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森明
摘要:小學是人們思想啟蒙的重要時期,而語文是小學教育教學中的主要科目之一,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為基礎的一門課程。因此,怎么樣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的興趣,從以往的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學習,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斷的創新和優化教學方式,才能夠緊跟時代前進的步伐,才能夠將語文教學效率有效提升上去。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語文這門課程是小學乃至中學大學都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科目,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教育和心理學之間的共通之處,充分了解學生學習的心態,找到學生更容易理解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學習方式方法,讓以往死氣沉沉的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促使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下充分感受語文這門學科中所蘊含的魅力。
1 創新教育教學方式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善于使用多種教學方式,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思路,只有學生在自己的努力下才能夠得到最終的正確答案。所以,新時代下教學課堂的核心已經不在是教師,而是轉變為學生,學生在不能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情況,那么就無法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自學要求學生邊讀邊思考,通過訓練學生動手實踐和語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將學生的智慧和能力充分發揮出來,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獲取知識的能力。比如,在進行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的時候,在學習之前,學生大多沒有聽過圓明園,那又怎么去了解圓明園呢?為了能夠在這節課中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下的多媒體教學工具充分利用起來,在課前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與圓明園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在課堂中將搜集到的這些視頻和圖片播放給學生觀看,利用這樣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圓明園當年的榮耀。當學生在視頻中看到圓明園的雄偉建筑和珍寶之后會由心的發出贊美之情,當播放到火燒圓明園電影片斷的時候學生嚴重閃爍著淚光,這個時候在加上音樂的襯托,學生紛紛流露出了對圓明園燒毀的惋惜之情,更是流露出了對英法聯軍的憎恨之情,于是下定決心為了祖國繁榮強盛努力學習。
2 鼓勵學生思考與討論
在進行教學語文的時候還要引導學生產生不同的見解,并且鼓勵學生將自己不同的看法大膽說出來。教師要善于利用這種情況讓學生細致思維問題,之后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以及以往的知識積累表達不同的觀點,并積極討論有爭議的問題,通過生生不同思維的碰撞能夠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文中情感,和知識的無限,即使在博學多才的人也會有自己不知道的問題,認識到學生是永無止境的。開放性課堂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自我學習的空間,教師應該善于為學生創造自主思考與相互討論的空間,這樣才能夠將學生的活躍思維能力充分激發出來,充分發揮學生強大的想象力,為以往枯燥的語文課堂注入新活力,促使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真正愛上學習語文。比如,在教學《冀中的地道戰》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豐富的想象力,想象一下當時在生產條件比較落后的情況下,人們是怎樣發揮聰明才智挖掘中那么多具有特色的地道的,學生在通過自身的想象之后很容易能夠感受到當時的百姓挖掘地道的艱辛以及保護自己,抗擊敵人智慧。還有在學習《鳥的天堂》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一下,無數的鳥圍繞在周圍的情形,并且通過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把想象的壯觀景象描述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容易理解這篇文章。
3 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活動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所收錄的課文每一篇都是一部質與美的杰作。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反復朗讀,并在舉辦一些有利于學生朗讀理解的活動,比如,朗讀比賽還有寫讀后感等等,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這些活動,以此將學生的智慧潛能充分挖掘出來,并發揮學生的技能。通過不斷的朗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還能夠通過閱讀積累將寫作能力提升上去。讓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從課本中充分感受其中主人公的形象,感受豐富生動的文字,感受文中所使用的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以此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可以引導學生選自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并且進行具體表達,讓他們在各自的評價中對語文的理解得到進一步升華。比如在進行教學《普羅米修斯》這篇課文的時候,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普羅米修斯在盜火時候的勇氣,讀出文章中普羅米修斯當時所承受的強烈痛苦,讀出普羅米修斯向往快樂自由的心情,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學生被普羅米修斯偉大的精神所打動,在朗讀中學生才能夠真正理解文章中所蘊藏的內涵。
4 總結
總之,語文這么課程在學生的生涯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來說不但要傳授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更是肩負著教育學生人生道理的重要使命。因此,我們每一名語文教師必須要從細節做起,把握學生在學習中一點一滴,讓學生成為一個有用健全人格的人,同時還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將語文教學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 張蓮英.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9(10).
[2] 王學蘭.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9(02).
(作者單位:廣東省五華縣龍村鎮南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