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葉
摘 要: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不斷深化對意識形態工作的認識是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課題。本文從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出發,對意識形態工作的現實基礎進行初步分析,探討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根本支撐與基礎底蘊。在意識形態工作領域,自上至下全員投入的復工復產實踐、凸顯中華文化之美的宣傳作品以及來自基礎科研機構的創新實績,都是對開展基層意識形態工作的最有力支撐。
關鍵詞:基層工作;意識形態;現實基礎;文化自信;科研實績
中圖分類號:D422.62 文獻標識碼:A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反映抗美援朝主題的《英雄兒女》、《為了和平》等紀錄片在央視播出,《金剛川》在各大影院上映,七十年前的血與火、以弱勝強的人間奇跡通過多種展現方式密集地呈現在大眾面前,一代青年不畏犧牲、舍生忘死的偉大精神全面輻射新的時代,在新時期的社會大眾、新時期的中國青年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具體到華東有色地質信息中心這一基層科研單位,以觀影活動為切入點的思想政治工作、意識形態工作也在職工群眾中獲得了積極評價。
1 開展基層意識形態工作的時代、社會現實基礎
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從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視角出發,可視為主要即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有目的的思想工作,主要通過在黨員干部職工中引導思想觀念、凝聚政治認同、推動文化傳承等,以建構具有思想吸引力和政治凝聚力的系統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1]。思想文化源于時代現實,并以不同的方式反作用于時代和社會現實。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無論身處基層工作抑或更高層面,首先應對時代現實進行初步分析。當今社會,資本主義在地球上的影響力和控制力不斷下降,“東升西降”“社興資衰”的歷史發展勢頭日益明顯。“許多西方國家經濟持續低迷、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加深,說明資本主義固有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現形式、存在特點有所不同。”[2]隨著自身的逐漸衰落,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將更加維護其賴以存在的社會形態,抵制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特別是重點抵制已成功踏上民族復興之路的中國,提出“中國威脅論”“崩潰論”等論調,故意回避中國的繁榮發展成就,挑選式集中報道、放大及編造負面信息,污蔑、毀壞中國形象,不斷加大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滲透力度。體現到基層意識形態工作領域,就是歷史虛無主義、普世價值觀等沉渣論調、精心編造的虛假信息在少數黨員干部職工中進行了傳播,少數同志在思想認識層面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差,需要通過扎實到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予以糾正。
2 國家發展、基層建設為開展基層意識形態工作提供強大支撐
“東升西降”“社興資衰”,自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在西方世界長時間難以擺脫發展泥潭的同時,中國以輝煌成就彰顯了社會主義在當今世界的強大生命力。在地球這座人類家園中,贊同、支持和擁護社會主義的聲音一直在增強,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力量持續壯大。激發黨員干部職工、激發意識形態工作對象的驕傲感、自豪感、認同感,是開展基層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前提。2020年,在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更能感受到社會主義制度的高度優越性、感受到國家發展的巨大成果,并進一步通過實踐與宣傳的結合,在意識形態工作領域更好地激發民眾對于國家、對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自豪感與認同感。具體到基層工作實踐,來自身邊同志的光榮事跡、全局上下擰成一股繩全力復工復產的身邊實事,就是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人員在黨員干部職工中開展意識形態、宣傳教育工作的現實案例與素材。在這場深入群眾、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的全局抗疫戰中,黨員干部職工的民族自豪感、對國家制度的擁護感、對國家實力的自信心、對單位與事業發展的憧憬再一次極大增強,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自然地實現了極為有力的落地與輻射。
3 文化自信是開展基層意識形態工作的中國底蘊
網絡時代,各種社會思潮涌動,其中,不乏來自西方國家的惡意攻擊,試圖解構、顛覆中國傳統優秀價值觀,并大力推銷、美化西方所謂的普世價值[3]。“文明沖突論”公然聲稱,西方國家要聯合起來遏制中華文明。西方將最令中國人驕傲與自豪的中華文化、擁有五千余年長盛不衰生命力的中華文明視為眼中釘,恰恰說明了民族文化在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競爭過程中的極端重要性。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現實,“把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標識提煉出來、展示出來,把優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4]。多年來,西方國家一直致力于將意識形態之爭隱藏在大眾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下,通過電影、電視、動畫、音樂等世俗化、娛樂化的形式進行長期滲透。站在數千年歷史積累的中華文明寶藏上,宣傳工作者正在迎頭趕上,創新推出具有強大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宣傳作品,《流浪地球》《紅海行動》《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哪吒之魔童降世》《陳情令》等備受國內外觀眾好評的影視動漫作品接連登場,以兼具文化內涵與時代魅力的表現形式實現了對內的文化滋養與對外的文化輸出,對西方文化侵襲進行了有力回擊。在基層意識形態工作實踐中,圍繞《金剛川》《英雄兒女》《為了和平》等觀影工作做好宣傳動員與教育,組織黨員干部職工上黨課、學宣傳材料,對英雄輩出的民族氣魄進行傳揚,以新時代、新青年的理解與表現方式對抗美援朝精神進行再次激活、解讀與呈現,就是當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在基層工作領域的扎實一步。
4 強化業務實績對基層意識形態工作的基礎支持作用
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認識過程與實踐過程的統一。認識產生于實踐,通過實踐進行檢驗,并進一步指導實踐。國家建設的飛速發展帶來更為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帶來更為濃厚的愛國情,在此過程中,源自身邊、源自自身的努力與成績能夠為身為國民個人的自我認同提供最可靠、最切身的支撐。國家的發展來自14億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立足地質領域,前視大疆等新時期科研機構中的標桿企業,地質信息化建設工作大有可為。努力工作,通過信息技術、地質工作的結合創造更多的實績、實務與實物,是奮斗在基層科研機構的黨員干部職工在強化自身建設、強化自我認同,是在通過實實在在的付出,對意識形態工作、對國家發展的最大支持,是將基層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統一于實踐、認識、實踐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王海濱.做好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的四個著力點[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9(03):50-53.
[2]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韓慶祥,張健.當代中國意識形態驅動戰略的實施路徑[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7,21(04):73-78.
[4]《舉旗幟 聚民心 育新人 興文化 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載于2018年8月23日《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