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戰永
摘要:通過結合審計質量適用的理論基礎,對影響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關鍵因素進行實踐性分析,可以發現的結論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影響因素不僅來源廣泛,同時,審計工作落實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可能會出現問題或是風險因素,致使最終的審計結果可參考性以及真實性無法保證。所以,在對審計質量進行提升時,應注重從多角度入手,仔細排查,預防問題出現。
關鍵詞: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影響因素
決定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工作開展質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是審計會計,也就是人才。通常情況下,從人力資源角度分析,對最終審計結果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員因素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另一個是審計人員的道德素養。
1.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
1.1人力資源角度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因素影響
如果審計工作人員的能力不達標準,那么在執行審計過程時,就可能會因為專業知識儲備不足或是沒有對行業規章制度進行充分了解而出現審計結果不夠精確或是質量水平不夠高的情況。因此,審計人員必須擁有扎實專業基礎的情況下,還擁有較為豐富的實操經驗,如此,才可以在審計過程中對被審計對象的潛在財務舞弊風險進行有效識別,并通過適宜的手段對其進行有效降級,并因此提高審計質量。但現實是仍有部分審計人員因實踐經驗不足或是自身能力不足等情況,而致使最終的審計過程狀況百出,甚至最終的審計結果也不是精確的。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缺乏同樣會致使審計結果出現質量問題,從一些企業審計案例上看,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審計人員在落實審計操作時,可能會因為放棄執行必要審計程序或是作出有違職業道德要求的行為,而致使審計失敗或是審計結果不具備較強的參考價值。與此同時,如果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受到影響或是受某種力量的制約,那么審計工作就會喪失開展價值。
1.2業務角度對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影響
會計師事務所在落實業務承接工作之前,應當對潛在客戶進行審計業務合同簽署之前的風險排查,也就是對審計工作潛在的風險進行數據獲取。尤其是一些高風險客戶,如果沒有在相關工作落實之前對其進行重點關注,或是進行全面的數據收集,那么最終的審計工作或是結果都會受到嚴重影響。老客戶則需要通過對其他信息的更新來對其審計過程中可能潛藏的風險因素進行有效識別。但是部分會計師事務由于與老客戶長期合作,所以信息更新方面存在漏洞或是其他問題,也就是審計程序沒有執行到位。所以在業務承接之初,就已經存在較高的審計風險,這勢必會對最終的審計結果精確性以及質量產生影響。
1.3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影響因素角度
業務執行環節可能會對審計質量產生影響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監管環節的程序沒有執行到位,也就是受環境或其他因素的影響,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在開展審計工作時,沒有采用合規的方法進行抽樣調查,因此,致使最終作為出具審計意見的證據出現支撐不足的情況,進而致使最終的審計質量受到影響。
其次,實質性程序執行不當,這是指審計工作人員在對數據的真實性進行審核或是核實時,由于沒有秉承客觀嚴謹性原則,所以導致審計對象的實際財務狀況沒有得到全面掌握,這意味著最終的審計結果是不精確的。
最后一點,是審計程序存在娛樂或刻意縮減的情況。這也是虛做工作底稿現象,因為按照謹慎性原則,審計人員在落實審計工作職責時必須對審計對象提供的數據進行全面排查,如果發現異常的波動,那么就應立刻提高警惕,保持應有的職業懷疑。并通過制定必要的審計程序來獲取審計證據,對最終的審計結果進行佐證。但是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可能會因為承接的客戶較多,故為節約時間,而沒有秉承足夠的警惕性或是篩減了審計程序,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致使審計工作人員出具的最終審計結果與實際不符。
2.控制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有效措施
2.1加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力資源管理力度
針對審計人員業務能力缺乏或是職業道德水平不達標準,導致的審計質量不夠高問題,會計師事務所應注重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入手,對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進行重點部署。首先,是對人員的錄用體系進行完善,同時積極融入風險管理類、法律類、信息類以及計算機等多種類別的專業人力資源管理辦法,讓各領域的專業事務所會計師能夠得到更加專業的管理,并在工作職責履行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理論基礎知識學習習慣,保證最終的審計工作落實質量。其次,還要通過強制性的方式讓職業人員在后期工作中參與在線學習或是在線教育活動,通過員工培訓的方式強化審計人員的業務素養以及工作能力。第三,注意在薪酬考核體系中進行審計質量考核方面的標準加持,如此,才能讓審計人員的審計業務落實過程中秉承謹慎性、客觀性原則,讓審計工作的落實質量得到側面提升。
2.2有效強化業務承接時的風險意識
擁有更強的風險意識,能夠讓會計師的審計工作落實過程更加高效,同時質量更高。審計工作具有較強的特殊性,所以會計師在進行業務承接時,需要提前對審計對象進行情況了解,并依據獲取到的信息對接下來的審計工作落實步驟進行有效編排,以保證最終的審計質量。所以,事務所中的會計師如果能夠擁有較高的風險意識,那么在審計對象的信息了解過程中就會更加嚴謹,會在與其建立合作關系之前,就對其社會信譽、經營屬性、財務狀況以及業務范圍進行深入性了解,對可能會需要開展的審計工作進行風險預判。同時,推測審計對象是否存在財務舞弊或作假情況。與此同時,在業務承接過程中,為了讓獨立性管理作用能夠得到有效強化,在承接業務之前,也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對此項工作的獨立性進行衡量與評價。而后,對應適宜的措施,對其中可能會對審計工作獨立性產生影響的因素進行規避,以保證審計工作可以獨立落實,不受外界環境或個人因素的干擾。
2.3全面優化審計收費機制
通過對以上內容的分析,可以從中得到的結論是,部分會計事務所審計業務執行環節出現問題,進而致使最終的審計質量結果不夠精確,大部分原因是審計收費機制設置得不夠科學、適宜。所以,事務所需要或主動選擇使用減少審計程序或前期不過度投入精力的方式對成本進行壓縮,但這種方式是不正確的,只會致使最終的審計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審計收費機制如果構建得不夠合理或是受到各方因素的影響,同樣無法發揮出良好的監管作用。所以,會計師事務所的管理者必須對審計收費機制中的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優化。
首先,審計服務同質化問題嚴重。所以部分會計師事務所會通過降低收費的方式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可以獲得更多優勢,這種方式屬于對于惡性競爭,并不利于審計行業的價值發揮。與此同時,低收費還可能會引起審計業務執行方面出現偷工減料問題,致使審計質量大幅降低,所以,會計師事務所必須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摸清自身在審計業務中的相關優勢與特長,將市場進行細分。如此,可以在同質化嚴重的審計服務提供中脫穎而出,快速定位屬于自己的市場份額,并獲得良好的業務發展前景。其次,國家與行業都應認清自己在審計服務管理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從制度層面入手,保證能夠對審計收費機制進行影響,如此可以倒逼輸入會計師事務所通過提升自身服務質量以及經營實力的方式獲得更多競爭力,而非通過壓低價格的方式,致使整個行業的風氣被污染。
3.結語
綜合人力資源、業務承接、審計業務執行等角度,對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影響因素分析,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審計工作的最終結果精確性影響深遠。所以,承擔審計工作職責的人員必須在職責履行過程中,保證配合的措施科學有效,如加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人力資源管理力度、有效強化業務承接時的風險意識、全面優化審計收費機制等都需結合實際情況的運用。
參考文獻:
[1]牛甜.N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優化研究[J].上海商業,2020(12):131-133.
[2]劉菲,龐英哲,孫慶文.關于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的探討[J].河北企業,2020(12):14-15.
[3]馬洋.關于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控制的策略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21):179-180.
[4]施文娟.會計師事務所審計質量影響因素及提升途徑探討[J].商訊,2020(2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