鞭策他人,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氛圍。從而使原來對英語缺乏自信心的同學在英語學習中敢說、能說,激勵原來英語基礎較好的同學不斷進取,英語基礎優秀的同學勇于挑戰自我,最終實現“促后提中培優”,從而大面積提升英語學習效果。
結論:綜上所述,開展中學英語信息化教學,加強互聯網平臺的利用,利用豐富的線上英語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促使學生積極對話溝通,得到英語表達能力的鍛煉。加強智能終端平臺的運用,組織學生開展在線自主和合作學習活動,可以促進學生高效參與學習過程。借助智慧終端和平臺,利用多元評價促進學生自我改進,使學生英語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使良好學習習慣得到培養,從而在英語學習中不斷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J].劉璇.?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5(10)
[2]周奇文.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20(0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