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付剛 隋曉紅 趙金憲 張洪全 時穎
【摘要】《通信原理》為通信工程專業核心課程,具有理論性強、涉及課程知識廣、實驗內容綜合性強的等特點。本文根據該課程的特點,對課程的理論和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課程考核方式三個方面進行了改革。對課程內容進行裁剪和分塊,增加新知識、新方法和新成果,構成了以“線上+線下”、“硬件平臺+軟件仿真”、“分組+監督”考核的混合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提高了本課程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程改革;通信原理;考核方式;教學質量
1.通信原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在理論教學方面,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和講臺為中心,臺下學生被動接受。固定的學時、單一的理論講解模式,使得教與學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理論知識的單向傳輸傳遞,忽略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重要性。這樣的教學方式完全抑制了學生思維的活躍度,使得學生少于思考、懶于思考,久而久之學生便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綜合能力也得不到應有的提高。
(2)在實驗教學方面,傳統教學中的實驗環節大都在專業實驗室中進行,以固定實驗箱中不同的實驗模塊來驗證各個實驗知識點,如模擬信號的數字化實驗、各種數字調制與解調實驗等,實驗箱固定、實驗參數配置和實驗步驟固定,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學習興趣,更談不上對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實驗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2.《通信原理》課程的改革與探索
2.1課程內容改革探索
(1)課程內容的裁剪
開設該課程的電子信息類專業對本門課程的各知識模塊的知識點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可以根據不同專業各自的特點和需求,對課程具體內容進行裁剪,如通信工程專業,注重理論推導和綜合實驗設計及實驗驗證,對各知識模塊中的關鍵理論進行分析推導和理解,并舉一反三,為其他課程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而對物聯網工程專業,對理論推導和綜合分析等方面的要求不高,只需側重模擬和數字調制系統的理論推導和應用,以及部分現代無線通信技術如無線信道傳輸、擴頻技術、等內容。
(2)增加新知識、新成果
通信技術發展迅速,新知識、新方法和新成果不斷涌現。相對而言,課程講授所用的教材更容易出現知識落后的情形。在理論授課和實驗實踐訓練中,應及時增加通信理論新知識、新方法和新成果的介紹。例如在講授數字通信系統時適當展示當前4G、5G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及最新成果,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是學生深入了解數字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應用和發展趨勢;又如在講解壓縮編碼知識模塊時,以簡單成熟的話音、圖像壓縮編碼為實際例子,對關鍵知識點進行拆解和分析,并聯系當前的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熱點知識在圖像識別領域中的應用,進行知識拓展和應用,并通過課外閱讀筆記的形式要求學生搜集閱讀相關資料,使學生完全理解和掌握信源編碼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研究的學習興趣。
2.2教學方法改革
(1) 理論教學改革
傳統的“通信原理”理論教學過程,一般采用板書和PPT為主的形式,隨著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發展,課堂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得到拓展,可以采用“線上+線下”和“分組+監督”混合的教學模式。線下教學,在課堂上利用PPT和板書,對課程中的重要知識點進行理論推導和詳細講解,訓練和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而線上教學則依托中國大學MOOC平臺,將課程中的經典知識模塊提取出來,制作微視頻、教學PPT模塊。然后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生成績進行分組,選派小組組長監督,進行線上課程的自主學習、自主完成作業、在線討論、學習匯報等環節,對課程中的重點和經典內容進行自主學習;收集學生線上線下討論問題內容及問題類型,梳理和總結出課程中的疑難問題和共性問題,及時調整授課方案,有側重點的解決相關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學質量。
(2)實驗教學改革
通信原理課程的實驗內容可以分為綜合性實驗、驗證性實驗和創新性實驗三類。傳統的實驗教學采用實驗箱或固定的實驗硬件模塊,知識點單一,實驗效果較差。實驗教學充分結合學校中的軟件和硬件實驗資源,由單一的實驗教學模式向多種實驗教學模式相結合轉變。最后,通過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相結合、硬件實驗和軟件仿真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鞏固該課程的理論知識,激發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
2.3考核方式改革
以往《通信原理》課程的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試成績按照3:7的比例構成,平時成績主要由課后作業、拓展閱讀以及課堂表現組成。由于學生人數較多,往往不能準確反映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普遍呈現學生不注重平時,期末重點突擊的情況。為此,本課程改革結合前面授課中“線上+線下”和“分組+監督”的改革,注重學生平時參與課程學習的細節考核,通過學習小組分組評定,小組間互相監督等完成學生平時成績的評定,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我管理、團隊合作的綜合能力。
3結語
本文對課程理論內容和實驗內容進行裁剪和分塊,增加通信理論新知識、新方法和新成果;理論教學中采用“線上+線下”和“分組+監督”混合的教學模式,實驗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模式,形成了以“線上+線下”、“硬件平臺+軟件仿真”、“分組+監督”考核的混合式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了本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吉李滿.“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通信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35
[2]王冬梅,王秀芳,闞玲玲.基于虛擬仿真平臺的通信原理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
(黑龍江科技大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