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廣盛
摘要:兒童作為社會未來發展的希望,安全問題尤為重要,需要對兒童的安全意識進行培養。幼年期的兒童,由于個性好動,并且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因此無論見到什么都想要接觸,但是兒童的安全意識不足,對一些威脅行為缺乏判斷意識,面對一些具有風險的行為,不能準確識別是否安全,使自己處于危險當中,目前兒童安全意識培訓已經成為兒童教育的重點內容,需要家庭、社會共同承擔這個責任,為兒童安全提供保障。因此本文以兒童安全意識培作為主要的敘述內容,對其中的問題進行分析,為兒童安全意識培養提供新的參考。
關鍵詞:兒童安全意識;培養路徑;研究
學校以及家庭是兒童所處時間最長的地方,因此為提高兒童的安全意識教師需要對兒童進行教育,幫助兒童了解一些基本常識,保護自己不會受到傷害,使兒童學習到更多關于保護自己的知識,讓身心健康得到全方位的發展。教師需要將兒童的生命健康意識放在教育首位,使兒童個人安全得到保障。因此為促進患兒的身心健康需要從以下幾點實現良好發展。
一、在常規教育中滲透安全意識教育
首先,對兒童進行教育時,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兒童的安全習慣。對兒童進行教導,教導內容主要為生活中各環節活動的注意事項,使兒童知道怎么做對,怎么做不對。但是,由于兒童的年齡較小,在自覺性以及自制性上較弱,需要對兒童定期進行檢查以及督促,使兒童學習到的常識知識不斷得到強化,最終形成自覺,能夠按照習慣行動。例如在兒童進入幼兒園時,對兒童攜帶的物品進行檢查,一旦發生危險物品立刻沒收,并且告訴兒童這些物品是非常危險的。其次,對于學校環境也要進行檢查,保證兒童在學校內不會受到安全隱患影響,在早操活動中,也需要兒童排隊行走,不可相互推擠,防止出現意外情況。在教師口令的引導下,一起活動避免走失。在玩大型玩具時也要向兒童強調不要攀登大型玩具,不可搶奪。做游戲時,也要按照游戲規則進行游戲,不能做危險運動,在游戲結束后要立刻回歸隊伍。在吃飯時秉承著食不言的原則,避免在吃飯的時候飯會卡在喉嚨里。在吃完飯散步時,也要在指定區域內散步,不能亂跑。當發生身體出現不適時及時報告教師,團體行動時不能互相推擠。
二、開展安全主題活動
根據教育內容,需要按照年齡段區分不同的教育內容,對年齡較小的兒童進行自護教育,包括日常的吃飯、過馬路以及喝水等生活中多方多面需要注意的問題??梢酝ㄟ^多媒體技術向兒童展示生活中如果出現意外事故,應當如何保護自己。例如鞭炮,可以向兒童播放關于鞭炮的受傷案例,使兒童認識到鞭炮的危險,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遠離危險的鞭炮,也可以通過其它案例視頻,讓兒童認識到管制刀具、電源以及煤氣等方面的危害,通過發散性的提問方式,讓兒童自己動腦思考,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危險,采取互相討論的方式,加深印象識別那些是不安全危險的行為,那些事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認真對待,使兒童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了解這些安全知識,通過主題活動的開展,避免兒童遇到危險事故,使兒童的自護意識提高,能夠安全避免一些危險。
三、游戲活動中安全意識的培養
游戲是吸引兒童注意力的有效方式,兒童由于年齡較小因此身心發展水平不高,很容易受到影響,如果不告訴兒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很有可能出現意外事故,因此為提高兒童安全意識,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使兒童了解更多的常識。例如通過集體游戲《老鷹捉小雞》以及《迷路的小花鴨》等方式,讓兒童知道不應該離開集體,如果出現意外情況不要慌張,通過周圍明顯特征告訴教師、父母自己的位置。通過《公共汽車》活動,使兒童了解到把手、頭伸出窗外,能夠導致的不良結果。在穿越馬路時懂得紅燈停、綠燈行的安全常識,而且要從斑馬線穿過街道,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沙地也是兒童經常玩耍的場所,但是玩沙子也存在安全隱患,因此需要通過活動使兒童能夠了解到如何正確玩沙子,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四、家庭兒童安全意識培養
家庭也是提高兒童安全意識的主要場所,需要家長與學校一起對兒童展開安全教育。一部分自我保護內容不適合在學校開展,需要家長對兒童進行安全保護意識的普及,首先可以定期組織家長交流會,在交流會中普及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提高家長的安全意識,使兒童能夠在家長的指導下,掌握一些安全常識,遠離家中的威脅用具,包括熱水瓶、爐子等。父母也需要對兒童普及一些急救常識,在受傷后不能亂揉,而是需要用手壓住傷口進行止血。如果出現緊急事故,可以向鄰居請求援助。
家長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能夠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對于安全意識問題,家長需要發揮職責,提高兒童的自我保護能力,使兒童能夠能加快樂的成長。通過一些小故事向兒童講述安全操作行為,使兒童面對風險因素時可以提前避開,使兒童謹記家長的囑托,能夠在活動時規范自己的行為。家長也需要以身作則,因為兒童的模仿能力很強,因此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能夠使兒童知道哪些行為是安全行為。在教學方式應用上,以獎勵為主的教育方式能夠對兒童起到糾正以及獎勵的作用,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兒童安全意識,一旦兒童在活動中出現安全隱患的行為,家長需要對其進行及時糾正,通過一定程度上的懲罰,告訴兒童這樣做的風險,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應當怎么做。如果兒童在活動中表現良好,家長也需要給予一定的肯定,對兒童進行獎勵,幫助兒童保持下去,通過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兒童的安全意識得到提高。除家庭以及學校的保護外,社會保護也非常重要,需要從法律法規以及社會安全防護等角度,為兒童提供保護,當發現危害兒童安全的惡意事件后及時解決并將惡意事件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程度。
五、結束語
為加強安全教育,需要提高兒童的自我保護能力。而自我保護能力的優劣與家庭是否可以幸福美滿息息相關,因此需要加強對兒童的安全健康教育,使兒童能夠自己保護自己,然在教師以及家庭的指導下,保證兒童能夠健康成長,強化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能夠在突發或者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進一步推動安全教育發展。
參考文獻:
[1]譚映月.關于保育教育中的安全意識培養研究[J].知識經濟,2020(10):152-153.
[2]李陽.培養幼兒安全意識的有效策略[J].求知導刊,2020(02):21-22.
[3]孫薇薇.淺談如何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132.
[4]尤淑靜.培養幼兒安全意識與自護能力的思考[J].黑河教育,2019(0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