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研究精準扶貧背景下永州瑤族特色產品的包裝設計。從永州瑤族文化元素、特色產品包裝設計在產業精準扶貧中的重要性、永州瑤族特色產品的包裝設計路徑幾個方面進行總結分析,然后提出策略建議,使用永州地區瑤族的特色資源對產業扶貧的產品包裝進行創新設計,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以及對貧困地區的精準脫貧都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將為地域性特色產品包裝創新設計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精準扶貧;永州瑤族;包裝設計
習總書記多次在農村考察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黨委和政府要重視這項工作,發揮自身優勢,制定好目標,通過優化生產力布局,統籌城鄉發展、加強對口幫扶等措施加快發展。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經過驗證,在新時期的精準扶貧工作中,最實用的手段為技術扶貧和產業扶貧。根據貧困地區當地的實際情況,借助于當地的資源優勢(特色農產品、藝術品、養殖業等)進行產品加工和開發,利用合作社模式,提供技術支持和就業崗位,這種方式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且達到有效扼制返貧的效果。通過提煉地域文化元素,將地域文化與地方特色產品包裝結合,在加大產品的宣傳效益的基礎上提升產品銷售力,是設計介入精準扶貧的重要體現。
一、永州瑤族文化元素
永州目前有全國規模最大的瑤族自治縣,有關瑤族的起源及發祥地研究一直是民族學方面的熱點。瑤族是永州一個古老的世居民族。境內瑤族人口達四十余萬,約占全國瑤族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其先民早在秦漢時期,以北方尤人進入黃河、長江流域的湖廣一帶。宋、元、明、清時期,大批瑤民自南嶺南麓等地不斷徙入江華。明清時期,永州地區的江華、永明、道縣、寧遠、藍山的許多山地成為瑤民的聚居地。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極少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所以,永州瑤族人民通過千百年來的生活、生產的積累,以及他們對大自然的感悟通過自己特有的文字和圖案進行記錄,留下了豐富的藝術瑰寶。
(一)女書
江永女書,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唯一女性文字,主要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上江圩鎮及其近鄰一帶的婦女中傳承,并為婦女所專用,它的發展、傳承及其為符號承載的文化信息構成了女書風俗。女書記錄的語言是女書流行地的與眾不同的永明土話,因其專為婦女所用,學術界便將其稱為"女書"。女書文化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女書僅限于女性之間進行使用與傳承。
因為舊時社會女性社會地位較低,女孩子沒有上學、認字和讀書的權力。而多數女性出嫁后在家中收到委屈無處訴說和表達,因此,她們通過自己獨特的文字記錄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情緒,同時為了不讓外界尤其是男人知道這些情況,便僅僅在婦女之間流傳使用,通常都是由母親或族中其他女性長輩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傳給下一代。
2.獨特的外形特征。
女書文字的特點是書寫呈長菱形,字體秀麗娟細,造型奇特,也被稱為“蚊形字”。今天搜集到的有近2000個字符;所有字符只有點、豎、斜、弧四種筆畫,可采用當地方言土語吟誦或詠唱。
3.女書是一種表音文字。
與漢字不同的地方是:女書是一種表音文字,每一個字所代表的都是一個音。女書只有表音功能,沒有表意功能,這便導致了女書只能用江永當地的方言來進行記錄。同時,每一件女書作品都能用方言演唱出來,所以它是一種由特殊文字記載的書面文學與口頭文學結合的文學形式。
(二)瑤族服飾
瑤族歷史上沒有文字,瑤族服飾以刺繡獨特的圖案表達本民族的歷史文化。不同地區和族系之間也有所差異,一整套瑤族服飾,從頭到腳分有頭飾、胸飾、背被、腰飾、綁腿,還有精美的銀飾佩掛。聚集在永州的瑤族類型主要有平地瑤、高山瑤和過山瑤。瑤族服飾中男子的服裝大多類似,多以藍青色的布包住頭部來作為頭飾,衣服和褲子的顏色也主要采用青色或寶藍色,縫制方式為用土布進行手工的縫制。瑤族兒童的服飾十分精美,尤其是他們的頭飾,通常是由綴滿紅色絨布球和銀質鈴鐺組成的披風帽子,上衣都配有深色馬甲,下穿鑲有花邊的深色便褲。女性服裝相較而言配飾更多,色彩更為艷麗。頭飾通常繡有各色紋樣,有漂亮的花、鳥、蟲、木各種形式。整體服飾上會配有各種銀飾,例如銀鐲子、銀耳環、銀口子等,用來象征和平、吉祥、富貴和美好。
二、特色產品包裝設計在產業精準扶貧中的重要性
永州位于湖南省南部,瀟、湘二水匯合處,下轄2區9縣,總面積22441平方千米,地勢三面環山、地貌復雜多樣。瑤族聚集地更是在叢山林里,交通不便導致與外界溝通交流不多,多是族內自給自足,因此,經濟狀況不太好,交通、醫療、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亟待提高。在這片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的土地里孕育了豐富的文化瑰寶和農副產品資源,如何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進行產業扶貧,是我們首要解決的問題。在進行多次實地調研后發現現有的特色農產品包裝同質化嚴重,多數與市面上其他地區的包裝相似,甚至沒有進行任何設計的包裝還在流通,沒有地方特色,沒有識別性,導致產品只能在產地附近區域進行銷售,難以進入外地市場,嚴重影響了特色農產品的銷售和流通。特色農副產品的銷售情況直接影響到了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和脫貧的速度,在市場經濟大環境中,所有產品的銷售若想打開市場,過硬的質量和銷售渠道是硬實力,包裝設計則是軟實力的體現,尤其是當下,產品多樣化的情況下,包裝設計的品質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因此,作為產品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第一形象,我們可將區域文化或民族特色融入到包裝設計中,將其注入文化的魅力和內涵,實現產品質量、銷售渠道和包裝設計的協同效益,提升產品的品味和綜合競爭力,提高產品的銷售量以提高經濟效益。
三、永州瑤族特色產品的包裝設計路徑
(一)與服飾文化結合
服飾是文化的一種重要的呈現方式,它代表著一個群體的思想形象。永州瑤族的服飾是當地文化的一種重要表征,從永州瑤族服飾特征中我們可以提煉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紋飾、色彩、造型、構圖以及工藝方式,并將其運用到相應的產品包裝設計中去,讓深藏在深山的瑤族服飾文化與扶貧特色產業攜手走出大山,進入大眾視野。(如下圖)
(二)與民間藝術結合
民間藝術是瑤族藝術文化不可忽略的構成部分,經過千百年的積累沉淀,永州瑤族人民蘊育了動人心弦的瑤族歌曲、賞心悅目的瑤族舞蹈、各類節日編排的藝術作品等民間藝術,他們都是通過實踐總結而形成的,是瑤族人民智慧的體現,在包裝設計中可以將元素進行提煉,通過創新設計與產品包裝進行有效結合,作為產品的包裝設計,在元素提煉不僅要考慮到美觀,更要與產品本身進行結合,能更好地輔助產品的展示及運輸銷售。
(三)與風景名勝結合
伴隨著旅游產業的大力發展,“旅游+”模式帶動了多地經濟迅速發展,如今,風景名勝已經成為城市的代名片,例如,張家界市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桂林市的象鼻山等。永州瑤族聚集區主要在江華江永藍山一代,當地自然風光和民俗文化都是十分出彩的,江永上甘棠、勾藍瑤寨等原生態自然風光吸引了國內外眾多畫家、游客前來采風、游玩。在產業精準扶貧的背景下,我們可以將風景名勝融入到當地特色農產品包裝的開發與設計中去,可以在初期借助風景名勝的名氣來提升產品的關注度和知名度,為產品打開市場帶來便利。
四、策略建議
永州作為瑤族聚居區,有著豐富的瑤族文化資源。面對精準扶貧的大環境,我們要對當地的產業進行扶貧,在設計介入這一塊尤其要注意文化元素的提煉,打造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包裝設計,以期其能在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能幫助貧困戶脫貧。要融入民族文化和區域特色,打造民族品牌,提升產品的競爭力有如下幾種方法可供參考。
1合作社統一包裝設計,降低貧困戶的成本。產業扶貧大多是企業與貧困戶合作的合作社形式,如若讓貧困戶自行進行設計會出現雜亂的現象,品牌形象難以統一,并且需要支付高額的設計費用,因此,為了保障品牌的整體性和規范化,我們可以由合作社牽頭進行統一的包裝設計,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更有利于產品的推廣和銷售。
2定期更新包裝設計。長時間不更新包裝設計,會讓消費者產生視覺疲勞,市面上大部分企業的產品包裝都會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更新換代,因此,我們也需要制定一個計劃,定期對包裝進行更新設計,鑒于此我們可以跟當地高校合作,例如,作者所在湖南科技學院以服務地方為宗旨。聯合當地政府或扶貧部門舉行相關的設計大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競賽,充分利用高校學生的專業性,將大賽中拔尖的優秀作品投入市場,以此可將高校教學和社會需求進行結合,以賽促教,以賽扶貧,實現共贏。
參考文獻:
[1]于紅梅, 蔡克中, 隋丹婷.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江西旅游商品包裝“多元多維”設計研究[J].? 包裝工程, 2012, 33(24): 1-4.
[2] 張曉玲, 高甲甲. 推進精準扶貧挖掘特色產業——精準扶貧產業發展典型案例分析[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 2018(9): 41-42.
[3]朱小娟. 農產品包裝設計現狀及改進措施[J]. 農業工程, 2018, 8(6): 151-152.
作者簡介:
魏雅楠(1991-),女,漢族,籍貫:湖南,碩士,單位:湖南科技學院,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