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娜
【摘要】我國傳統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將其有效融合到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之中,不僅能夠有效弘揚傳統文化,還能實現音樂教學手段的創新,最大程度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就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意義以及措施進行了具體的概述。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音樂教學;融合
我國傳統文化歷經幾千年傳承與發揚,一直都呈現出了較為鮮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國寶貴財富。如何將繼承弘揚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有效融合,也成為了一項較為重要的工作。小學音樂課程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筆者將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教學進行了融合,希望能夠以此來深化學生的理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以及鑒別能力。
一、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意義
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現代教育改革創新的體現,可謂是意義顯著。
(一)能夠傳承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意義,首先就體現在能夠有效傳承傳統文化這一點上。傳統文化作為我國重要瑰寶,其自身的價值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而將其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進行融合,就能進一步提高小學生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歸屬感以及認同感,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感受到音樂的豐富性以及意蘊的同時,實現對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
(二)能夠提高小學生審美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情緒感知能力較強,能夠在多方面感官下體會到音樂之中所蘊含的情感,再加上小學生想象力十分的豐富,他們也就能夠更好地領悟到音樂的主題思想。在將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進行融合的時候,就能將傳統文化所具備的民族色彩以及風格,來豐富音樂教學內容,從而讓學生在聆聽中提高自身審美能力。
(三)能夠推動音樂課程本土化發展
將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融合,除了上述兩點意義之外,還能有效推動小學音樂課程本土化發展。小學生音樂課程教學活動面對的對象就是小學生,所以十分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將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程進行融合,自然需要結合學生實際來滲透融入傳統文化,而傳統文化之中所存在的各種各樣的資源,則會讓音樂課程教學活動變得更加地豐富多樣,同時還能有效植根于我國本土文化之中,真正有效推動小學音樂課程本土化發展。
二、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融合的措施
要想將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程教學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教師一定要意識到這一下個工作的意義,同時明確其持久性,充分利用傳統文化內涵與資源來創新音樂課程教學,從而更好地提高音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基于這一目的,本文也就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融合措施進行了如下具體的概述。
(一)補充背景知識以及文化語境,引導學生熟悉傳統文化
在將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教師可以及時補充背景知識以及文化語境,將這些傳統文化有效的滲透到音樂教學之中,這樣就能讓學生更好地熟悉傳統文化。音樂學習應該是具有鋪墊的,所以自然需要前期鋪墊,即需要學生先了解作品創造背景與主題,通過這些內容的講解來讓學生對音樂傳統文化點形成正確的把握,從而有效提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北京喜訊到邊塞》《宜蘭童謠》等歌曲,均具有一定的歷史寓意,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就可以纖維學生講述一些這些曲目創作的背景,讓學生從中獲得情感共鳴,進而在情感共鳴影響下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
(二)跨學科教學,將音樂教學與其它傳統文化有效融合
在將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融合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積極展開跨學科教學,具體而言就是將音樂課程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效融合,將戲劇、詩歌以及美術等其他傳統文化科目與音樂課程教學融合在一起,這樣就能讓學生對各種類型的傳統文化都形成一定的了解,同時還能提升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與提升。例如,教師在進行《劉三姐》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基于此來延伸拓展出我國的傳統茶文化,通過這一方式來促進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深刻認識,同時還能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提升起來。
(三)展開審美教學,引導學生感知音樂背后的文化魅力
在將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融合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積極對學生展開審美教學,借助于這一手段來引導學生對音樂背后的文化魅力形成良好的感知,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感知與鑒賞能力,還能有效拓展學生知識面,讓學生得到更為良好的發展。為此,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于節奏、律動以及曲調來讓學生感知我國傳統音樂文化魅力。例如,對于《茉莉花》這一首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將各種版本的生源播放給學生,讓學生
在不同版本中領悟到音樂語言要素之間的差異性,這樣就能讓學生感知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文化魅力,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音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四)做好傳統文化繼承,有效發展學生藝術情操
音樂不僅能夠有效發展學生藝術情操,還能加深學生對于生活的體驗和感受,而小學階段展開音樂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能夠有效培養學生藝術情操,對于藝術具有良好見解的學生其自然也能很好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充分意識自己的價值所在。小學生年齡小,涉世未深,教師在將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融合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做好傳統文化繼承,有效發展學生藝術情操。例如,我國傳統音樂文化之中就包含了較多的民族樂曲,且大多均為高雅的藝術,將其傳遞給學生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不同民族風土人情,有效開闊學生傳統文化視野,讓其得以良好發展與提升。除此之外,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在進行小學音樂教學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在已有音樂教學基礎之上,合理滲透傳統文化內容,有效發展學生音樂素養。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百家姓》《三字經》《弟子規》等傳統文學作品用音樂的形式進行教學,這樣就能有效實現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融合,同時推動我國傳統文化繼承與發展。
(五)積極開展音樂活動,有效豐富學生生活
小學生年齡較小,貪玩可謂是其天性,所以小學教育活動在實施過程中不能只是注重課本知識的傳授,還需要盡可能為學生創設出一個良好的音樂教學氛圍,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兩者之間的有效融合。若是以傳統方式進行機械化的學習,小學生學習興趣長時間下去就會丟失,音樂教學質量也無法得以提升,可是教師若能將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有效結合,結合教學內容積極開展音樂活動,這樣就能將傳統文化有效應用于音樂課堂教學之中,在實現教學創新的同時,促進學生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進行“歌詞接龍”,或者是結合音樂相關知識點來展開一些音樂知識競賽活動;或者是積極組織學生一同參與到傳統音樂展演之中,這樣就能有效實現傳統文化與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融合。
綜上所述,傳統文化與教育教學活動的融合是素質教育環境下的重要理念,也是有效激活小學音樂課堂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民族傳統音樂有效融入到教學之中,這樣不僅能夠讓教學內容得到豐富,還能有效陶冶學生情操、提升音樂教學效果,同時將傳統文化有效地繼承弘揚,最大程度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張靜.小學音樂教育呼喚傳承與創新——如何將民族傳統文化引進小學音樂教學[J].小學時代,2013,(21):17.
[2]薛媛.淺議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J].北方音樂,2018,(9).