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小亮
摘 要:課堂教學為教育活動實施的主要場所,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如何實現課堂教學價值的充分發揮便尤為重要.如教師可借助科學有效教學模式的引入,推動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首先針對情景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目的加以闡述,其次針對情景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幾點建議,望借此可推動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高中物理;物理教學
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引入情景教學法,可促使學生在教師所創設教學情景中展開物理學習活動,以此除可實現學生物理學習積極性的調動外,還可有助于學生深化知識理解,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因此,教師需以學生實際需求、教材內容等為參考,實現情景教學法的合理應用,推動物理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情景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目的
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應用情景式教學法,除可對物理教學創新需求加以充分滿足外,同時還具備以下幾項優勢:首先,教學活動中教師借助教學情景的創設可將學生迅速帶入學習狀態中,并引導學生在物理學習活動中可積極主動的對物理知識展開探究、觀察及分析,以此可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逐步提升,拓展學生思維,實現學生觀察能力的進一步強化;其次,可對學生實踐能力加以鍛煉,借助創設情景,實現學生想象空間的拓展,促使學生加深對生活的感悟.再次,借助教學情景的創設,可促使學生在情景引導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解答問題,提高學生物理知識應用能力;最后,可引導并鼓勵學生針對開放性問題展開探討,促使學生可對生動形象的物理知識形成更為直觀的感受.除此之外,教學情景的創設在增強學生學習技能、熟練掌握學習方法及幫助學生積累學習經驗等方面均發揮重要作用,推動學生物理學習效率的提升.教師將情景式教學應用至教學活動中,還可實現學生聯想能力的進一步激發,并調動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可充分利用所掌握知識完成知識的探索,強化學生物理學習能力.
二、情景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策略
1.創設生活情景
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應充分利用身邊條件,為學生創設真實的物理學習生活情景,生活為物理知識的重要來源,生活中也存在諸多物理現象.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一項重要目的即在于利用物理知識對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加以解決.為此,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需注重日常生活元素的融入,促使學生可在學習過程中對生活中所隱藏的物理知識形成感知,以此還可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至日常生活中,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發展.以“平拋運動”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在此節課教學活動中,可將多媒體技術應用至教學知識講解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完成平拋運動動畫的制作向學生播放,借此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至課堂活動中,以此可將抽象的物理知識生動形象的呈現至學生面前,有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的深化.教學活動中,教師還可融入將日常生活元素,如可將粉筆向上拋擲,引導學生對粉筆運動軌跡加以觀察,隨后,教師可將生活中的事例向學生講述,以此幫助學生對生活中所隱藏的物理知識形成認知,深化學生理解,除可縮短學生同物理知識間距離外,還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以“帶電粒子在有界磁場中的運動”教學內容為例,此節課教學內容中指出,解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關鍵因素即在于粒子的運動軌跡,實際上,因帶電粒子進入已設定有界磁場僅可運動一段圓弧軌跡,隨后,帶電粒子將會飛出磁場,因此,帶電粒子所形成的運動軌跡并非為一個完整的圓.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針對此知識點存在一定理解難度,因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帶電粒子運動軌跡制作為課件,以更為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針對物理知識形成更為具體的理解.
2.創設實驗情景
分析高中物理教學內容發現,高中物理實驗性、抽象性較強,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將概念性的物理知識直接向學生講述,學生將會難以接收教師所傳達的物理知識,對其中所蘊含的物理思想、物理意義難以形成深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物理教材中教學內容為參考,并完成相關物理實驗的準備工作,幫助學生完成真實物理情景的構建,實現學生物理學習積極性、學習熱情的激發.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對學生接受能力、學習能力加以了解,并以此為參考,改進、調整物理實驗,為學生提供更為直觀的感受,同時還可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空間.以“勻變速直線運動”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在此節課教學活動中,可先結合學生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理解情況,完成教學實驗的創設,應對實驗所需物品,如砝碼、紙條、打點計時器、滑輪、運動的小車等妥善準備,并親自完成實驗示范:教師借助紙條完成小車運動狀態的記錄,以此對小車勻變速運動狀態加以模擬,幫助學生可對勻變速直線運動形成更為直觀的理解.隨后,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借助各小組多次打點計時器實驗的展開,對實驗數據加以記錄.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結合實驗數據展開討論,并對小車勻變速加速度加以計算,深化學生知識理解,以此還可實現學生自學能力、合作意識的強化,推動物理教學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3.創設問題情景
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借助課堂問題的科學設計及問題情景的精心設計,可于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同時,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此外,學生問題探討的過程也為學生知識學習的重要過程.伴隨素質教育深入發展,要求教師在物理教學活動中需對學生多元智能發展予以足夠重視.同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引導并鼓勵學生展開物理學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以此還可調動學生問題思維.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將實際問題引入教學活動中,借助合理問題情景的設置,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至課堂活動中,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問題展開思考.以“壓力”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先設置物理小實驗,吸引學生課堂注意力,教師可將兩張完全相同的紙豎向放置,隨后,讓學生向兩張紙中吹氣,借助課堂實踐活動的展開,實現學生物理知識探索欲望的激發, 并讓學生間對兩張紙中所產生的物理變化展開探討,實現壓力內容的導入,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實現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
綜上所述,伴隨新課改持續深入,要求教師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需借助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引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先進教學方式,可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因此,教學活動中,教師可借助創設實驗情景、創設問題情景等策略的采取,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海林.情景教學法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途徑[J].科技資訊,2020,18(08):154+156.
[2]黃輝.試析情景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可行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03):72-73.
[3]馬春.試析情景教學法應用于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途徑[J].科技資訊,2020,18(10):164,166.
[4]馬娟.探究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法[J].中外交流,2018(15):57.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