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核心要素是“人”,而人往往也是最難管理的要素,主要是人作為有生個體,有著自己的情緒、意識、想法和行為習慣。但是員工心理健康又是作為企業管理者所需要重點關注的,員工心理健康的好壞,不僅影響到員工的職業意識、職業心態和工作績效,也影響到員工的職業穩定性,要構建良好的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關系,幫助員工塑造良好的職業心理是重要一步。積極心理學的出現,能夠為企業員工管理提供良好的啟示,本文即對積極心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進行探討,并具體分析如何應用。
關鍵詞:企業管理;積極心理學;應用
當代管理學研究中,職場心理是個永恒的話題。員工職場心理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員工職場心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和員工的雙重發展。國內外學者最初對于員工職場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激勵管理模式上,但隨著企業管理實踐和理論研究的不斷發展,學界目前研究分析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員工心理管理理論體系。這其中,極心理學的出現,為企業員工管理提供良好的思路,也在實踐中證明了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立足積極心理學的核心理念,結合絕大多數企業實際情況提出積極心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在企業管理中有效運用積極心理的建議,以不斷實現員工內生動力的提升,更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及構建良好的員企關系。
1.積極心理學概述
積極心理學是指采用科學的方法和原則對人們的幸福和樂觀進行研究,倡導心理學中的積極取向,以此促進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和個人身心的健康成長。按照積極心理學的理論,其研究的主題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體驗積極情緒、研究積極人格、研究積極組織。第一,積極心理學注重體驗積極情緒。根據積極心理學,人們應重視生活中積極情緒的重要作用,注重積極情緒建構與擴展的相關理論,提出了相對離散個體的積極情緒能夠讓其行為、思想能力提高,給予個體行為、思想等個人資源長期引導。第二,積極心理學研究積極人格,積極心理學對樂觀、好奇等幾十個積極人格展開了具體研究,發現要想培養人們的積極人格可采取增加其積極體驗的方法。第三,積極心理學研究積極組織。積極心理學通過對組織、家庭、社會等積極系統建立方法的研究,讓人們的潛力盡可能發揮出來,讓人們感受更多的幸福。
同時,積極心理學主張研究個體對待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積極體驗。在對待過去方面,主要研究滿足、滿意等積極體驗;在對待當前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樂等積極體驗;在對待將來方面,主要研究樂觀和希望等積極體驗。
積極心理學區別于消極心理學,強調了人類本性中的樂觀要素,在發掘人類本身的積極面的基礎上擴大其對人性的影響,讓積極變得更加積極,以此來實現個人的成長與發展。積極心理學的出現是順時代應運而生,開啟了心理學研究歷程的新開端,以人類本身的積極品質為研究對象,關注人們的生存與健康發展。
2.積極心理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2.1有助于促進員工形成積極職業形態
員工擁有積極的職業心態,對于員工創造性和積極性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而積極心理學更加注重“建設”,在“建設”方面,積極心理學體現出一種以人為本的積極教育思想,主張積極人性理論,將傳統心理學對問題過于看重片面性的情況予以消除,有效恢復心理學真正的使命與功能,體現出建設意義的人性與博愛。積極心理學將力量集中到借助人類的積極本性、讓個體更像是個體,并且認為個體可以在集體對個人的肯定過程中有足夠積極的表現。因此,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下,能夠對員工在工作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優勢進行充分關注,并且去引導員工發揮、延伸自己的優勢,對于員工形成積極的職業心態有著重要意義。
2.2促進員工形成正確價值追求
員工的正確價值追求在大多數情況下即為和企業發展戰略相一致的價值追求,是確保企業戰略能夠落地實現的重要條件。積極心理學重視對于“消極心理、消極意識”的預防,能夠對員工在職場中表現出來的消極心理、錯誤思想進行及時發現和識別,并且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下采取正確的介入方式來進行防范和處理,從而促進員工形成正確價值追求。
2.3積極心理學關注全面發展
企業的理想狀態不僅僅是盈利,而是實現企業和員工的雙向發展。積極心理學具有全局關注的特點,不僅關注個體層面,還關注整體層面,不僅強調員工心理健康對自身的影響,還強調對企業的影響,以及企業對員工心理健康的影響。因此,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之下,企業管理者能夠進一步放大視野,更加關注員工、企業的全面發展。
2.4提升員工工作質量
就絕大多數企業來說,其實很多工作都是圍繞服務來進行的,在單位內部,員工要做好為企業發展的服務工作,包括日常管理、一些事務性工作,面向外界,要為市場、上級部門領導和廣大客戶做好綜合服務,很多崗位都不是那么輕松。那么員工要做好工作,首先要擺正位置、端正心態,其次才能夠正確思考、理性處理、服務大。但是作為員工,平時在工作中,除了需要有一定的專業能力和職業態度,良好的情緒管理也十分重要。比如平時在工作環境中,很多事情都需要其他同事的配合,同時也需要積極和上級領導進行溝通,爭取上級領導的指導和幫助,所以溝通交流無時無刻不在,只有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當遇到矛盾、壓力或者不同意見的時候,能夠冷靜、理性地處理,并且搞好人際關系,才能夠提高整體工作效率。而積極心理學研究積極人格。相關心理學家曾借助“解釋風格”這一名詞來描述人格,該心理學家將人格分成兩種,分別是悲觀型與樂觀型的解釋風格。積極心理學對樂觀、好奇等幾十個積極人格展開了具體研究,發現要想培養人們的積極人格可采取增加其積極體驗的方法,同時在管理中強調“充分調動積極性”,這些理念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員工工作熱情,消除員工負面情緒,進而提升員工工作質量。
3.積極心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策略
3.1加強對員工的教育引導
作為企業,要進一步加強教育工作,依托工會組織開展一系列員工教育培訓活動,活動過程中,不僅要著力加強對員工意識形態、思想觀念的塑造,還要圍繞員工技能、素養、情緒、認知提升的目標,對培訓教育內容加強創新。同時,針對企業不同的員工群體積極創新作形式和內容,比如針對目前企業的年輕員工群體,通過開展一些他們較容易接受的活動形式,來發揮舒緩員工壓力、穩定員工隊伍的職能,如茶話會、職場真心話大冒險等等,并注重過程的趣味性設計,來提高這部分群體參與其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要注意在活動過程中做好對員工心理動態的觀察和把握,準確了解其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并尋找方式進行解決。三是企業應當要在立足員工愛好的基礎上,圍繞展現企業發展面貌、員工精神風采的目標,不斷創新設計活動形式,使活動能夠不斷促進企業員工積極形象傳播、隊伍形象建設、促進企業形象提升。
3.2采取正向的員工管理方式
贊賞能夠充分發揮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為員工帶來被肯定的幸福感,在被肯定的過程中獲取到工作的樂趣。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應當要及時發現員工在工作中產生的積極面,并且不要吝嗇對于員工的鼓勵,充分對員工進行贊賞以及肯定。并針對不同層級的員工,有針對性設計差異化的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的權重。同時,要對有上升訴求的員工進行職業生涯愿景規劃,盡可能給企業員工提供公平報酬、平等地位和合理的職業發展機會,這是一種基于員工長遠發展所設計的一種職業生涯激勵機制,也是有效調動和發揮員工潛能的方式。
3.3營造良好工作環境
員工在良好的工作環境里可以保持身心偷悅,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企業管理者應當要積極為員工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比如及時更新電腦等辦公設備,增加綠植等美化辦公環境;適時引導員工減壓放松,做好心理調節;健全員工工會組織,合理安排公休假,適時開展工會休閑娛樂活動,讓員工能夠適時減壓,做好心理調節。以及不定期安排社區醫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倡導大家養成健康的工作生活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盡量減少加班,不以員工健康代價換取公司的業績等等。
4.結論
綜上所述,在現代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的好壞,想直接影響到員工的職業意識、職業心態和工作績效,也影響到員工的職業穩定性,幫助員工塑造良好的職業心理,有助于構建良好的員工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本文針對積極心理學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為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一些有益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杜月.關于企業管理中積極心理學應用的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7):32-33.
[2]劉文娟.論積極心理學在知識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J]. 經營管理者,2017(29):208.
[3]孫清喆.關于新形勢下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的思考與探索[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8(01):32—32.
[4]張平.關于做好新形勢有企業員工心理健康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2):138—139.
[5]韓春鵬.新形勢下工會管理工作的創新改革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325(08):191—192.
作者簡介:由曉榮(1992.9-),女,陜西省渭南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工作)心理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