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龍 張國青
摘要:交通強國建設促進了智慧交通的發展和進步,可以更好地滿足我國智慧交通的發展需求,如今交通的發展和進步,不再重視速度和規模,變得更加重視質量和效益,交通形式也發生了比較顯著的變化,各種交通方式開始朝著融合發展方向轉變,開始重視創新驅動的變化形式,對于智慧交通的目標以及關鍵技術,需要重新進行定位和整理。
關鍵詞:智慧交通;城市建設;目標框架;發展趨勢
一、前言
如今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持續發展和進步,智慧交通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可以有效地提升出現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解決我國相對落后的交通問題,能夠有效地完善交通管理措施。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參考交通運輸行業的實際需求和發展情況來設置合理的智慧交通體系。本文分析了現階段智慧交通的發展情況和發展趨勢,研究了相關的基本目標,希望可以探究出合理的智慧交通系統構建措施,給智慧交通體系的建設提供保障,確保可以顯著增強我國交通運輸服務行業水平,使其獲得更加顯著的發展和進步。
二、智慧交通體系建設的發展趨勢
(一)一體化
如今我國交通運輸行業持續發展和進步,交通運輸方式持續更新和完善,各個城市之間的交通體系開始聯系到相同的交通體系網絡中,之后把這個網絡當作基礎,設置了跨越地區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1]。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智慧交通體系的建設需要充分整合存在的各種地理信息資源和交通資源,確保不同的區域之間可以借助網絡通信技術和資源共享來順利地進行交通管理工作。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僅僅借助政府和行政體系來管理交通運輸行業,很難發揮一個良好的效果,智慧交通體系的建設需要政府在交通體系管理的過程中,增加社會各界的參與程度,確保可以實現交通數據的共享,業務保持協調的發展狀態,各項工作能夠順利地進行。確保智慧交通體系建設朝著一體化發展,防止由于各個地區行政區劃分之前信息溝通較差或者是協調工作效率較低,進而影響到整體交通運輸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2]。
(二)便利化
如今我國家數字通訊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持續發展和進步,新興的信息技術產業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占據了較高的地位,顯示出了一個較強的作用,如此能夠確保交通運輸行業開始廣泛使用新型技術來開展管理活動,確保能夠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和感知能力,如此不僅可以改善交通運輸管理質量,而且可以顯著提升整體的工作效率。通過聯系新興信息技術和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的管理工作,可以消除交通運輸服務時間和空間等各項因素造成的影響。不僅如此,移動通訊技術和支付方式的持續發展促進了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和進步,使得交通運輸行業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發展狀態。
(三)精準化
大數據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促進了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管理工作的進步,能夠給管理工作的進行提供可靠的保障。大數據技術的主要優點就是效率較高,能夠充分分析我國各個地區的交通運輸情況,如此有關的管理人員能夠充分掌握各個地區的交通運輸情況,之后把這些內容當作基礎,合理地使用地理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來增強對于交通生產運行狀態的管理和控制[3]。如此可以給我國交通運輸管理工作和服務工作的進行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有著較高的精度,使用新型的技術可以發揮一個良好的效果,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有助于國家和地方建立一個集約化的技術體系,這樣能夠顯著提升交通運輸管理工作的集約化程度。
三、智慧交通體系
(一)智能停車系統
使用現代的互聯網技術,設置智能停車系統,這個系統可以分析停車位的相關信息,可以實現預定和支付,如此能夠幫助駕駛人員及時地查找可以使用的停車位,停車位運營商可以更好地管理各個車位,實現監控和維護等工作。其中智能停車系統包括對于停車位的更新,對于停車位的管理和維護等內容[4]。
(二)智慧公共交通系統
智慧公共交通系統就是使用現代的互聯網技術,設置一個全新的指揮公共交通新形式,這種形式就是把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等當作基礎,充分挖掘存在的各種數據,研究居民的數據信息,增強對于公交出現需求的關聯性分析,明確人們存在的各種需求,如此不僅可以實現前瞻性的規劃設計,而且可以做到適應性的規劃設計。
(三)智慧交通管理
其中主要就是把交通大數據當作基礎,使用數據融合這樣的核心技術,設置智慧信號燈控制系統,如此能夠顯著增強信號燈協同控制水平。如今要以交通云數據資源以及云計算技術當作基礎,設置城市智慧交通指數體系,評估可能產生擁堵的概率,分享相關的交通大數據,把各種監測的數據及時地發布給駕駛人員[5]。
四、現階段我國智慧交通存在的機遇以及挑戰
(一)我國智慧交通發展存在的機遇
1. 增快智慧交通發展速度,促進各個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其中智慧交通包括較多的內容,含有智慧車輛和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務等內容,而且包括傳感技術和控制技術等新興技術。通過提升智慧交通的發展速度,可以顯著增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整體能力,人們需要積極地創新和完善交通運輸生產形式和服務形式,改進交通發展方式,指導其他行業的發展,使其保持一個良好的發展狀態。
2. 增強對于智慧交通發展的重視,積極地改善交通安全,解決存在的擁堵問題,實現節能減排。通過對于發達國家的分析可以看出,智慧交通可以顯著改善道路交通安全問題。其中在歐洲合作系統能夠減小事故產生概率的60%~70%之間[6]。智慧交通的發展和進步,能夠給解決擁堵狀態和保障節能減排提供保障,我國有著較多的機動車,占據了世界總擁有量的15%,不過交通事故所占比例達到了25%,長時間處于世界事故產生率第一位,各個城市比較容易產生擁堵的情況。在一線城市中,交通運輸變成了空氣污染的主要產生原因,借助智慧交通的發展,改進交通安全和交通擁堵,實現節能減排,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和認可。
(二)我國智慧交通發展存在的不足之處
1.智慧交通統籌發展能力較差
首先就是組織管理力度較小,各個部門還是選擇單獨的建設方法,沒有設置由國家進行負責,有關單位進行參與的組織管理體系;第二點規劃建設相對松散,各個部門的主要項目都是和自己的業務職能有著一定的聯系,相對松散,沒有以國家的戰略為基礎設置合理的規劃以及設計;
2.沒有充分顯示出市場的價值和作用
如今經濟持續進步,基礎設施供應數量持續增多,移動互聯網得到了廣泛的使用,我國的智慧交通的內容變得越來越豐富。不過大多數的政府部門還是會選拔自己的業務使用到結算系統和服務系統中,如此整體的效率較低,并且難以獲得足夠的社會效益[7]。不僅如此,相關的單位還是過度重視自己的經濟效益,因此很難顯示出市場企業的力量和價值。
3.技術研發能力較小
如今智慧交通領域的科研力度較小,進而限制到了智慧交通的發展和進步,其中原始創新能力較差,核心技術很難實現自給,如此也會給國家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其中在智能導航產業,國外廠商生產的專業測量接收機以及側向接收機高端產品達到了總產品的80%左右。不僅如此,我國對于新型技術使用環境的創造上投入力度較小,科研項目沒有工業性試驗,科技研發成果轉換能力較差,存在比較突出的矛盾;最后就是各個科研項目缺少合理的整合,交叉重復,缺少連貫。
五、智慧交通建設工作進行的基本策略
(一)增強智慧交通的頂層設計
如今我國交通運輸行業持續進步,集約化程度不斷提升,在進行智慧交通體系建設的時候,需要具備較強的個人意識,改善智慧交通的頂層設計工作,如此能夠有效地提升智慧交通體系中各個體系的資源整合能力,合理地收集存在的各種數據信息,確保我國各個行政區能夠保持一個穩定的發展狀態,使得各項工作的質量和工作效率能夠得到保障。雖然我國智慧交通建設開始步入一個高速的發展狀態,不過通過對于智慧交通體系建設的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行政區智慧交通建設還是存在重復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在進行管理工作,提供服務的時候,很難充分使用收集到的各種信息資源,如此會嚴重影響到各個區域之間的交通運輸協調工作質量和工作。
為了消除存在的各種問題,相關部門需要設置統一的智慧交通管理建設部門,把這個部門當作基礎,參考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情況來改善智慧交通頂層設計,正確開展研究工作和規劃工作,確保可以提升智慧交通體系建設的規劃化程度和統一化程度,防止在不同的地區產生重復建設的問題,確保各項工作可以順利地開展[8]。
(二)增快智慧交通行業標準的設置速度
如今我國智慧交通體系建設持續發展和進步,獲得了一定的成效,不過在進行使用的時候,因為各個地區選擇的智慧交通體系標準缺少標準的規劃化管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很難實現對于交通信息資源的分享和交流,進而影響到智慧交通體系的集約化發展,而且會影響到我國智慧交通體系操作系統的協調性和統一性。在這種情況下,相關部門需要參考智慧交通行業的發展情況和存在的各種需求設置相關的政策,而且需要設置合理的行業標準,提升信息資源共享的集約化程度,確保智慧交通體系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發展狀態[9]。
六、結語
總的來說:智慧交通建設屬于我國一項重要的工作,在進行交通運輸行業管理和服務工作的時候,會造成較大的影響。所以相關的部門需要參考實際情況來合理地規劃智慧交通頂層設計,而且需要把這些內容當作基礎,設置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確保整體的工作效率可以得到提升。不僅如此,需要充分使用各項資源,確保智慧交通建設工作可以獲得更加顯著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高海峰.智慧交通發展趨勢與構建[J].數字通信世界, 2019(07):150.
[2]山西智慧交通一站式助力貴州高速公路大發展[J].山西交通科技, 2019(02):2.
[3]銀隆18米海豚公交引領智智慧交通發展[J].城市公共交通, 2019(04):92.
[4]顧廣安.智慧交通發展趨勢、目標及框架構建[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 2018(05):141.
[5]趙錦祥.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的深入應用與發展趨勢[J].中國安防, 2018(05):60-62.
[6]夏晶,馬僑宇.淺析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的深度應用與發展趨勢[J].中國安防, 2017(04):54-58.
[7]王貝貝.“互聯網+交通”將演繹更多精彩[N].人民郵電, 2015-05-25(007).
[8]張新,楊建國.智慧交通發展趨勢、目標及框架構建[J].中國行政管理, 2015(04):150-152.
[9]技術融合OR社會變革[N].中國交通報, 2014-10-2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