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政
摘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國財政管理制度改革逐漸落實到位,各級財政部門紛紛就財政資金監督管理做出了一定的反應,對財政資金使用去向等進行強化監管,從根本上改變了使用效益低下的問題。特別是在多種經濟共同發展的今天,財政資金的規模、應用領域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過去的財政資金監管工作模式難以滿足新時期工作需求,只有盡快加強財政資金監管改革,才能保證資金得到合理高效地應用。在這種情況下,對縣級財政資金監管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以此為基礎確定縣級財政資金監管策略,明顯具有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財政資金;監管;問題;對策
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中國的國民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政府部門的服務職能逐漸得到強化,各級地方政府的財政資金投入力度越來越大,給財政支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從根本上改變了過去地方經濟建設后備力量不足的問題。然而問題在于,目前部分縣級政府仍未能有效做好財政資金監管工作,普遍存在機構人員素質與工作要求不符、體系不完善、認識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直接影響到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必須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解決問題、讓財政資金監管質量得到提升。
1.縣級財政資金監管存在的問題
1.1對財政資金監管工作認識不到位
黨始終代表著中國先進的發展方向,特別是近幾年,各級政府部門在社會治理當中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也取得了突出成果,但是部分縣級領導人員仍然囿于傳統思想,未能及時對自己的思維進行更新,一味追求擴大經濟收益、尋求政績資本,卻忽略了財政資金的監管工作;還有部分縣級領導干部存在錯誤思想,認為只要不將財政資金用于個人即可,未能對國家利益和群眾利益進行考量,將財政資金作為部門或單位集體利益的來源,未能讓財政資金“好鋼用到刀刃上”,分配過分細化、監督管理卻絲毫沒有進展。
1.2財政資金監管體系不完善
縣級財政資金監管工作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其監管體系不夠完善,監管部門各自為戰,監管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實,在實際工作中往往表現為多次組織檢查和監管行動卻仍然收效甚微,各部門、各單位、各崗位都未能實現有效聯動,因此最終的財政資金監管質量可想而知。另外,上級政府撥付的財政資金往往有配套標準,縣級政府需要按照固定比例進行配套,這使得一些重點項目無法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進而出現項目規模縮水甚至是直接取消的問題。另外,還有部分行業奮力爭取項目資金,最終卻并未將資金用于項目執行,這也是財政資金監管體系不完善導致的。
1.3機構人員素質與工作要求不相適應
縣級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具有涉及面廣、監管任務量大的特點,工作難度非常大且工作任務非常繁重,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現監管失誤等問題。然而在縣級行政機構改革的背景下,專門的財政資金監管機構被削減,監管人員的數量大幅度下降、年齡結構不合理,他們對政策的理解過于落后、對專業技能的掌握不夠深入,很難在越來越復雜的財政資金監管中發揮應有作用,進而造成了財政資金監管的一系列問題。
1.4財政監督思路不清晰
過去的縣級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存在許多問題,比如說監管方式過于簡單、難以有效處理財政資金使用中遇到的問題,給財政資金的正確使用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更重要的是,過去的財政資金監管模式存在事后監督到位、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缺位的問題,很難保證財政資金監管水平。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財政監管思路不清晰的問題愈發嚴重,直接造成財政資金擠占挪用等一系列問題。
2.解決資金監管存在問題的對策
2.1增強財政資金監管意識
首先,縣級地方政府的領導人員必須要盡快認識到財政資金監管的重要性,引導財政監督部門在工作中發揮自身作用,保證財政資金監管更加合理、更加細致。其次,要對黨和政府的政策要求、財政資金管理機制、財政經濟法規等進行學習,充分理解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理論基礎,從根本上改變財政管理工作重點偏離的問題,除了保證分配合理性之外,還需保證監管有效性,使縣級財政資金監管力度得到提升。最后,縣級政府有關部門必須要根據實際工作經驗及工作需求,對財政資金監管手段進行創新調整,牢牢把握住財政資金監管的重點方向,加強責任追究、加強公開曝光,讓財政資金監管更具實際威懾力。
2.2健全機制,完善體系
第一,縣級地方政府必須要根據本縣區的實際情況,確定具有實效性的財政資金監管制度,明確不同職能部門在財政資金監督管理中的工作任務。第二,要和審計、紀檢監察部門進行有效合作,對重要信息進行共享互通,對財政資金監管任務進行合理分配,形成互相保障、相輔相成的全新局面,真正實現政府重視、監督部門關注、預算單位參與的財政資金監管新格局。第三,務必要確保財政資金監管責任的落實力度,對不同類型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類監管,提升財政資金監管整體效率,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做到財政資金監管無死角。
2.3加強學習提升素質
首先,縣級地方政府應從加強財政管理的目標出發,對原有財政資金制度進行調整,保證財政資金監管效果,對財政資金監管部門進行建設,提升工作人員數量和能力水平,解決過去財政資金監管部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其次,要對財政資金監管人員開展培訓活動,要求他們掌握財務會計、經濟法規、資金檢查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在強化專業素質的同時、提升他們的職業責任感,盡快提升財政資金監管隊伍的整體素質。最后,要建立時刻學習的工作思維,要求財政資金監管人員對工作內容、監管內涵等進行動態化學習,從根本上解決財政資金監管人員全局性思維不到位的問題。
2.4拓展財政資金監管渠道
第一,縣級地方政府必須要根據實際情況,要求財政資金監管部門提交年度財政資金監管方案,并著重強化監管目標,對監管的內容、范圍等進行重新界定,確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財政資金監管實施細則,以公開公正為根本性原則,保證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有效性,利用好信息化手段,保證財政資金監管的最終質量。第二,必須要盡快轉變財政監督方式,積極主動地引入全過程財政資金監管模式,除了保持事后監督的質量之外,還需要提升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的力度,讓財政資金監管和具體業務細節結合起來,保證日常財政資金監管及專項財政資金監管的有效性,第一時間發現財政資金使用問題,并給出有效整改意見。最后,要盡快建立健全績效評價體系,對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效果進行評估分析,重新構建公共財政工作管理框架,保證財政資金監管的先進性與合理性,根據財政資金監管工作實際內容,確定績效考核新標準。從財政資金管理的結果出發,逐步倒推監督管理問題,對相關責任人進行一定的處理,從根本上改變過去縣級政府財政資金監管工作不力問題。
3.結語
財政資金包括中央政府撥付的、以國家財政為中心的預算資金、國債資金等等,是地方經濟發展、國家機關正常運行的主要保障性資金,對其進行有效監管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是問題在于,目前部分縣級政府在財政資金監管方面陷入了誤區,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體系不完善、人員素質與工作要求不相適應等一系列問題,直接影響到了財政資金監管的質量。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應采取增強財政資金監管意識、加強學習提升素質、拓展財政資金監管渠道等方式,解決財政資金監管問題。
參考文獻:
[1]郭芙蓉.淺析如何加強縣級財政資金監管[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6(31):37-38+20.
[2]郭玥.鄉財政資金監管之我見[J].山西財稅,2015(01):
63-64.
[3]聶智強.淺談加強對縣級財政專項資金監管的幾點建議[J].財政監督,2010(19):33.
[4]財政部關于切實加強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J].中國農業會計,2010(0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