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摘 要:中國茶文化是中國獨特的民族傳統文化,有著中國自身的民族特色,從人們日常生活中對于茶的態度和行為上,就可以看出茶文化當中所蘊含的中庸之道和大道無形的智慧。在社會主義新時代,宣揚中國茶文化,使其煥發時代新風采,并且不斷向世界各地傳播,成為中國茶文化發展過程中的應有之義。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新媒體的出現,為中國茶文化的傳播和對外翻譯帶來了較為深刻的影響。中國茶文化的內容是富有生命力的,但是在“媒介即信息”的理念下,如何應用新媒體促進中國茶文化的海外傳播與對外翻譯,成為互聯網時代和新媒體視域下中國茶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新媒體;中國茶文化;文化傳播;對外翻譯
中圖分類號:H059;TS9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1-0174-02
早在47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茶,后代所著的《華陽國志》《僮約》等都有關于茶的詳細記載,唐代陸羽編著的《茶經》,成為中國茶文化的重要著作。隨著貿易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國茶文化逐漸向世界各地傳播。由此,茶成為世界各地共同的茶,但是作為茶葉發源地的中國,其所孕育的獨特的茶文化成為中國獨特的象征,并深深地影響著世界。
一、中國茶文化的思想內涵及海外傳播與對外翻譯
1.中國茶文化的思想內涵
中國是禮儀之邦,而茶就是中國禮儀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茶文化也正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所謂茶文化,也就是通過種茶、制茶、采茶、沏茶、觀茶、聞茶、品茶以及與茶相關的行為習慣中表現出來的一種中國獨特的禮儀、規矩和審美,并成為一整套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深深地烙印在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例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家里來客人都會沏茶招待,待客人茶杯中的茶水不滿時,主家要趕忙續水填滿,這就是茶文化中的待客禮儀的表現。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是種茶、飲茶,但是真正要形成茶文化需要文人和文化的參與。古往今來,以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為代表,對中國茶文化進行了系統的總結,從中提煉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教導人們崇尚淡泊明志、清靜無為的人生追求,融入了三教并行的哲學思想,彰顯出了促進民族團結、愛國奉獻、經濟發展的社會功能。以上種種都是中國茶文化所蘊含的巨大的思想內涵。
隨著中國進入歷史發展新時期,茶文化的內涵也在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其表現形式也愈發多樣。新時期的茶文化不僅將現代科學技術融入其中,而且將現代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內涵融入其中;新時期的茶文化不僅在全國各民族的生活中繁榮發展,而且其國家化趨勢和社會化趨勢發展明顯。新時期的茶文化不僅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了傳統茶文化的內涵、思想、形式,而且在當代社會中又不斷地結合社會發展實際進行創新和探索。
2.中國茶文化的海外傳播
中國茶文化的海外傳播,古已有之,日本的茶道、英國茶文化、韓國茶文化、俄羅斯茶文化都受到中國茶文化的影響。中國茶文化將世界各地喜歡茶的人聯系在一起,而不分種族、信仰。在新時期,中國茶文化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開拓新的路徑,積極利用舉辦展會、學術研討會,通過國際貿易、孔子學院、新聞媒體等方式向海外介紹中國茶文化。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實現了傳播人群的多層次化,傳播內容的充實化,傳播生態的健康化。茶文化新的傳播方式發展,提高了海外人士學習中國茶文化的質量,增強了中國茶文化傳播的影響力。
3.中國茶文化的對外翻譯
中國茶文化在海外傳播的過程中,因為自然條件、文化背景、民族習俗的差異,不可避免地會造成表達上的失誤,而其顯性表現就是語言翻譯問題。中國文字和語言自成體系,除亞洲少數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之外,西方國家并沒有茶的概念,需要重新建立一套茶文化體系。從最基本的詞來講,中國的“茶”單指茶葉、茶樹,而在英語中,結合中國閩南語的特性翻譯為“tea”,這種表達方式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目前中國茶文化的對外翻譯情況來看,因為文化差異的影響,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翻譯標準的不統一,很多茶類名詞的翻譯表達無法合理地進行含義闡述。翻譯技巧僵化,沒有因地制宜,將中國文化體系和西方文化體系兼顧考慮進行翻譯等。
二、新媒體的內涵及在文化傳播交流中發揮的作用
1.新媒體的內涵
新媒體的“新”,是區別于傳統的廣播、電視、報刊、戶外四大媒體的“新”,其是一種依托新的技術體系,不斷進行形態創新的媒介形態。在我們當前的日常生活中,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數字電影、數字廣播、網路等,從廣義上來講,都屬于新媒體。目前業界關于新媒體的研究百花齊放,尚未形成一個標準的定義被大家所認可,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相比較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的特征是肯定的,即要有價值性、原創性、效應性和生命力。此外,新媒體還具有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的特點。
2.新媒體在文化傳播領域的優勢與作用
雖然新媒體頂著“新”的帽子,但是從當前媒體發展環境來看,新媒體已經成為主流媒體,例如,中國騰訊旗下的微信公眾號已達2300萬個,覆蓋全國8億微信用戶;微博熱搜已經成為中國熱點情況的指南;看電影要看豆瓣、貓眼評分等。在這種情況下,探討新媒體在文化傳播領域的優勢和作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第一,開拓傳統文化傳播新途徑。文化傳播的途徑會隨著傳播媒介的發展而不斷拓展,從最初的峰火狼煙,到后來的文字信札,再到后來電報電話、廣播電視、網絡等,各種媒介都會成為文化傳播的載體。新媒體的出現也不例外,而且以量級發展的姿態極大地改變了傳統文化傳播的環境,對傳播路徑進行了極大的優化。
第二,豐富傳統文化發展新形式。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曾將傳播媒介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高度概括為“媒介即信息”,這指出了媒介不僅僅是一種文化傳播的手段和途徑,而其本身也是一種文化。傳統文化不是僵而不腐的,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只有這樣,才能持續地保持其生命力。新媒體的出現,極大程度上豐富了傳統文化發展的形式,使傳統文化的傳播有了更加生動的意義。
第三,創新傳統文化傳播新模式。文化傳播模式,簡單理解為就是文化傳播主客體之間的關系。傳統文化傳播,社會公眾只能作為被動的接受者,要想參與進來,需要很高的門檻,因為“把關人”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就限制了文化傳播的效果和速度。而新媒體的出現,則大大改變了這種局面,使得人人參與成為可能,任何人都可以在新媒體上發表自己的意見,雖然會存在良莠不齊的問題,但是畢竟瑕不掩瑜,這就使傳統文化的傳播模式得到了極大程度的創新。
三、新媒體在中國茶文化的海外傳播和對外翻譯中發揮的作用
1.提高了茶文化傳播的效率和質量
新媒體能夠大大提高茶文化傳播的效率和質量。茶文化傳播,分為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速度和接受者四個主要方面。新媒體的出現,極大地擴展了傳播者群體。在新媒體環境下,不僅有茶文化學者、專家,還有茶產業從業者,而且將基數甚廣的茶文化愛好者囊括其中,使得茶文化的傳播內容多視角、多樣化,極大程度上豐富了茶文化傳播的姿態。同時因為視角的多樣,使得茶文化的傳播內容更加豐富、直觀、動態,質量也有所提高。新媒體技術的互動性、實時性極大地縮短了傳播距離,提高了傳播速度,從而使全球各地的茶文化愛好者獲取茶文化信息更加便捷。同時也大大降低了茶文化接受者的門檻,讓喜好茶文化的人能夠更加容易參與進來。此外,新媒體通過資源優化配置的方式,使茶文化的傳播更具智慧性。
2.顛覆傳統商業生態,開創茶文化傳播商業新模式
新媒體的發展,使得茶文化傳播的商業生態得以顛覆升級,電子商務這種新的商務模式的出現使得茶文化產業鏈條更加健康發展。在電子商務這種商業新模式下,龐大的用戶信息、產品信息、文化信息被集中在一起,通過茶葉及相關產品推廣茶文化,又經茶文化的宣傳促進茶葉及相關產品貿易的發展,從而形成良性的互動。在電子商務這種新模式下,茶葉種植、制作、營銷、消費等各個環節被優化串聯在一起,而且衍生出茶文化培訓等相關產業,不僅延伸擴展了茶產業鏈條,而且更好地宣傳了茶文化。
3.優化茶文化對外翻譯策略
傳統茶文化對外翻譯策略研究中,往往是專業人士就翻譯技巧、文化差異等來進行研究,而新媒體的出現,則為茶文化對外翻譯的發展打開了一扇大門。一方面,在茶文化對外翻譯中,新媒體集合了廣闊的民間智慧,使得專業人士、民間高人、國外茶文化愛好者等都能夠參與進來,為茶文化的對外翻譯出謀劃策。另一方面,新媒體以其優越的傳播速度可以將翻譯的結果迅速地傳達到市場當中,并能夠得到市場的極大反饋。文化是群眾的文化,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去試圖教育群眾,而是要向群眾虛心地學習,聽取民眾的意見。而新媒體環境下,將民眾的意見及時地反饋給翻譯者,從而優化茶文化對外翻譯的效果。
四、結語
互聯網時代到來,媒介發生了巨大變化,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新媒體傳播方式的興起。在新媒體時代,其能夠充分發揮民間智慧,解決中國茶文化在對外翻譯中的梗塞問題,全方位地進行海外傳播。中國茶文化與新媒體相融合,已經成為中國茶文化海外傳播與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參考文獻:
[1]張運琦,周睿.基于互聯網熱點的美食文化新媒體傳播與營銷芻議[J].創意設計源,2019(3).
[2]張潔.新媒體和數字技術在中文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5).
[3]劉芬.關于傳統茶文化在民族音樂教育中的傳承發展研究[J].戲劇之家,2019(16).
[4]張洋洋.新媒體時代茶文化融入英語教學路徑探討[J].福建茶葉,2019,41(4).
[5]卞月芳.新媒體時代茶文化融入英語教學研究[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9(12).
(責任編輯: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