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桂芹
摘 要: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倡導在實驗的環(huán)境下,使得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進入到更加深入的狀態(tài),鍛煉學生的化學知識應用能力。作為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認為可以將探究教學模式滲透到實際高中化學實驗教育教學過程中去,構建探究氛圍,激發(fā)探究意識,培養(yǎng)探究能力,繼而確保在高中實驗教學中實現高中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和鍛煉。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探究教學模式;運用策略
傳統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依然是主導,教師去制定實驗方案,教師去設計教學探討環(huán)節(jié),甚至教師去指導實驗行為,由此學生在實際化學實驗中的主體性難以得到充分的體現,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化學實驗的興趣會慢慢喪失,也就難以進入到理想的化學學習格局。面對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將探究式教學模式融入到高中化學教育教學過程中去。
一、探究式教學模式滲透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必要性分析
探究式教學模式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營造探究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由此增強交互,加深對于實際知識的理解。對于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而言,將探究式教學模式融入其中,是很有必要的:其一,探究式教學模式,可以使得高中生參與實驗教學的積極性得以提升,繼而進入到學生潛能開發(fā)的狀態(tài)。比如在Fe2+和Fe3+比較的時候,可以開展對應的鑒別實驗,在實驗中可以通過分析實驗現象來理解對應原理,經過學生獨立思考之后的知識樂趣會充分體現出來,繼而使得高中生以更加大的熱情參與到化學知識學習中去。其二,積極將探究式教學模式滲透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去,可符合新課改的基本訴求,可以使得高中生合作素質得到培育,樹立正確的科學態(tài)度,進入到以學生為主導的實驗教學格局,這對于培養(yǎng)研究性人才而言,是很有幫助的。其三,將探究式教學模式滲透到實驗教育教學中去,可以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從實驗目標的設定,到實驗內容的安排,再到實驗現象的歸結,學生的思維意識得到充分的激發(fā),知識的交互性進入到更加頻繁的狀態(tài),由此可以進入到更加高質量的高中化學教育教學格局。
二、探究式教學模式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探究式教學模式有著多維度的優(yōu)勢,作為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正確看待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價值,然后將其有效的貫徹執(zhí)行到實際的高中化學實驗教育教學工作中去。詳細來講述,在此過程中需要關注的細節(jié)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強調實驗效果,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
在進行實驗設計的初期,教師會有意設計一些讓人比較意外,超出學生認知范圍的實驗現象或者結果,在此基礎上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由此使得高中生的自主性得到激發(fā),繼而奠定夯實的實驗探究基調。比如在學習氫氧化亞鐵知識點的時候,牽涉到實際氫氧化亞鐵制備實驗,學生在沒有學習之前,并不知道氫氧化亞鐵易被氧化的性質,于是教師進行了前期實驗效果的呈現:將氯化亞鐵加入到氫氧化鈉中去,然后讓學生去進行觀察,學生會發(fā)現看不到白色沉淀,此時心中不免產生疑惑,教師可以順著這樣的思路提出對應的疑問:這是為什么呢?在看到這樣的現象之后,學生都感覺到十分的驚奇,并且想知道這背后到底是什么化學原理,當學生意識到這樣問題的時候,就可以慢慢引導學生去進行實驗方案的優(yōu)化設計,進入到實際問題解決的情境中去,這就意味著實際探究性的實驗情境得以構建。在這樣的實驗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提出猜想,設計實驗步驟,然后進入到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并且慢慢從感性認知向理性認知轉變,由此使得實際實驗教育教學的質量朝著更高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在選擇實驗效果呈現方式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將與學生基礎認知相互違背的現象,確保呈現效果的出人意料,由此可以迅速的抓住學生探究的欲望,想知道這背后隱藏的各種秘密,繼而步入到理想的探究格局。這一點要求實際高中化學教育工作者可以積極主動的去進行相關資源的收集和整理,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教育教學訴求,做好合理的規(guī)劃工作,繼而步入到理想的實驗探究格局。
(二)關注實驗基本操作能力的培育,奠定實驗基調
對于高一年級學生而言,化學知識體系還不是很完善,實際化學實驗操作的經驗也不是很豐富,因此在實際的實驗教育教學中尤其需要關注基本操作能力的培育,引導學生意識到科學實驗中不允許出現任何的馬虎,要以嚴謹的態(tài)度去面對;要樹立實驗合規(guī)意識,積極主動依照對應的規(guī)范來進行,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以制備硫酸亞鐵銨的實驗為例,完全可以將其作為實驗基本能操作能力培育的重要契機。其中牽涉了無機化合物的制備過程,關乎到蒸發(fā),濃縮和過濾等基本操作模塊,鼓勵學生不斷熟悉這樣的基本操作,可以為后續(xù)其他各種實驗工作的開展奠定夯實的基礎。在實際實驗操作中還可以積極設定如下的版塊:要求學生相互監(jiān)督對方做實驗的步驟,如果發(fā)現對方實際操作存在問題可以及時將其記錄下來,然后在同學完成實際操作之后給其提出對應的意見和建議,這樣的反復練習可以使得實際基本操作能力朝著更加夯實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當然,實驗基本操作能力的鍛煉,還需要在平時的各種化學實驗中進行鍛煉,這些將會為探究性實驗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一旦學生具備良好的實驗基本操作能力,也能夠更加主動的進入到探究的狀態(tài),使得實際的實驗體驗朝著更加夯實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在基礎實驗探究能力提升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積極呈現出錯誤操作步驟或者錯誤操作行為造成的各種負面影響案例,鼓勵學生去發(fā)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思考是哪些步驟出現問題導致這種局面,在這樣的反復思考的過程中,確保實際的實驗探究基礎操作能力朝著更加夯實的方向發(fā)展和進步。
(三)構建探究性情境,培育探索精神
新課改提出要高度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基于這樣的要求,在進行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時候,就需要改變之前驗證性實驗的教學思路,積極構建探究性情境,確保學生的探索精神可以得到培育。因此在實際的教育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實現探究性實驗的創(chuàng)設。此處我們以Fe2+和Fe3+的檢驗和轉化實驗教學為例,其詳細的步驟為:鼓勵學生回憶自己熟悉的鐵的化合物的相關知識,最好是在實際生產中的運用案例,以此為背景,實現探究性實驗的設計,從實際問題設計,到激發(fā)思維,再到產生實際探究結果,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以學生為主導的,
由此經歷了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總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在生活常識中會發(fā)現鐵銅和化合物性質上的差異性,學生在主動實驗過程中,會主動去推測,會主動去設計,由此認知兩者之間的區(qū)別和轉化,使得學生實驗探究的意識得到激發(fā),使得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積極性得到不斷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探究情境構建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提出各種猜測或者反駁意見,要懂得引導他們去設計對應的實驗,去驗證自己的猜測,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做到的就是尊重他們的意見,而不是直接幫助他們制定實驗方案,可能他們的猜測或者反饋是錯誤的,但是在自我驗證自我修正的過程中,就可以使得其化學探究素養(yǎng)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fā)展,這一點,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視。
三、結語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懂得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在化學實驗設計的時候要以學生的實驗訴求為基礎,尊重學生的實驗意愿,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構建理想的探究性實驗格局,鼓勵他們在不斷交互中,實現化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充分融合,確保實際的實驗教學質量得以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袁卓慧,李玉玲.新課改下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探討[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18):44.
[2]劉艦.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高中化學實驗課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35):105+107.
[3]馬富強.改進高中化學實驗,提升化學教學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8(34):89.
[4]宋振澤.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J].新課程研究,2019(06):88-89.
[5]李秀芝.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實驗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